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應該統治人類?守望台1962年 | 11月15日
-
-
列祖,並藉我僕人眾先知所傳給你們的律法。』」——列王紀下17:12,13。
這些人民由於拒絕以上帝為王和拒絕遵守他的誡命而犯的嚴重過失以致整個國家均遭受滅亡的命運。他們的經驗充分地表明人若想繁榮興盛便必須聽從上帝和順服他所作的安排。
現代的政府
在今日世上的列國中,上帝有一個代表他的國家嗎?有沒有任何一個國王,獨裁者,總理或總統是受上帝委派而統治的呢?絕沒有!自從在基督誕生之前七世紀上帝容許巴比倫的大軍將耶路撒冷傾覆之後,世上便不再有任何受上帝所嘉許的政府了。耶和華對耶路撒冷城中最後的一位國王西底家說:「當除掉冠,摘下冕,景況必不再像先前。要使卑者升為高,使高者降為卑。我要將這國傾覆,傾覆而又傾覆,這國也必不再有,直等到那應得的人來到,我就賜給他。」——以西結書21:26,27。
當時魔鬼撒但在最完全的意義上成了「這個事物制度的神。」(哥林多後書4:4,根據NW)所有的人類政府都落在他的控制之下。故此使徒約翰宣告說:「我們知道我們是屬上帝的,[但]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約翰一書5:19)因此不論一個人樂意贊同這個見解與否,他若相信聖經便必須接受這件事實,那便是,地上一切政府的統治者,雖然他們當中有些的確衷誠地想行善助人,都處於撒但魔鬼的控制之下。耶穌曾對他的門徒說:「你們不屬世界。」(約翰福音15:19)但這個世上的統治者均無疑是屬於這個世界的一部分。他們是它的忠實朋友,並且極力使它能夠苟延下去。他們可能是虔誠的教友而自稱崇拜事奉聖經的上帝,但是聖經卻明白地指出了事實的真相,「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上帝為敵麼?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上帝為敵了。」(雅各書4:4)信靠世上的統治者的人不久便會大失所望。我們在今日比以往更急需仰望上帝所嘉許的統治者而順服在他的統治之下。
合法的統治者
從上帝獲得統治權而具有「合法的權利」的君主並不是東方集團中極權的無神獨裁者,亦不是西方集團中以民主方式選舉出來的統治者。這位從上帝獲得權柄的君王乃是上帝的愛子耶穌基督。他現在已經在天上登基作王了。上帝已賜給他「權柄,榮耀,國度,使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事奉他。」(但以理書7:14)地上為了爭奪世界霸權而彼此傾軋的君王和統治者均由此表明他們正在蔑視和反抗上帝的王國。他們不願臣服在上帝所立的君王之下;他們想自己成為掌權者。詩篇第二章在描述完他們這種不服的態度之後接著說:「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耶和華]必嗤笑他們。那時他要在怒中責備他們,在烈怒中驚嚇他們,說:『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我的聖山上了。』」他又對他所立的君王說:「你必用鐵杖打破他們,你必將他們如同窯匠的瓦器摔碎。」——詩篇2:4-6,9。
不錯,君王基督要將一切引誘人類離棄他們唯一的希望——上帝的王國——的人均完全消滅。現在這日子已愈益臨近了;在「全能的上帝大日子的戰爭」中,基督會攻擊一切顯形和隱形的邪惡勢力而將其一舉殲滅。——啟示錄16:14。
在他的王國統治之下,公義會伸張而遍滿地球的每一個角落。貪污自私的政客和官吏都會永遠消逝。聖經論到新世界的君王說:「你的國權是正直的。你喜愛公義,恨惡罪惡。所以上帝,就是你的上帝,用喜樂油膏你勝過膏你的同伴。」「在他的日子義人要發旺,大有平安,好像月亮長存。他要執掌權柄,從這海直到那海,從大河直到地極。」由一位真正愛好公義的統治者來治理全人類會為人帶來多麼大的喜樂!受一位上帝所嘉許而保證會成功的君王統治是多麼幸福!——希伯來書1:8,9;詩篇72:7,8;以賽亞書9:7。
藉著這位有權治理全人類的統治者,地球會轉變成一種樂園似的美麗狀況,不再受戰爭和災殃所蹂躪,甚至也不再有疾病和死亡發生。這位統治者會領導人類團結一致地崇拜順服耶和華上帝,將榮耀歸於他的天父和為他的一切臣民帶來永久的幸福。——哥林多前書15:26;以賽亞書66:23。
我們有什麼保證這些事都會實現呢?我們有應許這些事的上帝自己的保證。這些並不是人所作的空虛應許而是上帝在他的道聖經中所透露的旨意。創造天地的主宰耶和華上帝是全能的;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止他的旨意成就。他已經決定了世界統治權應該屬誰的問題。不久一切不肯臣服在耶和華所立的君王之下的人都會被永遠消滅。因此現在就是我們證明自己是真正的基督徒而與俗世中爭權奪利的政治制度以及離棄上帝的道而羞辱上帝的偽宗教斷絕關係的時候了。現在就是我們獻身給上帝而成為耶穌基督的王國的公開擁戴者的大好時機。我們若如此行便可以成為受他保護渡過這舊世界末日的大群善意人士之一,而在永恆的新世界裡永遠作他治下快樂的臣民。
-
-
以善報惡的結果守望台1962年 | 11月15日
-
-
以善報惡的結果
英國有一位和自己上了年紀的愛爾蘭籍的母親同住的婦人跟我們的一位姐妹開始了一個家庭聖經研究。這對母女乃是天主教徒。作母親的極力反對她們研讀,並且命令我們的姐妹不要再踏進她的門口。於是她的女兒便轉移到我們的姐妹家裡研讀。但是這個老婦人亦不喜歡她們這樣做,在無可奈何之下她說研讀可以照舊在她的家中舉行以便使她能夠從旁監視。當我們的姐妹第一次回去主持研究時,她帶了一些鮮花同去,因為她覺得老人時常被人忽略而感覺自己在別人眼中毫無用處。漸漸這位老婦對真理發生了興趣。當見證人問她什麼使她改變思想時,她說:「我起初對你很不友善,但你卻對我這般仁慈;我以往認為我所能期望的僅是等待死亡的日子來到而已;但現在卻不同了,我的面前已經有一種新生活向我打開。」——1962年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