-
智慧洞悉聖經(下冊)
-
-
的地方,通常不會聽見愚蠢人的聲音(既不會開口求智慧,也不會說出智慧之言),他們會在別的地方說無聊的話。(箴24:7)跟智者來往,儘管會受到管教,偶爾還可能受斥責,也遠勝過聽愚人唱歌嬉笑。(傳7:5,6)孤立自己的人堅持自己狹隘的人生觀,一心滿足自私的慾望,最終違背一切實用的智慧。(箴18:1)
言行顯出智慧 箴言11:2說,謙遜的人有智慧。雅各也提到「基於智慧的溫和」。(雅3:13)假如某人有嫉妒、爭勝、吹噓或頑固等特點,就顯示他缺乏真智慧,受地上的、像牲畜的、像邪靈的智慧引導。真智慧是「促進和睦、通情達理、樂意服從的」。(雅3:13-18)「愚蠢人的口有高傲的杖,明智人的嘴卻能守護人。」明智的人會避免說僭越、苛刻或魯莽的話。(箴14:3;17:27,28;傳10:12-14)明智人的嘴和舌會說出經過深思熟慮的話,有如良藥,令人舒暢,對人有益。(箴12:18;16:21;傳12:9-11;西3:15,16)他們非但不會引起麻煩,反而叫人平靜,由於能勸服人而「能得人」。(箴11:30;15:1-7;16:21-23;29:8)
「自視為有智慧的人」抬高自己,以為自己勝過別人(甚至勝過上帝),其實比那些不假裝聰明的愚昧人更差。(箴26:5,12;12:15)這種自以為是的人過於驕傲,不願意接受糾正。(箴3:7;15:12;賽5:20,21)諷刺的是,懶惰的人和發了財的人也容易有這種態度。(箴26:16;28:11;另見提前6:17)可是,「智者的責備在願聽的耳中,好像黃金耳環,有如精金飾物」。(箴25:12)「要責備有智慧的人,他會愛你。」(箴9:8;15:31-33)
家庭中的智慧 智慧能穩妥地建立家庭,使家人能過美滿的生活。(箴24:3,4;另見箴3:19,20;詩104:5-24)有智慧的父母不會不忍杖打和責備兒女。他們會管教和勸誡兒女,好保護兒女不致犯罪。(箴29:15)有智慧的妻子對家庭的美滿幸福有很大貢獻。(箴14:1;31:26)兒女明智地順服父母的管教,能令家人感到喜樂和光榮,使家庭的名聲不致被人詆毀,向別人證明父親有智慧,教子有方。(箴10:1;13:1;15:20;23:24,25;27:11)
-
-
製造帳幕的人洞悉聖經(下冊)
-
-
製造帳幕的人
(Tentmaker)
製造和修補帳幕的人。使徒行傳18:3用希臘語ske·no·poi·osʹ(斯凱諾皮奧斯)來指保羅、亞居拉和百基拉所從事的行業。關於這個詞到底指哪種行業,則眾說紛紜(有說是製造帳幕的人、編織毛毯的人或製造繩索的人)。不過,許多學者都同意,「看來沒有理由否定『製造帳幕的人』這個譯法」。(《注釋者希臘語新約全書》,W.尼科爾編,1967,第2卷,385頁)
使徒保羅初次踏足哥林多時,跟亞居拉和百基拉「既是同業」,就住在他們那裡。(徒18:1-3)保羅來自西利西亞的大數,當地最著名的是一種用來做帳幕的山羊毛料,叫「西利西」。(徒21:39)在公元1世紀,猶太人認為孩子即使會接受高等教育,但教曉孩子一門手藝是件光榮的事。因此,保羅很可能在年少的時候,就學會了製造帳幕的手藝。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帖前2:9;帖後3:8)和其他地區(徒20:34,35;林前4:11,12),也許都以製造帳幕來維持生計。據說「西利西毛料」又硬又粗,難於裁剪和縫紉,所以製造帳幕是件很吃力的工作。
-
-
忠信睿智的奴隸洞悉聖經(下冊)
-
-
忠信睿智的奴隸
(Faithful and Discreet Slave)
使徒們問耶穌,他再次臨在和現行制度的末期會有什麼徵象,耶穌回答時說了一個比喻,談及「忠信睿智的奴隸」。忠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