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5 11/15 13-18頁
  • 最佳的友誼在一個不友善的世界裡屹立不移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最佳的友誼在一個不友善的世界裡屹立不移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贏得最佳的友誼
  • 來自最佳朋友的「新名」
  • 培養全宇宙最佳的友誼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5年
  • 「我把你們叫做朋友」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20年(研讀版)
  • 你們是我的朋友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9年
  • 誰的名你更尊重——你自己的抑或上帝的?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2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5年
《守》85 11/15 13-18頁

最佳的友誼在一個不友善的世界裡屹立不移

「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路加福音16:9。

1.為什麼箴言14:20對耶穌基督在地上時並不適用?

「貧窮人連鄰舍也恨他;富足人朋友最多。」(箴言14:20)以色列國所羅門王的這句箴言對地上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比所羅門更大的耶穌基督,並不適用。耶穌絕沒有以物質財富去吸引以色列人與他為友,也沒有將屬地的財富視為真正、恆久的友誼的基礎。

2.耶穌吩咐門徒培養什麼友誼?為了什麼緣故?

2 誠然,有一次耶穌說:「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路加福音16:9)但耶穌所指的「朋友」是耶和華上帝——一切有價值之物的來源——和他自己,無限富有的天父的兒子。今日我們若聽從同一的勸告,便可以享有地上最佳的友誼,藉著上帝那自我犧牲的兒子耶穌基督與耶和華締結友誼。

3.這些屬天的朋友可以將我們帶進什麼「帳幕」中?

3 由於享有不死的生命,這兩位屬天的個體能夠繼續作我們的良朋而將我們帶進「永存的帳幕」裡,不論「永存的帳幕」意味到我們會在天上與聖潔的天使同處抑或在地上重建的樂園裡享永生。——路加福音23:43。

贏得最佳的友誼

4.(甲)聖經的什麼例子表明人是否可以買得上帝的友誼?(乙)我們能夠以什麼正當的方式運用自己的資財?

4 與至高的上帝及他的獨生子耶穌基督為友的權利是無法用金錢買得的。在第一世紀的基督教會裡,有關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的事件有力地表明這件事實。我們不應當像他們一樣追求虛榮和名聲,反之我們能夠以耶和華上帝和耶穌基督所嘉許的方式運用屬地的資財。(使徒行傳5:1-11)這便是耶穌所說的話的意思:「要用現世的金錢結交朋友,等到金錢沒有用處的時候,你可以被接到永久的家鄉去。」——路加福音16:9,《現譯》。

5.撒該跟從什麼途徑?這帶來什麼結果?

5 耶穌說出這段話時,他並非試圖贏得羅馬帝國的稅吏和其他罪人的好感。他絕不想為自己在地上贏得任何物質財富,因為他曾告訴門徒要為自己積聚天上的財寶。撒該,羅馬政府轄下的一個猶太稅吏,決定聽從彌賽亞耶穌的勸告,並且公開宣布他決意要如此行。鑑於這項支持王國利益的行動,撒該所款待的最傑出的貴賓宣布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加福音19:1-10)「失喪的人」包括稅吏撒該自己在內。

6.撒該贏得了什麼?但是誰所跟從的錯誤途徑卻成為我們的鑑戒?

6 撒該贏得了全宇宙最佳的友誼,意即當時他所款待的貴賓的上帝和天父的友誼。聖經的記載並沒有說撒該在耶穌死去復活之後見到他而後來在公元33年五旬節的重大日子與其他大約120個門徒一同聚集在耶路撒冷樓上的一個房間裡。可是,無疑撒該廁身於此後不久從靈而生的5,000個受膏門徒之列。(使徒行傳2及4章;哥林多前書15:1-6)但是我們在較早時候提及的亞拿尼亞和撒非喇卻與此多麼不同!這兩個隸屬於耶路撒冷小組的人偽報自己所捐獻的款項數量以圖提高他們在門徒當中的聲譽。這種不忠實所帶來的懲罰使他們失去了最佳的友誼,並且成為今日所有基督徒的鑑戒。——使徒行傳4:34-5:11。

7.雖然這個世界表現不友善的態度,耶和華見證人卻享有什麼罕見的權利?

7 雖然這個20世紀的世界甚不友好,耶和華見證人卻繼續享有宇宙最佳的友誼。但為什麼他們能夠享有這項罕見的權利,而世上超過一千多種不同的宗教制度卻未能如此行呢?證據表明這乃是由於耶和華見證人採取了若干重要行動,但基督教國的宗教人士卻沒有如此行的緣故。這些行動之一是,見證人毅然脫離了偽宗教的制度,因為他們看出這些宗教構成了聖經稱之為大巴比倫的偽宗教世界帝國。當然,脫離某種偽宗教並不自動使人加入耶和華的組織,因為這樣的人可以轉而加入偽宗教世界帝國的其他宗教制度。

8.離開大巴比倫的命令今日直接對什麼人適用?

8 我們應當留意,上帝吩咐人離開大巴比倫的命令是對「我的民」發出的。(啟示錄18:4)根據希伯來文聖經的記載,上帝的這項呼籲與他對古代在巴比倫流亡的以色列人所下的命令很相似。(以賽亞書52:11)因此,「我的民」一詞直接對耶穌基督手下受聖靈所膏而仍然留在地上的忠心門徒的餘民適用。在1914-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巴比倫憑藉俗世的政治、軍事和司法機構之助俘擄了這些受膏者以圖迫使屬靈的餘民停止活動。比喻上說來,當時餘民陷於一種被擄的情況,在耶和華的工作上失去了行動自由。

9.當離開大巴比倫時,耶和華見證人所採取的行動徹底到什麼地步?

9 啟示錄第17章將大巴比倫描述為一個淫婦,騎在一隻有七頭十角的獸之上。這隻落入無底坑中,然後再次出來的象徵性的獸預表現今謀求世界和平的組織,即國際聯盟的繼承者聯合國(前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落入無底坑中)。因此當耶和華的百姓,他稱之為「我的民」,服從他的呼召離開大巴比倫時,他們怎樣行呢?他們不但擺脫了偽宗教世界帝國的支配和勢力,同時也擺脫了這「淫婦」的政治密友,現今包括在聯合國中的政治勢力,的支配。

10.耶和華見證人絕不支持今日的什麼國際組織?為什麼?

10 受膏的餘民對這個事物制度的政治和軍事事務嚴守中立。(約翰福音15:19)他們忠貞不二地擁護耶穌基督所統治的上帝王國,這個政府已於外邦人的日期在1914年結束時在天上建立起來。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8年結束之後,列國卻不理會上帝的王國而設立了國際聯盟;這項行動受到大巴比倫的全力支持。因此,這個人為的國際組織在耶和華上帝和地上屬靈以色列人的忠心餘民看來是可憎的。忠心的餘民全心信賴耶和華的王國而非仰賴任何妄圖代替這王國的屬地組織。(馬太福音24:15,16)現代的「大群人」,由古代的尼提寧和「所羅門僕人的後裔」所預表,也採取同一的立場。——啟示錄7:9-17;以斯拉記2:43-58。

11.(甲)為什麼耶穌的門徒與這個世界為友是不對的?(乙)這個世界對耶和華見證人懷有什麼態度?但見證人卻繼續享有什麼?

11 當耶穌站在羅馬總督本丟·彼拉多面前受到生死攸關的審訊時,他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翰福音18:36)因此耶穌的「臣僕」或門徒若與這個世界為友就完全不對了。在較早時候,耶穌告訴他的第一批「臣僕」,11個忠心的使徒,他們『不屬於以魔鬼撒但為王的世界』。(約翰福音14:30;15:19;可參閱哥林多後書4:4。)由於這緣故,世界憎恨耶穌的門徒而對他們毫不友善。耶穌在20世紀的門徒也同樣地發覺世界對他們毫不友善。即使如此,他們繼續享有全宇宙最佳的友誼,得以與將臨的公義世界及其「新天新地」的上帝為友。——彼得後書3:13。

12.一個人離開大巴比倫及其俗世情人之後必須採取立場支持哪一方?這需要他忍受什麼?

12 人們脫離大巴比倫及其俗世的夥伴——大企業、政治和軍事機構——之後只有一個地方可去。那便是歸附獨一永活的真神耶和華的宇宙組織。在這件事上是沒有中立餘地的。人若歸附上帝就必須忍受世界的不友善;這個因素使許多人感覺難於決定離開大巴比倫及偽宗教所隸屬的世界。

來自最佳朋友的「新名」

13.在公元第一世紀,耶穌的門徒按照天意稱為什麼?

13 我們與上帝締結的寶貴友誼使我們樂於以耶和華見證人為名。誠然,第一世紀的基督門徒並沒有採納「耶和華見證人」這個名稱。但是請想想他們與他們最佳的朋友之間的關係。使徒行傳11:26報導說:「在[敘利亞的]安提阿,門徒首次由於天意稱為基督徒。」(《新世》)你留意到《新世界聖經譯本》說他們「由於天意稱為基督徒」。在這裡被譯作「由於天意稱為」的希臘字暗示這個名字並非隨便採納的。宇宙的最佳朋友贊成「基督徒」這個名字。

14.關於「基督教國」一詞,我們可以說些什麼?有些什麼問題需要我們考慮?

14 從「基督徒」這個名稱後來產生了「基督教國」一詞,這個名詞所指的是一切以基督徒自居的人的領域,包括其中的許多教派和宗派在內。因此「基督教國」這個銜頭並不是通過使徒或按照上帝的旨意「由於天意」而產生的。所以今日的情勢與第一世紀大為不同。唯獨真正的基督徒能夠在這個不友善的世界裡享有最佳的友誼。因此今日的重要問題是,按照上帝所感示的聖經來說,誰是真正的基督徒呢?另一個重要問題是,耶和華見證人是與耶和華上帝和耶穌基督為友的真正基督徒嗎?這件事與上帝自己採納的名字耶和華有密切關係。

15.鑑於什麼環境,耶和華顯揚自己聖名的時候已經來到?在這方面,『他名下的百姓』現今擔任什麼角色?

15 基督教國和其中的許多教派怎可能享有耶和華的友誼呢?基督教國大大抬舉耶穌基督的名字,以致差不多將他天父的名字耶和華置諸腦後。可是,按照聖經的預言,耶和華顯揚自己名聲的時候已經來到。因此他的名字必須受到高舉。在這方面他會運用手下真正的見證人,享有他的友誼的選民,去執行這件工作。在使徒和耶穌基督的其他傑出門徒所舉行的一個特別會議中,門徒雅各說:「方才西門述說上帝當初怎樣眷顧外邦人,從他們中間選取百姓歸於自己的名下。」——使徒行傳15:14。

16,17.基督教國的聖經譯本怎樣處理上帝的名字?在這方面,《新世界譯本》又如何?

16 『歸於上帝名下的百姓』自然會是他的朋友而樂於擁護他的聖名。但基督教國的情形又如何呢?在基督教國流行的聖經譯本中,耶和華的名字被一個銜頭所掩蓋。事實上,在今日最流行的英文聖經譯本中,上帝的名字只出現過四次!(出埃及記6:3;詩篇83:18;以賽亞書12:2;26:4,《英王雅各譯本》)再者,甚至在希伯來文聖經的猶太譯本中,上帝的名字也被譯作「主」。試圖壓抑耶和華的名字無疑不是他朋友的作為。

17 可是在1950年,《新世界聖經譯本》開始在宗教圈子裡脫穎而出。這部譯本將上帝的名字在原本的希伯來文聖經經文裡出現的每一次均忠實地譯出來。《新世界譯本》也使上帝的名字在基督教希臘文聖經(即所謂的新約)中恢復其應有的地位——不錯,一共出現了237次。這才是耶和華的朋友的作為。

18.與以賽亞書62:2的精神一致地,上帝的百姓在1931年採取什麼步驟?他們一直努力履行什麼責任?

18 耶和華的朋友對以賽亞書62:2的話深感興趣。這節經文是對上帝手下獻了身、受了浸及由靈而生的彌賽亞門徒所形成的顯形組織說的:「列國必見你的公義,列王必見你的榮耀。你必得新名的稱呼,是耶和華親口所起的。」這裡所說的「名」是指現代的受膏基督徒被召集起來所進入的有福情況而言。再者,若要成為『上帝名下的百姓』,上帝顯形組織的分子的餘民自然應當持有他的名。過了相當時間之後,他們終於意識到這件事實。因此,與以賽亞書62:2的精神一致地,上帝手下由靈而生的組織在1931年於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斯舉行大會時喜樂地採納了「耶和華見證人」這個名字。耶和華手下獻了身的百姓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所有小組均跟從大會的榜樣採納「耶和華見證人」這個名字。雖然世人預言這個名字不會存留很久,它卻一直存留至今。在啟示錄3:14,得了榮耀的耶穌基督自稱為『誠信真實的見證』。因此,從1931年這個可紀念的年代開始,耶穌在地上的門徒的各小組很適當地按照上帝的旨意採納了「耶和華見證人」這個名字。自那時以來,他們一直努力履行自己的責任以求不辜負這個名字,並且努力使其為人所知。結果耶和華的名字——他們的最佳朋友那無與倫比的聖名——在全球各地受到大大的顯揚。耶和華提出明確的證據表明他對手下的見證人所懷的友誼一直存留至今。

19.(甲)為什麼耶和華手下獻了身的見證人並不恐懼這個世界的不友善?在哈米吉多頓,緊守忠誠的人會獲得獎賞享有什麼權利?(乙)為了什麼事我們應當將一切感激和讚美歸於耶和華?

19 既然耶和華上帝支持我們這些獻了身為他作見證的人,誰能夠成功地抵擋我們呢?(羅馬書8:31-34)所以我們絕不畏懼這個敵擋我們的世界的不友善。因此,我們繼續作彌賽亞王國的大使或使者,促請與綿羊相若的人通過上帝的大祭司耶穌基督與耶和華上帝和好。(哥林多後書5:20)雖然由於這緣故俗世繼續對受膏的餘民和他們的同伴「大群人」表示敵意,全宇宙最佳的友誼——耶和華上帝的友誼——卻繼續屹立不移。(啟示錄7:9)只要我們繼續對他緊守忠誠,他的友誼便永不會中斷。事實上,在不久的將來,這項友誼會在最大的戰爭,哈米吉多頓『上帝全能者大日子的戰爭』,中彰顯出來達到前所未見的地步。(啟示錄16:14,16)屆時,耶和華會面對魔鬼撒但和這惡者手下一切鬼靈及顯形的屬地組織,他會贏得最偉大的勝利以洗雪他的宇宙至高統治權。耶和華對我們的友誼既然持續至今,屆時我們會蒙他庇護而得以生還,並且有權利目擊他通過所向無敵的君王耶穌基督獲得輝煌的勝利。(詩篇110:1,2;以賽亞書66:23,24)由於耶和華上帝對我們表現屹立不移的友誼,我們將一切衷誠的感激和讚美都歸於他!——詩篇136:1-26。

你會怎樣回答?

◻ 耶穌鼓勵門徒培養什麼友誼?這樣他們便可以被帶進什麼「帳幕」中?

◻ 世界對耶和華見證人懷有什麼態度?但見證人繼續享有什麼友誼?

◻ 『上帝名下的百姓』努力履行什麼與他的聖名有關的責任?

◻ 耶和華手下獻了身的見證人為什麼不恐懼這個世界的不友善?

[第15頁的圖片]

撒該贏得了全宇宙最佳的友誼。你也有這樣的經歷嗎?

[第17頁的圖片]

耶和華見證人很樂於有上帝作他們最佳的朋友,他們在1931年一致決議要使自己憑著上帝那無與倫比的聖名為人所知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