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耶弗他法官和他的誓
    守望台1967年 | 1月15日
    • 在提及忠心的勇士時均提及耶弗他。他若是一個無知和粗魯的人,並且發了一個愚蠢的誓,無疑他不會被列在這些人中間。——撒母耳記上12:11;希伯來書11:32。

      再者,我們已經見到他如何時刻以耶和華為念。這種品質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他為什麼發這誓。為什麼呢?無疑是因為他如此渴望耶和華的百姓得勝。以致他甘願為其犧牲任何東西,對他說來耶和華無疑是非常實在的!此外,我們豈不是讀到聖經說在他發這誓之前不久,『耶和華的靈降在耶弗他身上』嗎?因此,我們所得到的合理結論就是耶弗他所發的誓是完全與上帝的聖靈一致的。

      所以,認為耶弗他打算將首先出來迎接他的人實際獻作燔祭看來是不合理的,這樣行是和上帝所訂關於人命神聖的律法衝突的,而且會成為整本聖經裡將人實際獻作祭品而蒙上帝悅納的唯一例子。因此相反地,合理的結論便是耶弗他所打算和實際所行的是僅是將最先出來迎接他的人獻給上帝為上帝服務;他所使用的「燔祭」一詞只是一種比喻性的說法而已。——創世記9:6。

      他不可能以為有些畜牲出來迎接他,正如有些人所主張一般。因為他說「先從我家門出來迎接我」的,便把他獻上。以色列人是不會將低等動物養在家裡的,——甚至被今日有些人視為寵物的狗也無例外!所以他必定以為出來迎接他的若不是一個僕人便是一個親屬,或甚至是他鍾愛的獨生女兒。但是不論犧牲多大,他都甘願付出,如果耶和華會使他得勝的話!

      耶弗他絕不是一個粗魯無知的人;反之我們從他對待亞捫人和以法蓮人的方式可以知道他不是一個輕舉妄動的人,反之,他是一個合情理,同時能夠沉著應付危難情形的人。他非常熟悉以色列人的歷史,因此他必然會熟識上帝的誡命,禁止人將自己的子女獻作燔祭:「你們中間不可有人使兒女經火。」——申命記18:10;耶利米書7:31。

      再者,他女兒的順服態度也有力地表明耶弗他是對的。她沒有認為這是個愚蠢的誓,也沒有怪責她的父親發這誓。可是,她若面臨死亡的話,她會只為她的終身不嫁而哀哭嗎?聖經的記載在提及她的父親履行了關於她的誓言之後接著說:「女兒終身沒有親近男子。」如果她是唯一被上帝的僕人實際在祭壇上獻作燔祭的人,她終生不嫁這件事會是關於她的特出之點嗎?除非我們認為她仍然活著,不過只是作一個處女而已。否則上述的話便不會有什麼意義了。——士師記11:39。

      此外還有一件事:「此後以色列中有個規例:每年以色列的女子會去讚揚基列人耶弗他的女兒四天。」a如果他死了,她們怎樣可以使她得到稱讚呢?而且,在聖經其他地方並沒有提及這個規例。為什麼沒有呢?無疑是因為只當她在世時才有這個規矩,到她死後它便終止了。——士師記11:39,40,《新世》。

      預言性的模式

      這種正確的了解會幫助人看清楚耶弗他的真正為人,同時亦和其他關於他的記載協調一致。它同時也適合今日與上帝的子民有關的事實。它乃是一個預言性的模式,因為它是為了教訓我們而記下的以往事跡的一部份。——哥林多前書10:11。

      不錯,正如其他許多載於聖經的古代事例一樣,我們在今日可以發現與這件事相當的一種情形。像耶弗他一樣,今日上帝組織由地上獻了身跟從耶穌的受膏門徒所代表也是擁護上帝的成熟戰士,他們組成了「忠心而有見識的僕人」階級。(馬太福音24:45-47)正如耶弗他把他最心愛的東西獻出來事奉上帝,同樣地這些忠心的基督徒也有一個女兒階級,即「大群」「另外的羊;」他們將後者獻給耶和華,去從事上帝的工作;他們不希望為自己帶來報酬,反之只望這些人像自己一樣忠心事奉耶和華。——啟示錄7:9;約翰福音10:16。

      由此看來,耶弗他和他的誓給予耶和華上帝今日所有僕人的教訓就是:在你所行一切的事上都要以耶和華為念,要將勝利的功勞全歸於他,要對他履行你所立的誓願,並將你從他的工作所得到的一切果實獻給上帝。

  • 不要忽略微小的興趣
    守望台1967年 | 1月15日
    • 不要忽略微小的興趣

      甚至表現出些微興趣的人我們也應該留意,有一封由芬蘭的一個先驅傳道員寄來的信可以充分說明這點:「在逐戶傳道時我遇到一個年青的婦人,向她作了一個傳道演講,當我向她介紹《樂園》一書時,她為了某個原因而拒絕接受。但是由於我認為她有點興趣,我便向她介紹『看哪!我將一切更新了』,接果她接受了。當時我向她指出怎樣研讀這本小冊子可以從其中得到最大的益處,第一次的探訪是在十一月尾。到十二月初我回訪她,當時這婦人說:『你可以在晚上當我丈夫在家時到我家裡來嗎?因為他亦喜歡討論宗教的問題?』當我與一個同伴在約定的晚上探訪她時,我們受到殷勤的招待;她的丈夫果然對宗教很感興趣,並且很尊重聖經。我們的討論很生動,當我答覆了他的問題時,這男子總是說,『這答案令我很滿意。』有一晚,這男子打電話問我:『你們耶和華見證人怎樣慶祝聖誕節呢?』最初我以為他們可能不明白我們對這個節日的觀點,但是這種顧慮是多餘的,因為經過我解釋之後,這男子說他很明白這件事,並且說『現在我可以省回買聖誕樹的錢了。』在那個月他和他的妻子一同出來傳道,這男子在他工作的地方也堅守他的立場,並且找到一個對真理感興趣的同事。——1966年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