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怎樣才能結交真正的朋友?警醒!1983年 | 4月8日
-
-
成功祕訣是:效法耶穌對別人表現關懷。「要對別人表現真正愛心和積極的關懷,」大衛說。「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知道別人的名字。別人往往由於你對他們有足夠的關懷,記得他們的名字而對你留下印象。因此他們也許與你分享一些經驗和難題,友誼於是便開始建立起來了。」
『這是否意味到我必須有逢人握手的外向性格呢?我的個性根本不是這樣的!』也許有人會說。關懷別人未必要作這樣的表現。耶穌「心裡柔和謙卑,」因此他不是個風頭十足或炫耀自己的人。(馬太福音11:28,29)『得人』的方法是誠懇地關懷別人。例如,有一位寂寂無聞的種菜和賣菜者曾被鎮上的一個居民描述為「我所見過的最害羞的男子」。可是,當這位菜農逝世時,送殯的人之多打破了小鎮的歷史記錄。原因何在呢?
「許拔知道怎樣結交朋友,」麥堅尼(Alan Loy McGinnis)在他所著的『友誼要素』一書中回憶說。「他善用關懷別人的原則,60多年來他都以別人的利益為先。」你正這樣行嗎?藉著注重別人及與別人一同做事而非注重物質財富,你可以培養許多恆久的友誼。許多時簡單的場合,例如請人吃一餐飯或助人做點工作,可以加深友誼。
「進入人心之路」
「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聽,」耶穌推薦說。他知道自己的話對聽者和留意他的信息的人深具價值。(路加福音8:18)作良好的聽者對於建立友誼也十分重要。「有時你需要一個僅是聆聽的人,」一位22歲的青年說。「樂意聆聽可以使你成為別人的知己。」不錯,正如福爾特爾(Voltaire)寫道:「耳朵是進入人心之路。」
我們若真正關心別人所說的話,別人通常會喜歡接近我們。但這樣行需要「不單顧自己的事[或者只想自己說話],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4。
因此要自問一下,當別人說話時,我是否真的聆聽呢?抑或正想著下次輪到我時要說些什麼話?我有提出問題去探知別人的意見嗎?我有藉著手勢或面部表情去表示投入彼此的談話之中嗎?
要忠貞
耶穌忠於他的朋友。他「愛他們到底。」(約翰福音13:1)由於意識到這點,22歲的哥頓在獲得同伴的親切友情之後,說:「作朋友的主要品德在乎忠貞。在環境不利時,他會繼續支持你嗎?我的朋友和我在聽到別人惡意批評時會互相維護。我們互相扶持——但只在對的事上。」
這樣的忠貞的確受人賞識,因為今日虛偽和中傷正大行其道。「濫交朋友的,自取敗壞[或以閒話「敗壞」別人的名譽],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箴言18:24。
傾吐心意
耶穌樂於對朋友傾吐心意以加強友誼。有時他向朋友透露他感覺「憐憫」,「愛心」和「甚是憂傷」。他至少有一次曾「哭了」。耶穌並不覺得對他所信任的人傾吐心意是一件難為情的事。——馬太福音9:36;馬可福音10:21;馬太福音26:38;約翰福音11:35。
當然,你不能讓自己的感情好像一本打開的書一般向偶然認識的人也盡情傾訴。「你必須表現你自己的本來面目,」14歲的菲麗西亞說。可是對人要忠實。人若戴起感情的「假面具」,別人就會與之疏遠了。學習對別人表示同情、體恤和與人『分憂』乃是建立有意義的友情的要訣。——彼得前書3:8。
可是,有一點是值得留意的。你若揀選一位異性作為知己,便常有牽涉到羅曼蒂克式愛情的危險。這樣你很容易在感情上依靠對方。因此,其中一方若尚未有結婚的打算,這便可能引起無限的煩惱了。在性別相同的人當中找尋良友,直至適當時候才找尋婚姻配偶無疑會好得多。
不必求全
在結交朋友方面也有煩惱的時刻。「原來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雅各書3:2)但許多人可以證明,藉著努力培養友誼,他們已獲得不少恆久的友情。
即使與人建立了友誼也不必過於求全。一位出身鄉間而且是獨子的青年與一位只知大城市生活和家有四位兄弟姊妹的青年建立了深摯的友誼。他們怎樣應付彼此間不同的背境呢?「你必須樂意給與,」柏斯萊說,「這是友誼很重要的部分。你對各事均有自己的感想,但要樂於容納你朋友的感想和意見。」
不錯,這一切需要付出時間和感情。可是沒有愛心的人卻要付出更多代價。這樣的人要付出一生空虛寂寞的代價。但可以肯定的是,藉著效法耶穌對人表示真摯的關懷,你就能夠像耶穌一般對人說,「你們是我的朋友。」——約翰福音15:14。
-
-
聆聽的藝術警醒!1983年 | 4月8日
-
-
聆聽的藝術
《儆醒!》雜誌駐加拿大通訊員報導
男孩從祖母家的後門匆匆出去時突然止步,他聽見祖母高聲說:
「等一會!」
「是的,祖母?」
「你還記得要替我買些什麼嗎?」
「一條麵包……噢……和一磅咖啡?」
「對了!……還有……?」
「噢……我忘了!」
男孩忘記了一樣東西,因為,雖然他聽過那是什麼,但他聽到半途就不再繼續聆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