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心接受事奉耶和華所帶來的挑戰守望台1972年 | 8月1日
-
-
21.以色列的律法為拿俄米這樣孤苦無靠的寡婦作了什麼補救的安排?這項安排怎樣對路得提出一項挑戰?
21 以色列的律法為拿俄米這樣孤苦無靠的人作了補救的安排。按照耶和華的應許,在古代的以色列國中不會有任何忠心的女子全無子嗣。他說:「你若聽從耶和華你上帝的話,……你身所生的,……都必蒙福。」(申命記28:2-4)一個男子也不會沒有子嗣為他傳宗接代。以色列的律法規定:「弟兄同居,若死了一個沒有兒子,死人的妻不可出嫁外人,他丈夫的兄弟當盡弟兄的本分娶她為妻,與她同房。婦人生的長子必歸死兄的名下,免得他的名在以色列中塗抹了。」(申命記25:5,6)這條律法和關於購贖的律法乃是拿俄米的唯一希望。拿俄米若能夠找到一個兄弟或近親,她便可以靠律法的這項規定替她解決難題。但是即使找著一位近親,拿俄米自己也無法生育了。因此她的唯一機會有賴於她的媳婦路得在這項安排中代替她而為以利米勒產生一個後裔。路得對這個機會有什麼看法呢?她願意放棄為自己尋得一個合自己心意的青年夫婿的一切希望嗎?抑或她看出這個挑戰使她有機會探知耶和華的旨意,並且以之為自己的生活方式?
22.在預言性的戲劇中,其他什麼人也受到這項挑戰所影響?這件事的結果怎樣對我們今日的人也有影響?
22 波阿斯和某人又如何呢?他們有機會替拿俄米產生一個後嗣,為她的亡夫以利米勒傳宗傳代,但是他們怎樣面對這個挑戰呢?他們會將其視為讓他們盡更大力量為耶和華服務的一個機會嗎?這個挑戰及其結果對我們今日的人有什麼影響呢?拿俄米所獲得的安慰和鼓舞,她的一生願望獲得實現的方式,以及路得、波阿斯和某人在面對這項挑戰方面所擔任的角色,這一切均是這齣感人戲劇的一部分;這甚至在今日也推使我們以耶和華的旨意為我們的生活方式。下一篇文章會將事情的結果透露出來。
-
-
以耶和華的旨意為你的生活方式守望台1972年 | 8月1日
-
-
以耶和華的旨意為你的生活方式
1.(甲)今日一般人懷著什麼態度和精神?(乙)路得和拿俄米所面對的什麼挑戰使我們在熱心和忠貞方面學得一個好教訓?
「人不都是有信心,」使徒保羅說。(帖撒羅尼迦後書3:2)促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顯著的一個是在我們這二十世紀中變成如此強烈的自決精神。這種取悅自己的慾望變成了一種宗教,將人們對上帝的愛擠進一個角落裡。人們對上帝的旨意漠不關心,以致敗壞了他們的心靈和頭腦。但是有些人卻毫不自私地接受挑戰全心事奉耶和華,以他的旨意為他們的生活方式;這些人使耶和華感覺多麼欣慰,同時也為我們立下多麼好的榜樣。一個傑出的例子是古代的路得。她毅然撇下她在摩押的同胞和家鄉,跟隨她那寡居的婆婆拿俄米返回伯利恆。路得本身也是個寡婦,她本可以設法在摩押找個丈夫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