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上帝是否延遲執行判決?
    守望台1985年 | 11月1日
    • 上帝是否延遲執行判決?

      試想像你正在等候一位來自外地的訪者抵達;他曾告訴你他會在什麼日子來,但卻沒有透露會在那天的什麼時候抵達。隨著時間過去,而他仍然未露面,你不禁開始納罕他是否有事需要延期。他真的說他會在這天來嗎?你可能誤解了他的意思嗎?起初的不耐逐漸演變成一種令你更不安的感覺,一種稱為懷疑的感覺。

      這可以描述有些人對於上帝應許執行判決消滅罪惡一事所懷的感覺。上帝的敬拜者畢竟已經等候了這麼久。且以忠心的大衛王為例。早在三千多年前他說:「在你右邊的主[耶和華],當他發怒的日子,必打傷列王。他要在列邦中刑罰惡人[執行判決,《新世》]。」因此,今日若有人納罕這件事究竟會在什麼時候發生,那又何足怪呢?——詩篇110:5,6。

      藉著將世上的情形與聖經預言作一比較,並且考慮到聖經的年代計算,認真的聖經研究者深信上帝執行判決的日子終於近了。但以往豈不是有許多人曾懷有這樣的感覺,但後來卻發覺自己犯了錯誤嗎?有任何肯確的方法可以決定上帝究竟會在什麼時候執行判決嗎?

      在上帝『指定的時候』

      耶穌表示上帝會在固定的時候執行判決。但是他對門徒提出警告說:「你們要謹慎,儆醒祈禱,因為你們不曉得那日期[指定的日期,《新世》]幾時來到。」——馬可福音13:33。

      在此之前六個世紀,上帝吩咐哈巴谷論及他執行判決的日期。這位先知也說事情「有一定的時期」。為了警告人不可變成焦躁不耐或甚至發生懷疑,他奉上帝之命提出應許說:「[這件事]並不虛謊。雖然遲延,還要等候;因為必然臨到,不再遲延。」——哈巴谷書2:2,3。

      但是,既然上帝的判決「有一定的日期」,而且「不再遲延」,為什麼哈巴谷說「雖然遲延」呢?看來是要表明上帝有些百姓會期望這件事早於實際的日期發生。為什麼呢?因為這件事發生的精確時間是他們所不知道的。

      甚至耶穌在地上時也不知道這件事發生的精確日期,因為他說:「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馬可福音13:32)可是,他卻知道上帝會執行審判的那段時期。因此,在門徒提出請求之後,他舉出一個徵象使他們能夠在這段時期開始時認出來。耶穌指出,事情最初的證據會「像產婦陣痛的開始一樣。」(《現譯》)當然,發生產痛的孕婦並不知道孩子究竟會在什麼時候出生。可是她卻知道事情已經很近了。——馬太福音24:3-8。

      「這個世代絕不會過去」

      除了知道上帝執行審判的時期會在何時來到之外,耶穌也能夠將這段時期的長度加以限制。他以無花果樹作比喻說:「當樹枝發嫩長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這樣,你們看見這一切的事,也該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門口了。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這個世代絕不會過去,直至所有這些事發生,《新世》]。」——馬太福音24:32-34。

      因此,上帝會在看見耶穌所預言的時期出現的那代人一生中執行判決。這段時期的開始會標明撒但的世界已進入末期了,上帝新近在天上建立的王國會執行判決毀滅這個世界。聖經的年代計算和聖經預言的應驗提出充分的證據表明這段時期開始於1914年。a

      因此,在1914年的世代完全逝去之前,上帝必須執行他的判決。這個世代現今還有數目相當多的人仍然活著。例如在1980年,德國有159萬7,700個生於1900年或之前的人仍然活著。若非有千百萬德國人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死於非命,這個數字甚至會更大。

      耶穌應許「這個世代絕不會過去,」他運用了希臘文的兩個否定詞,奧(ou)和美(me)。《良友聖經》解釋這個用法說:「兩個否定詞在合用時失去了它們個別的意思而構成最肯定和有力的聲明。」唯獨在現今,當這個世代看來可能在一切事成就之前過去之際,耶穌所說的「絕不會」這句話才含有真正重大的意義。

      信心受到考驗

      哈巴谷所提出的警告表明耶和華在執行判決方面會看來好像延遲一般,從而使人們的信心受到考驗。按理說來,這項考驗要等到耶穌所談及的世代行將結束時才會發生。關於本文起頭所提及的比喻,請想想這件事:你到什麼時候才開始認真懷疑訪者不會來呢?無疑不是在早上九點鐘,也不是在正午,甚至可能不是在黃昏。但是一旦晚上來臨,你的信心便會受到考驗了。可是要記得,甚至到晚上十一時半,你的訪者仍然有足夠的時間抵達而實現他的諾言!

      我們沒有理由擔心上帝的道會不獲得應驗。上帝的話從來沒有落空過。約書亞在3,000多年前對以色列人所說的話在今日仍像當時一樣真確:「耶和華你們上帝所應許賜福與你們的話,沒有一句落空,都應驗在你們身上了。」——約書亞記23:14。

      「對於預言的應驗,我們,其實所有人,看來都有感覺不耐及期望事情比平常發生得更快的自然傾向。」1910年5月1日的《守望台》指出,並且補充說:「對我們的期望來說,這是一項延遲;但是我們可以肯定,對上帝的旨意而言卻絕不會延遲。……我們毫無疑問地深信事情必定會在日期——上帝所定的日期——滿足時獲得預期的結果。」

      回顧以往,今日活著的忠心基督徒可以看出上帝有充分理由尚未執行判決。事實上,他們為此而歡欣鼓舞。下一篇文章會解釋何以是這樣。

  • 上帝何以尚未執行判決
    守望台1985年 | 11月1日
    • 上帝何以尚未執行判決

      耶穌死後大約二十年,有些基督徒已期望耶和華『來到』執行判決。這促使使徒保羅在寫給他們的信中說:「除非變節背教的事首先發生,不法之人,滅亡之子顯露出來,不然,[耶和華]的日子就不會來到。」雖然保羅承認「不法的奧祕」在他的日子「已經發動」,顯然事情尚未發展到必需的程度而帶來上帝的判決。——帖撒羅尼迦後書2:2,3,7,8,《新世》。

      雙重的召集工作

      雖然變節背教的事必然會發生,這卻不會妨礙上帝執行他的旨意揀選144,000位忠心的基督徒與他的愛子耶穌一同在天上施行統治。(可參閱啟示錄14:1-5。)這批人必須全部被召集起來,並且最後受了印記,然後耶和華執行判決的日子才能來到。啟示錄7:2,3解釋說:「[一位天使]向那四位……天使大聲呼喊說:『你們不要傷害地、海和樹木[藉著帶來上帝對列國執行判決的毀滅之風],等我們在上帝眾僕人的額上先蓋上了印。」(《新譯》)現在我們知道,當上帝的王國在1914年建立時,這件工作尚未完成。

      因此,雖然有些人曾希望上帝會在當時執行判決,上帝卻沒有如此行。1914年1月1日的《守望台》容許有這項發展的餘地,承認雖然「1914年是聖經稱為『外邦人的日期』的最後一年……我們並不肯定這年,1914年,會見到在安排方面發生我們所期望的那麼劇烈、迅速的改變。」可是,正如該篇文章接著解釋,基督徒感激上帝聖經的年代學資料使他們醒覺到上帝執行判決的日子已臨近了。該文說:『我們相信年代推算是有益的。即使它僅使我們在早上比平時早幾分鐘或幾小時醒來,這也是好的!獲得祝福的乃是那些醒覺過來的人。」

      得福的人也包括聖經所描述的「一大群人,沒有人能數得過來,是從各邦國、各支派、各民族、各方言來的。」遲至1935年,上帝的僕人才清楚了解這「大群人」會是由「從大患難中出來的」人所組成的,那便是說,這些人脫離了撒但的組織,採取立場擁護上帝而得以渡過上帝執行判決的日子。在過去50年來,召集「大群人」的工作一直按照耶和華的旨意在進行中。我們很高興上帝會等到這件救生的工作大功告成之後才執行判決。——啟示錄7:9,14,《新譯》。

      政治發展

      聖經也預言在上帝執行判決之前會有若干政治發展出現。現在我們可以清楚看出但以理書關於「二王」的預言(第11章)正在應驗而走向最後的高潮。a當預言的應驗達到最高潮時,上帝便會執行判決。——可參閱但以理書2:44。

      兩個超級強國和他們屬下的集團——「南方王」和「北方王」——雖然彼此敵對,卻同時屬於今日使人「希奇」的世界政治組織。這的確很適切地描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出現的國際聯盟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繼起的聯合國組織。——但以理書11:40;啟示錄17:8。

      「二王」在理念和政治上雖然截然不同,卻同時在一方面「團結」起來,兩者均對於保全世界的「和平安全」一事大發議論。這件事也頗耐人尋味,因為聖經預言說:「他們正說:『和平安全了!』的時候,突然的毀滅就立即臨到他們身上。」至於「二王」個別地以及與聯合國組織合力解決世界在政治、經濟、環境和社會方面的種種難題至什麼程度,以致覺得有理由能夠發出『和平安全』的呼聲,目前我們還未知道。——帖撒羅尼迦前書5:2,3,《新世》。

      可是,我們確知在聯合國組織統治期間,這個機構連同它的一切會員國——包括最顯要的「二王」在內——會被上帝處決而『歸於毀滅』。我們也知道1914年的世代已深入晚年之中,因此只剩下很少時間容許這個預言獲得應驗了。但是我們也知道——在這件事上我們有耶穌親自所作的應許——「這個世代絕不會過去,直到這一切事發生為止。」——啟示錄17:11;馬可福音13:30,《新世》。

      耶和華不會延遲,你會嗎?

      你若正研讀聖經而獲悉耶和華的旨意,不要遲遲不逃往上帝那象徵性的庇護所。「當尋求公義、謙卑,或者在耶和華發怒的日子可以隱藏起來。」——西番雅書2:1-3。

      要記得第一世紀的基督徒在公元66年見到耶穌所提及的徵象——表明上帝執行判決的時候已迫近眉睫了——便立即逃離耶路撒冷。若有任何人遲遲不逃走——不論為了什麼理由——他們便很可能會被錯誤的安全感所愚。當時羅馬人在圍城之後出乎意外地撤退,並且沒有隨即回來。幾個星期過去了。幾個星期變成幾個月。幾個月變成幾年。有些人可能以為耶和華延遲了執行判決的日子。但突然羅馬人在公元70年捲土重來。留在城裡的人均無法逃生。——路加福音21:20-22。

      在另一方面,今日有許多人已經獻了身要遵行上帝的旨意,他們已逃到安全的處所,就絕不應當遲遲不履行基督徒的義務。他們不應當藉故推辭不願傳揚耶和華的審判信息,像約拿在接獲訓令去警告尼尼微人上帝行將執行判決時所為一般。他們也不應當像約拿一樣因為事情的發展並不像他們所預期一般或像他們所冀望一般迅速,就惱怒不悅而變成不活躍。——約拿書1:1,2;4:2,5,10,11;彼得後書3:15。

      很適當地,1906年6月1日的《守望台》雜誌論及上帝執行判決一事說:「時間會充分表明,在短視的人看來像無情的耽延,其實卻是上帝的智慧。……上帝仁慈地使我們明白他的觀點,讓我們看見光明的前途……只要我們能夠了解和相信這件事,我們便可以放心和為此歡欣。但是同時,既然上帝仁慈地使我們受到光明的前途所鼓舞,我們必須耐心等候末日來臨,無論等候的過程多麼痛苦。」

      我們決心要懷著以下的堅強信念繼續等待:「[日子]必然臨到,不再遲延。」——哈巴谷書2:3。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