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清心的人快樂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上帝」
    守望台1967年 | 6月15日
    • 理解的眼,信心和體會的眼而非肉眼,約伯可以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眼光去看上帝的作為和行事方式。——約伯記42:5;馬太福音16:18。

      因此,甚至對那些在地上享永生的清心的人,上帝也通過他的道和顯形的創造物將自己顯示出來。由於這些信徒具有清潔的心,他們能夠像摩西一樣「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不久,在將臨的事物制度裡,這些人便會見到更多的證據證實上帝是的確存在的,而且他正如聖經所說一般是一位滿有智慧和能力,大公無私和仁愛的神。——希伯來書11:27。

      可是,我們不應該以為清心的人的人快樂只在能夠看見上帝,不論是實際地還是比喻性地看見。耶穌並沒有這樣說;他只是說這是最主要的報酬而已。現在還有其他的祝福臨於清心的人身上,清心的人會享有內心的安寧和清白的良心。它會使人知足,也會促進人與耶和華上帝,鄰舍,同事和基督徒小組裡一同崇拜上帝的人之間的友好關係。這一切的確是促使我們努力成為「清心的人」的好理由。

  • 兒童也能為真理辯護
    守望台1967年 | 6月15日
    • 兒童也能為真理辯護

      土魯克群島上一般對真理感興趣的人都體會到他們的家庭聖經研究應該將他們的兒女包括在內,並且他們應該在小組的聚會中參加討論。以下的經驗指出在這方面關心兒女的好處。有一個年老的天主教徒企圖勸服一個新傳道員的年輕兒子不再與耶和華見證人研究聖經。這男子嘲笑少年所相信的許多道理。他提及洗禮的問題,因為這少年的父親最近受了浸。他抨擊耶和華見證人不為嬰孩施洗一事。這孩子向他指出馬太福音28:19及其他經節解釋在上帝的眼中看來,一個人必須具有信心才能受浸成為耶穌的門徒。那男子不禁惱羞成怒,但是這孩子記得彼得前書3:15的訓示,用溫和尊敬的態度回答這老人。次日,這男子遇到這孩子的父親,便對他說:「昨天我離開你的兒子之後,我不禁想哭一場。我作天主教徒已有大半生,但是我卻無法為我的宗教辯護。但是我每次問及他的宗教時,他都打開他的聖經將我的問題的答案讀出來。」——1967年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等待十二年之後終於尋得真理
    守望台1967年 | 6月15日
    • 等待十二年之後終於尋得真理

      到一些未經委派和很少做的地區傳道的弟兄享有許多美好的權利。美國有一個弟兄到一個這樣的地區工作。他駕車經過崎嶇的山路和涉過沒有橋的小河才找到一間屋子。屋內的男子立刻問這個造訪的見證人說:「你是個耶和華見證人嗎?」「正是。」「非常好,我等待你們來探訪我已很久了。」見證人問他等了多久,他說:「大約十二年!」他已停止上教堂,因為他看出那裡的人的行為並不是基督徒的所為,這傳道員沒有機會向他講出他通常所用的傳道演講,因為這人提出許多關於受浸、地獄及其他教義的問題。在第一次回訪他時,他說:「現在我還沒有肯確地決定成為耶和華見證人,但是我已經認真地考慮這樣行。」這個研究進展得很好。在等待了見證人的探訪大約十二年之後,這人只在幾個星期內便認識了真理而開始向他的一個同事作見證,甚至分派一些書籍給後者。他的太太反對他,家人亦拒絕聆聽真理,但是他經常駛車到三十哩外參加聚會——從見證人第二次探訪他之後,他便開始這樣行了。——1967年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