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以利,一個未盡父道的祭司
    守望台1980年 | 3月1日
    • 求個餅,說:「求你賜我祭司的職分,好叫我得點餅吃。」』」——撒母耳記上2:27-36。

      不久之後,這個預言獲得部分的應驗。以利的兩個兒子在與非利士人交戰時陣亡,他們帶到戰場上的約櫃則被擄去。以利接獲這個消息時「從他的位上往後跌倒,在門旁折斷頸項而死。」——撒母耳記上4:10,11,18。

      在此之後,以利的後人仍然擔任大祭司的職位一段時期,但是他們卻目擊許多禍患,例如掃羅下令屠殺祭司的慘劇。(撒母耳記上22:11,16-18)這項判決的另一部分在許多年後由所羅門王加以執行,他「革除亞比亞他[大祭司,以利的後人],不許他作耶和華的祭司,這樣便應驗耶和華在示羅論以利家所說的話。」所羅門立撒督的一個兒子代替亞比亞他作大祭司。(列王紀上2:27,35)撒督是亞倫的兒子以利亞撒的後代,而以利則是亞倫的另一個兒子以他瑪的後代。(歷代志上6:50-53;24:1;撒母耳記上14:3,22:9)但是上帝仍然容許以利的一些後人作副祭司。但在以色列諸王統治期間,他們卻見到在聖殿舉行的崇拜由於人民沒有給予祭司適當的支持而衰落。——歷代志下29:3,6;33:7;34:8-11。

      以利的事跡有力地強調我們無法忽視的一些事實:身為上帝的僕人,我們應當聽從聖經的訓示,每天教導兒女認識上帝的道:我們一方面應當對兒女表現愛心和體貼,同時也要『照著耶和華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以弗所書6:4;申命記6:4-9)父母若縱容兒女犯過,他們便會失去兒女的尊重。這樣的父母在後來會發覺他們與兒女完全斷絕了溝通,並且會見到兒女變成行事與俗世的人無異。

      甚至更重要地,關於以利的兒子的鑑戒使我們清楚看出,我們若利用身為上帝僕人的地位謀求自私的利益,便會為我們帶來上帝的不利判決。「若有人毀壞上帝的殿,上帝必要毀壞那人。」——哥林多前書3:17。

  • 『愛永不止息』
    守望台1980年 | 3月1日
    • 『愛永不止息』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百艾百里婦孺收容院「在治療有嚴重精神病的兒童方面獲得驚人的百分之七十的康復率。」有人問該院的職員高恩這項成功的原因何在,他僅是回答說:「愛。」當詢問者進一步問及該院所用的治療法的詳情時,他再次回答說:「愛。」這樣的經驗提出進一步的證據表明聖經的確說得不錯:「愛是永不止息。」愛深具切合實際的價值。——哥林多前書13:8。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