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應該挑剔批評上帝嗎?守望台1963年 | 7月1日
-
-
目標。但是鷲鷹和鷹卻不然;它們將銳利的焦點圓錐體集中在草叢裡的一隻野兔身上之後可能沿著一條悠長而傾斜的路線衝下。這使目標的影像沿著一條彎曲的路線移過眼球的後方。這樣一條彎曲的路線正好是為鷲鷹的眼睛而設計的,故此向下衝刺的鷹的眼球後面並不是有一堆圓錐體而是有一列排成曲線的圓錐體。當鷲鷹迅速地衝下時,它的視力焦點一刻不離草中的野兔。在我們看來,鷹眼中焦點細胞的曲線正好與鷹往下衝時的曲線完全吻合這件事實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對與此事有關的各分子說來這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我很想知道這個妙法是誰想出來的。」
自然是創造主想出來的!賦予鷹這種奇妙的視力的乃是他而不是人。
第四是鷹為自己和幼雛覓食的奇特方法。某幾種鷹並不在乎食新近死去的動物的屍體,故此它們的食物來源有二:已死去的動物和它們所攫捕的動物。鷹攫得了小動物之後便將其帶回巢裡給幼雛吃。弱小而未能吞食肉類的雛鳥遂啜吮被捕獲的小動物的血。故此鷲鷹賴以維持自己及雛鷹生活的方法乃是憑藉著它那快速的翅膀,銳利的視力,攫捕動物及尋覓屍體的能力。「被殺者在那裡,它也在那裡。」
獲得正確的觀點
在說完關於他所造的生物及無生物之後,耶和華從旋風中問道:「強辯的[挑剔批判者]豈可與全能者爭論麼?與上帝辯駁的可以回答這些罷。」——約伯記40:1,2。
以上關於耶和華所創造的各種自然奇觀的話幫助約伯獲得一種正確的態度;這使他看出與創造主比較起來受造物是微不足道的;他也意識到鑑於上帝的尊榮,他之「自以為義,不以上帝為義」乃是不該的事。既然耶和華在顯形的創造中已證明了他那無窮的能力和智慧,而且其中有這麼多的事是遠超出人的理解力之外的,上帝便有權要求人對他絕對信任。不論上帝作什麼事,不論人是否能夠立即了解他的作為,人所應該具有的唯一正確態度便是上帝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人若憑藉著自己的判斷力責難上帝的任何作為,這均可說是極端的僭妄。因此誰敢挑剔批評上帝而與全能者爭辯呢?絕非約伯。「於是約伯回答耶和華說:『我是卑賤的。我用什麼回答你呢?只好用手摀口。我說了一次,再不回答;說了兩次,就不再說:』」約伯並沒有說很多話來表示悔悟,亦沒有為自己申辯。他僅是簡單地說:「我是卑賤的。」——約伯記40:3-5。
耶和華在此之後所說的話表明約伯的反應是非常明智的:
「於是耶和華從旋風中回答約伯說:『你要如勇士束腰;我問你,你可以指示我。你豈可廢棄我所擬定的?豈可定我有罪好顯自己為義麼?你有上帝那樣的膀臂麼?你能像他發雷聲麼?你要以榮耀莊嚴為妝飾;以尊榮威嚴為衣服。要發出你滿溢的怒氣,見一切驕傲的人使他降卑,見一切驕傲的人,將他制伏,把惡人踐踏在本處。將他們一同隱藏在塵土中,把他們的臉蒙蔽在隱密處,我就認你右手能以救自己。』」——約伯記40:6-14。
有任何人敢懷疑上帝身為宇宙的至高主宰所擁有的權利嗎?有任何人具有「上帝那樣的臂膀」可將一切驕傲邪惡的人貶黜埋藏在塵土裡,好像上帝定意在哈米吉多頓大戰所為一般嗎?若然,耶和華說「我就認你右手能以救自己。」但是能拯救義人不受惡者侵害的並不是世人而是耶和華上帝。哈米吉多頓乃是上帝用來證實他的宇宙統治權的一場大戰爭。在地上沒有任何受造物需要在那場戰爭中為上帝作戰。因此,既然人無法為上帝代勞,有任何人有權批評上帝做得不夠好嗎?人絕對無權非難上帝的行動。
我們必須留心不可責怪上帝不公平或挑剔批評上帝的行事方式。「我們並不比他強,對麼?」(哥林多前書10:22)讓我們將以賽亞書45:9的話牢記在心:「禍哉那與造他的主爭論的,他不過是地上瓦片中的一塊瓦片!泥土豈可對搏弄他的說:『你作什麼呢?』」
我們都應該像約伯一樣認識自己所處的正當地位。約伯在獲得新的知識之後清楚地看出人的無能和上帝的偉大。基督徒亦需要像約伯一樣有自知之明;他們需要看出與洗雪耶和華聖名和統治權這件大事比較起來,妄為個人申辯是多麼沒有意義。讓我們不要批評上帝。反之。我們應當說:「我要……將公義歸給造我的主。」——約伯記36:3。
-
-
在學校裡向人作見證守望台1963年 | 7月1日
-
-
在學校裡向人作見證
言語的研究
一個在美國紐約州一間小學四年級就讀的女孩子的父母寫信報導以下的經驗說:「這班學生正在研究各種語言和它們的起源。教師派他們寫一篇關於各種言語如何開始的報告。班上其他的兒童均向《百科全書》找尋資料,但是我們的女兒卻由於研讀聖經而知道從何處獲得正確的史實。她寫了一篇作文解釋在人們建造巴別塔時所發生的事。她並且從小組的書籍僕人那裡獲得了以五十種不同的文字印成的『這王國的好消息』一書,然後將這些小冊子帶到班上作為說明的例證。教師對她的文章和這麼多種不同文字的小冊子獲得如此深的印象以致她特地做了一塊布告板把這些小冊子陳列出來。結果『王國的好消息』這本小冊子的各種文字的版本一連在教室裡展覽了幾個星期。教師告訴我們的女兒,她會給予她最高的分數——甲上——因為她將自己所學得的知識與別人分享。由於這件事她在後來並且能夠派了一部《新世界聖經譯本》給她的教師。
在教室內作傳道演講
美國喬治亞州一個年青的見證人敘述以下的經驗說:「有一天我們不需要換教室,我遂決定溫習一下我的傳道演講。我找到幾個也是耶和華見證人的朋友和我一同練習。當我正在練習『耶和華的見證人是誰?』這個演講時,老師打斷我說:『這個演講很有趣。你願意向全班的同學講一次嗎?』於是我們遂在全班的同學面前將這個傳道演講再講一次。同學們都很留心聽。而且老師和同學都表示很賞識這個演講。後來有一個同學甚至向我訂閱了一份雜誌。」
比賽
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州溫哥華城舉行的團結崇拜者大會中有一位見證人講述以下的經驗說:「大多數的學校每年均舉行一次演講比賽。按例從每班英文科的學生中選取一至三名來參加複賽,然後再選出五名參加決賽。我是被選參加複賽的學生之一。我們的演講題目是『我們所希望見到的轉變。』我選擇了『從仇恨轉變為友愛』作題目。兩年前我曾在複賽被淘汰,但這一次我和另一位弟兄卻驚喜交集地發現我們贏得了參加決賽的資格。」比賽的結果是他們分別奪得冠亞軍的錦標,並且利用機會作了一個良好的見證。得到第一名的弟兄說給予他最大幫助的乃是小組裡的神治傳道訓練班。
關於終身事業的作文
在美國米窩基舉行的團結崇拜者大會中一個十四歲的耶和華見證人講述以下的經驗說:「我的週末功課是寫一篇關於『我在高中畢業後的終身事業』的作文。我立刻看出這是一個作見證的好機會。在我的作文裡我解釋耶和華的見證人是誰以及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我並且指出我的志願乃是成為紐約布洛克林守望台聖經社總部的大家庭中的一員。故此我畢業後所打算做的頭一件事便是申請這項服務的權利。我把作文交給我的教師。後來他將作文發還給我,並且在紅色的優上分數之下寫了以下的評語,『我非常欣賞你的作文,如今我對於耶和華見證人的工作已有更深的認識。這篇文章是憑著誠懇和熱忱寫成的。我很高興在我的班上有這樣一個以事奉上帝為一生事業的青年。』」
老師得著問題的答案
在美國阿利班瑪州的一間學校裡有二十多個少年的耶和華見證人,其中一個女孩告訴我們以下的經驗說:「我們的一個老師對於耶和華見證人甚感興趣。我們派了一本《守望台》雜誌的特刊給他。他把其中的特別文章向全班學生念出來。每當他有聖經的問題時,他總是去問一位見證人。因為正如他說,『耶和華見證人熟悉並了解聖經。』校長亦表示對聖經頗感興趣,有一天他把我召到他的辦公室,請我把聖經帶到學校來為他解答一些問題。後來當他聽到我的表哥和我都不打算進大學繼續攻讀時,他問我們為什麼。我們解釋說我們計劃致力於教導人認識耶和華上帝和他的王國。他勉勵我們永不要離棄這個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