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具有無比謙卑的上帝
耶和華上帝不低於任何人,也不用順服誰,他的確是宇宙至高的主宰。身為全智的上帝,他不需從任何人獲得勸告。(以賽亞書40:13)他是良善、公平和仁愛的至高標準。他的能力無可匹敵。任何受造物所做或沒有做的事均不會影響到他的地位。
我們不完美的人類無法給予耶和華上帝一些他能夠自其得利的東西。年輕的以利戶提醒約伯說:「你若犯罪,能使上帝受何害呢?你的過犯加增,能使上帝受何損呢?你若是公義,還能加增他什麼呢?他從你手裡還接受什麼呢?你的過惡或能害你這類的人。你的公義或能叫世人得益處。」——約伯記35:6-8。
雖然有罪的人類無法影響他的地位,耶和華上帝卻具有極大的謙卑而樂於與世人交往,詩篇執筆者在上帝感示之下寫道:「誰像耶和華我們的上帝呢?他坐在至高之處,自己謙卑,觀看天上地下的事。他從灰塵裡抬舉[卑微]人,從[灰坑]中提拔窮乏人,使他們與王子同坐。」——詩篇113:5-8。
耶和華與不完美的人多麼不同!飽受教育,頭腦敏捷的人往往對一些在了解力方面較為遲鈍的人感到不耐煩。事實上,他們可能如此驕傲而不屑與才疏學淺的人來往。然而,耶和華上帝卻屈尊喜悅甚至受世人所鄙視的人——卑微和窮乏的人。
約伯的遭遇可以說明陷於「灰坑」中的人所經歷的悲慘情況。約伯喪失一切之後疾病纏身,坐「在爐灰」中,好像被社會遺棄的人坐在城市的垃圾場中一般(約伯記2:8)。他一度享有尊貴的地位,是受人敬重的長老,在城門施行審判。但他遭受變故之後卻受到卑鄙之徒的侮辱。他呼喊說:「這些人以我為歌曲,以我為笑談,他們厭惡我,躲在旁邊站著,不住的吐唾沫在我臉上。」——約伯記30:9,10。
試想想,耶和華上帝樂於援助像受苦的約伯一般被人鄙視的人,他曾屢次抬舉在世人眼中看來微不足道的人。
大衛深深體會到這件事。想到上帝為他所做的事,他說:「你的[謙卑]使我為大。」(撒母耳記下22:36)。既是最年幼的兒子,大衛看來在耶西的兒子當中最沒有可能被上帝揀選來作王統治全以色列。他的父親甚至沒有將他從草場召回介紹他認識先知撒母耳。反之,他父親只是叫他另外七個兒子出來。僅在撒母耳敦促之下,耶西才召喚大衛從牧場回來。然後撒母耳「在他諸兄中」膏了大衛。(撒母耳記下16:6-13)。因此,由於耶和華的謙卑他留意到年輕的大衛,大衛才得以從牧童變為大。
同樣地,耶和華從世上受蔑視的人當中,揀選一些人與他的兒子耶穌基督一同作王統治,基督的使徒保羅向我們指出這件事實,說:「你們蒙召的,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上帝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上帝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哥林多前書1:26-28。
有一件事實特別值得注意:由於耶和華上帝的謙卑,他甘願容忍以色列人三番四次的反叛,他通過先知以賽亞說:「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的百姓,他們隨自己的意念行不善之道。」——以賽亞書65:2。
這樣的謙卑的確令人驚訝。耶和華上帝繼續向以色列人「伸手招呼」,籲請他們歸向他,使他可以祝福他們。雖然他們的冥頑不靈使他大感痛心,他仍然如此恩待他們。告訴我們說:「他們竟悖逆,使主的聖靈擔憂」。(以賽亞書63:10)僅在向他們呼籲了多個世紀之後,耶和華最後才放棄叛逆的以色列人而任由他們受敵人處置。雖然如此,耶和華仍然沒有對個別的以色列人關閉復和之門,他仍希望他們改過自新而贏得他的悅納和祝福,他仍然向他們提出熱切的呼籲:「轉向我,我就轉向你。」——瑪拉基書3:7。
今日又怎樣呢?使徒保羅在雅典所說的話仍然適用:「[上帝]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使徒行傳17:30)由於他具有極大的謙卑和無限的愛心,耶和華上帝賜給世人他的兒子。這為人類打開一條道路,使他們可以在他面前獲得一個蒙悅納的地位而享有永生的希望。——約翰福音3:16。
既然耶和華上帝具有如此無與倫比的謙卑,他無法容忍驕傲的人。聖經告訴我們:「凡心裡驕傲的,為耶和華所憎惡。」(箴言16:5)「上帝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雅各書4:6。
耶和華上帝的謙卑保證他手下謙遜的僕人必定會獲得幫助,雖然他是至高的統治者,他最卑微的僕人也無需懼怕自己受到忽視。「耶和華雖高」,詩篇138:6說,「仍看顧低微的人,他卻從遠處看出驕傲的人」。一個人雖享有名譽地位,若是傲氣逼人,他也不會得到耶和華的好感。但謙卑的人在他眼中卻極為可貴。耶穌基督鼓勵門徒說:「五個麻雀,不是賣二分銀子麼?但在上帝面前一個也不忘記。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路加福音12:6,7。
我們應該多麼感激耶和華是一個謙卑的上帝!若不是由於他的謙卑,我們根本無法在他面前獲得一個蒙悅納的地位。耶和華的謙卑,應該促使我們效法他,我們應該渴望與箴言8:13的至理名言一致:「驕傲、狂妄、並惡道,以及乖謬的口,都為我所恨惡。」我們若努力養成這種好善惡惡之心,我們便可以深信具有無比謙卑的上帝,耶和華,會繼續眷顧悅納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