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基督徒如何「不屬世界」
    守望台1978年 | 4月15日
    • 們奉公守法,對於提高社會的道德水準有很大的貢獻。一般人都留意到,接納耶和華見證人的聖經教訓的人在生活上成為更加潔淨,更加正直和更加守法。如今在全球各地,「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阿摩司書8:11,12)耶和華見證人雖然承認開辦醫院和學校的價值,但也深知這是國家的責任。所以他們專注於把上帝的救生知識帶給人群,而不會偏離這項重要的任務。來自上帝的信息會為人帶來恆久的幫助、鼓勵和希望。他們看出上帝命人從事的這項活動其實提供最高的教育和治療。

      既然「世上的情況都要過去」,事實上已快將逝去了,唯一存留的乃是與上帝王國有關的事。耶和華見證人正在那唯一恆久的事上努力建造。(哥林多前書7:31;約翰一書2:17;希伯來書12:27,28)使徒說:「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哥林多後書4:18)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除了努力更新品格以外也懷著一個使他們能夠在這個紊亂的世界裡保持平衡的盼望。他們知道上帝定意要帶來一個充滿公義的「新地」。他們也盼望上帝完全治療他們一切的肉體缺陷。——彼得後書3:13。

  • 讀者來函
    守望台1978年 | 4月15日
    • 讀者來函

      ●上帝告訴約拿在尼尼微城中有十二萬多人「不能分辨左右手」他的話是什麼意思?

      耶和華上帝差先知約拿到尼尼微去宣布這城行將遭受毀滅的災劫。當時全城居民均幡然悔改,上帝遂決定饒該城一命。約拿對此事的發展反應很差,上帝便對他說:「何況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並有許多牲畜。我豈能不愛惜呢?」——約拿書4:11。

      有些評釋家憑這番話推斷在該城中有120,000名少年人(可能是五歲或七歲之下的),因此他們估計城中全部人口該是600,000人左右。這些評釋家指出,上帝曾告訴摩西只有「孩子」或「不知善惡的兒女」才能進入應許之地。(申命記1:39)此外,他們又說,所多瑪若僅有十個義人居於其中,耶和華便會樂意將其赦免,他的慈悲無疑會推使他饒恕一個擁有十二萬個甚至未懂得分辨左右手的幼童的大城市。——創世記18:22-32。

      然而,令人感興趣的一點是,申命記1:39所提及的「孩子」顯然包括年齡在十九歲以下的人在內。(民數記14:29)再者,在約拿書4:11聖經將城中的十二萬人不是稱為「孩子」而是adam(亞當);在希伯來文中,這字的意思是「人」或「人類」(眾數)。此外,所多瑪城內當然有不只十名的兒童;因此,上帝所說的是十個明白是非,秉公行義的成年人。因此在約拿書4:11,耶和華可能是指尼尼微的全部人口為十二萬人,這些人在實際上等於不懂得分辨左手和右手一般。

      上帝的這種說法顯然並非指他們在心智上是如此無知,以致連左右手也分不開,因為有考古學的證據證明尼尼微人具有高度的技術成就。反之,上帝的意思是,從上帝的觀點看來,尼尼微人在判斷是非善惡方面並無健全的標準。約拿傳達了上帝的訊息之後,他們便能夠分辨善惡,幡然悔改而轉離惡道。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