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對王國有信心!守望台1981年 | 11月15日
-
-
我們站在時間之流的何處
20.我們可以怎樣將『鐵腿』的發展探溯至我們這二十世紀?
20 據但以理書2:41-43透露,我們留意到一些可以清楚辨明的世界王國會過去。那末,大像的兩條『鐵腿』是否每一條腿代表一個不同的世界霸權呢?並不然,正如大像上半身的兩條『銀臂』並非在瑪代波斯的全盛時期代表兩個世界霸權一般。兩條鐵腿和兩腳中的鐵是一同從羅馬帝國發展出來的,特別是從公元第四世紀開始;當時君士坦丁離開了他在羅馬的西方首都,轉而在東方的君士坦丁堡建立了東方的國都。從這個分為兩部分的帝國產生了許多不同的附庸國,最後英美的聯合勢力取得了稱霸世界的地位。在我們這世紀的兩次大戰中,大像的「腿」的確證明有如「鐵」一般堅硬。我們見到英美聯合世界霸權的強大軍力擊潰了敵方的軍隊,並且首次在戰爭中使用核子武器。
21.有什麼弱點最後在像的最終部分出現?
21 至此我們來到巨像的最後部分了。這部分仍然代表英美聯合世界霸權。但現在它有一個弱點出現。像的腳和腳指頭失去了腿所具有的與鐵相若的全部力量,因為它們是「半鐵半泥」的。但以理解釋這件事說:
「你既見鐵與泥攙雜,那國民也必與[人的後代]攙雜,卻不能彼此相合,正如鐵與泥不能相合一樣。」——但以理書2:33,43。
22.(甲)為什麼這並沒有將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統治者包括在內?(乙)那末,誰是「人的後代」?(丙)關於「鐵」和「泥」,這導致什麼結果?
22 這意味到現代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統治者會成為一個世界霸權嗎?不然,因為聖經預言表示,基於普羅大眾的政治勢力並不會發展成為世界霸權。隨著時間的過去,當我們來到可怖的巨像的最後部分時,這部分仍然主要是由鐵構成。這仍然是那從神聖羅馬帝國發展出來的世界霸權。但在這末世,與鐵相若的強國由於攙雜了一種與泥相若的柔軟成分——一種藉著工會、抗議和類似的活動要求政府讓人民在各事上有更大發言權的運動——而受到削弱。「人的後代」,所謂的普羅大眾,試圖對管理各事獲得「過問之權」。今日我們正見到這種情形發生,不但在許多一度是神聖羅馬帝國一部分的西歐國家中,同時也在英美聯合世界霸權的領域中。在這方面,怠工、罷工和工人的騷動大大削弱了一度與「鐵」相若的政府權威。當勞工與資本家對抗之際,「人的後代」試圖自行決定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這有沒有在工人階級和政府之間導致一種穩定的情況呢?上帝的道簡單地說:「[他們]不能彼此相合。」
23.(甲)既然我們現今已達到像的「腳指頭」,這意味到什麼?(乙)我們可以期望接著有什麼事發生?(丙)在現今這「末時」,我們應當受到感動怎樣行?
23 那末,現今我們站在時間之流的何處呢?在43節的末了,聖經並沒有提及「大像」還有其他的部分剩下來。我們已來到像的「腳指頭」了!我們正生活在人為政府的發展達到悲慘結局的時候。我們正處於時代的高潮!但以理已告訴我們應當期望世事有什麼發展。不錯,統治萬民的基督王國,從代表耶和華的宇宙至高統治權的「山」而出的「石頭」,行將打擊大像的腳;這會將巨像擊倒,把暴虐的人為統治的整個制度鏟除。這會帶來「大艱難,從有國以來直到此時沒有這樣的。」但是人類歷史上最美好的一段時期,基督的千年統治,會接踵而至。在現今這「末時」中,有任何真正的基督徒能夠漠不關心地對世事袖手旁觀嗎?有任何基督徒能夠不受感動全力支持上帝的王國政府嗎?現今便是表明我們到底站在誰的一邊,站在耶和華抑或撒但一邊,的時候了!——但以理書2:44,45;7:14;12:1,4。
24.我們要繼續作怎樣的人?為什麼?
24 正如帖撒羅尼迦前書5:1說,關於時候和日期,我們不用有人寫什麼給我們!這些資料已包含在上帝的道裡。我們只需將其『發掘出來』便行了。因此讓我們遵照希伯來書10:35-39的勸勉而行:「所以,你們不可丟棄坦然無懼的心,這樣的心是帶有大賞賜的。你們還需要忍耐,好使你們行完了上帝的旨意,可以領受所應許的。因為『還有一點點的時候,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我的義人必因信得生,如果他後退,我的心就不喜悅他。』但我們不是那些後退以致滅亡的人,而是有信心以致保全生命的人。」(《新譯》)讓我們對王國具有恆久不變和推使我們採取行動的信心!
「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示錄11:15。
-
-
『分享牧師』?守望台1981年 | 11月15日
-
-
『分享牧師』?
羅馬的教士統籌部發表了一份二十九頁的公文,呼籲北美洲和歐洲的教士將若干成員派往拉丁美洲及其他發展較落後的國家中服務,以求應付當地教士數目嚴重短缺的難題。據該公文指出,全世界的天主教徒中有百分之45居住在北美洲和歐洲,但他們卻受到超過百分之77以上的現任教士所照顧。全世界有另外百分之45的天主教徒則住在拉丁美洲和菲律賓,而負責照料他們的教士卻僅佔教會教士總數的百分之12.6。
教士們的反應十分迅速。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位主教埋怨說:「他們似乎不知道,比如我們中間有百分之80的牧師年紀超過五十歲。」再者,蒙特利爾的《新聞報》報導,當地一位教會高級官員聲稱,該項計劃是「無效和具有破壞性的」。他說,「我們的牧師均習慣北美洲的生活方式。」當然,基本的難題是願意作教士的青年人越來越少,正如上述梵蒂岡的公文所指出一般,教士的短缺在歐洲和北美洲也會變成更惡化,這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