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耶和華,不變的上帝
    守望台1969年 | 5月1日
    • 摩西根據上帝的名和他的應許為以色列人求情。耶和華寬恕這個國家主要不是為了以色列人而是為了使他的名成聖與及使他對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所作的不變應許得以實現。可是上帝對他們所做的錯事看法仍然一樣,因為他降災將拜金牛犢的人毀滅。——出埃及記32:11-14,35。

      我們也可以指出,以色列人雖然在曠野犯了罪,這國家顯然尚未壞到無可救藥的程度。他們的情形不致像耶利米日子的人一樣罪惡到沒有悔改的可能。在耶利米日子,即使有摩西求情也沒有用,因為耶和華已沒有理由要聽任何為這個不肯悔改的國家而作的說項。——耶利米書15:1。

      我們若將聖經的記載細察一下,我們便會發現當耶和華告訴以色列人他不會與他們同往應許之地時,他的話只是一個警告而不是一個肯確的決定。其後耶和華所說話的特別顯明這點:「現在你們要把身上的裝飾摘下來,使我可以知道怎樣待你們。」以色列人聽了之後便遵囑而行。所以,後來當摩西求耶和華引導以色列人時,百姓表明他們不是硬頸而是順服的。這樣,以色列人之改變態度使耶和華無須因他們的硬頸而不與他們同行。再者,藉著與以色列人同行,耶和華表明摩西在他眼中是蒙嘉許的。——出埃及記33:1-6,12-17。

      即使耶和華不立刻懲罰犯過的人,這並不意味到他對罪惡的態度改變了。在瑪拉基日子以色列人便懷著的這種錯誤見解;他們說:「凡行惡的,耶和華眼看為善。」(瑪拉基書2:17)耶和華通過他的先知瑪拉基宣布他會速速作見證以懲罰一切行邪術的、犯姦淫的、起假誓的和欺詐的,他由此表明這種想法是多麼錯誤。——瑪拉基書3:6。

      耶和華本可以因為以色列人的不服從而毀滅他們。但是他堅守他對他們列祖所作的應許及所立的約。既然他所應許的後裔是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一個後代,以色列人不遭受毀滅是很重要的。因此以色列人之得以在瑪拉基的日子繼續存留證明耶和華對惡人執行判決是肯定的。可是在他執行這項判決之前,犯過者還有機會聽從他的勸告:「你們要轉向我,我就轉向你們。」——瑪拉基書3:6,7。

      耶和華以往對待人的方式證明他是不變的。他「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結果報應他。」(耶利米書17:10)所以,我們應該忠貞不二地愛戴不變的上帝耶和華以藉此效法他,這樣我們便會有權利見到他的應許實現。

  • 海外傳道員獲得勉勵反映上帝的品質
    守望台1969年 | 5月1日
    • 海外傳道員獲得勉勵反映上帝的品質

      當你望入鏡中時,你會看見什麼呢?這個問題提出了守望台社社長諾爾在1968年九月八日早上所作的演講的主題。當時的場合是紐約市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第四十六屆畢業生的結業禮。

      社長取出一面大鏡問在場的2,045位聽眾他們望入鏡中可以看見什麼。鏡裡的是他們的影像。但是那影像只是人的身體或外表的容貌而已。它並沒有表露人內心的真正情形。

      然後社長取出一本翻開的聖經問道:「你望入這面鏡中看見什麼呢?」一個人望入這面鏡中會看見他自己嗎?藉著閱讀聖經,我們聽見耶和華上帝對我們說話。這樣我們便會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