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彼此接納」守望台1981年 | 12月15日
-
-
19.為什麼耶穌並沒有生於利未支派中?誰歡迎他降世為人?在什麼地方?
19 後來,在以色列人選擇要有一個屬人的君王作為耶和華的顯形代表之後,上帝對猶大支派的大衛王作了一個與君王有關的應許。因此,應許的彌賽亞或基督必須從大衛的家系中產生。為了這緣故,耶穌生於大衛的故鄉伯利恆,並且由於為猶太籍的處女馬利亞所生而成為大衛的繼承者。當時天使歡迎耶穌降世為人。這樣,來自天上的上帝兒子無法不降生為猶太人。他天父所作的無可更改的應許必須獲得證實或洗雪。上帝不會讓自己成為一個說謊者。
20.雖然耶穌成為「受割禮的人」之一,非猶太國的人卻有什麼權利等待著他們?為什麼?
20 耶穌很樂意與他的天父合作。因此他實際「成了受割禮的人的僕人」。他像他們一樣受了割禮。耶穌死亡和復活之後,有三年半的期間受過割禮的猶太人受到特別優待。可是,未受過割禮的外邦人或非猶太人已行將被接納到耶和華的神治組織中了。這會證實耶和華對人類所作的無可推翻的應許。
-
-
「列邦啊,當與他的子民一同快樂」守望台1981年 | 12月15日
-
-
「列邦啊,當與他的子民一同快樂」
1.為什麼仍然遵守摩西律法的猶太人並沒有證明是聖經吩咐列國與之一同「快樂」的『上帝子民』?
聖經吩咐列邦與「他的子民」一同「快樂」,但「他的子民」是誰呢?(羅馬書15:10,《新譯》)事實證明這並非猶太人。今日血統上的猶太人仍然試圖謹守摩西的律法;但自從古代的耶路撒冷於公元70年被提多將軍手下的羅馬大軍所摧毀以來,在過去的1,900年間猶太人一直受人恨惡和逼迫。說來奇怪,甚至血統上的猶太人本身也沒有與「他的子民」,耶和華的百姓,一同快樂。在公元前1473年,猶太的先知摩西在上帝感示之下唱了一首頌讚的詩歌,他在詩歌的末了唱道:「你們外邦人,當與主的百姓一同歡呼,因他要伸他僕人流血的冤,報應他的敵人,潔淨他的地,救贖他的百姓。」——申命記32:43。
2.將耶穌的門徒從『黑暗的權勢遷到他愛子的國裡』一事在何時開始發生?
2 保羅在公元56年左右引證摩西的這段話,並將其應用出來;但在此之前很久,在公元33年,耶穌已死去、復活和升返天上。因此,從公元33年的五旬節開始,「他的子民」,耶和華的百姓,乃是耶穌基督手下獻了身、受了浸及從靈而生的門徒。若干年後,保羅在公元60至61年左右寫信給歌羅西地方耶和華的「子民」,說:「感謝父[耶和華],叫我們能與眾聖徒在光明中同得基業;他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他愛子的國裡。」(歌羅西書1:12,13)耶穌升返天上之後,這項遷移從公元33年猶太的五旬節(西灣月6日)開始發生。
3.藉著被遷到上帝愛子屬靈的國裡,他們代替君王成為什麼?
3 在那一天,天父藉著他那得了榮耀的愛子耶穌基督將聖靈首先傾澆在耶路撒冷城中大約120個等待著的門徒身上。藉此上帝將他們從世界黑暗的權勢之下遷移到他的愛子,「世界的光」耶穌基督,的屬靈王國裡。(約翰福音8:12)這個屬靈王國是耶和華上帝所設立的;在這個國裡,耶穌基督以耶和華的臣宰的身分作屬靈的君王。為了執行這個職分,耶穌任用他在地上由靈而生的門徒「作基督的大使」。(哥林多後書5:20,《當代聖經》)按照英文的《修訂本》,他們「代表基督作大使」。這些「大使」的確持有一項為政府服務的職分。
4.(甲)因此,列國應當與之「一同快樂」的上帝「子民」是由誰組成的?(乙)外邦的列國應當為了什麼而榮耀上帝?
4 所有不屬於屬靈以色列人的列邦都應當與這些大使一同「快樂」。為了什麼緣故呢?基督的大使保羅在寫給羅馬基督徒小組的信中回答說:「基督為了上帝的真理,成了受割禮的人[血統上的猶太人]的僕人,為的是要證實對祖先的應許,使外族人因著所蒙的憐憫榮耀上帝。」(羅馬書15:8,9甲,《新譯》)上帝對「外族人」表現什麼憐憫呢?
5.(甲)上帝對未受過割禮的外邦人所表現的「憐憫」是什麼?(乙)這項「憐憫」在何時開始及開始於什麼人身上?這將他們帶進什麼之中?
5 在公元第一世紀,上帝的「憐憫」便是:耶和華上帝容許沒有受過割禮的外邦人(或列國的人)歸於他對受過割禮的猶太人的祖先所作的「應許」之下。對未受過割禮的非猶太人來說,這件事開始於公元36年。當時羅馬的百夫長哥尼流與他的家人及朋友在該撒利亞接受了使徒彼得的傳道職分,並且被上帝的聖靈所膏而受了浸。(使徒行傳第10章)至於哥尼流和他的家人是否後來離開該撒利亞,返回意大利成為羅馬基督徒小組(在此之前由受過割禮的猶太信徒所構成,也可能包括若干猶太的『改信者』)的成員,我們無法確知。(使徒行傳2:1-10)但是從那時起,上帝開始向歸信他而受了浸的外邦人表現「憐憫」;雖然他們未受過割禮,他仍然容許他們進入他愛子屬靈的「王國」裡。
6.(甲)在保羅的日子,上帝的「憐憫」意味到讓列國的人成為什麼的成員?(乙)為什麼這些接受「上帝的憐憫」的人不能夠參與俗世政府的政事?
6 這樣,地上的「列邦」,不論是受過割禮的撒瑪利亞人、受過割禮的埃及人或未受過割禮的非猶太人,都有機會成為使地上萬族得福的『亞伯拉罕後裔』的成員。(創世記12:3;22:15-18;加拉太書3:3-29)雖然目前這些人是在上帝愛子的屬靈王國裡,所有在地上忠心至死的受膏基督徒均會復活進入上帝屬天的王國裡。他們會在那裡與基督一同作王統治一千年以造福地上的萬族。(啟示錄20:4-6)同時,當他們仍然在地上是血肉之軀之際,他們持有作「基督的大使」的榮耀「職分」,致力於傳揚關於耶和華的基督王國的「道」。由於這緣故,他們無法首尾一貫地成為這個受魔鬼所控制的世界裡列國政府的臣宰。——使徒行傳6:4。
在列國中作公開的宣佈
7.這些「大使」對世上的鬥爭採取什麼立場?為什麼他們繼續歡欣鼓舞及邀請別人與他們一同歡樂?
7 王國的「大使」對俗世的種種鬥爭嚴守中立。他們知道「外邦人的日期」或「指定的列國時期」已在1914年的初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的第三個月,結束了。(路加福音21:24,《國語聖經》;《新世》)當時,外邦的列國操有世界統治權的時期已經終止。可是世上的列國,包括基督教國屬下的各國在內,卻頑梗不化地拒絕承認這件事實。他們對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大施反對和逼迫,因為後者向他們指出這件事實來。這一切逼迫都是聖經所預言的。雖然如此,代表上帝那業已建立的王國的「大使」們繼續歡欣鼓舞。他們邀請萬國的人與他們一同歡樂,並且加入他們的行列向人宣揚上帝加於耶穌基督肩上的王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