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讀者來函
    守望台1980年 | 8月15日
    • 讀者來函

      ● 阿摩司書5:5說,「不要往伯特利尋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北部以色列王國的人在從事謬誤的崇拜方面十分熱心。我們從阿摩司先知對他們所說的以下一段話足以見之:「『以色列人啊,任你們往伯特利去犯罪,到吉甲加增罪過,每日早晨獻上你的祭物,每三日奉上你們的十份之一。任你們獻有酵的感謝祭,把甘心祭宣傳報告給眾人,因為是你們所喜愛的,』這是主耶和華說的。」——阿摩司書4:4,5。

      伯特利是謬誤崇拜的一個中心。北部王國的第一位國王耶羅波安在這裡設立了金牛犢。(列王紀上12:28-30)吉甲必然也成為謬誤崇拜的一個地點。因此,以色列人在伯特利和吉甲獻祭其實便得罪了耶和華。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以色列人在他們的謬誤崇拜中也採納了其他與律法有所抵觸的習俗。律法說:「凡獻給耶和華的素祭,都不可有酵。」(利未記2:11)可是變節不忠的以色列人卻獻上有酵的東西作為「感謝祭」。類似地,甘心祭所應有的精神是不將這事加以張揚。可是,崇拜偶像的以色列人卻對此大事宣傳。他們喜愛謬誤的崇拜,但耶和華卻憎恨這件事。

      因此,以色列人若繼續行走這條不忠的途徑,就無法逃過耶和華上帝所執行的判決。他們必須毅然捨棄謬誤的崇拜,衷心悔改而歸回耶和華,然後才能夠希望逃過懲罰。由於這緣故,上帝感示阿摩司先知宣告說:「耶和華向以色列家如此說,『你們要尋求我,就必存活。不要往伯特利尋求,不要進入吉甲,不要過到別是巴[一個屬於西緬支派的城市];因為吉甲必被擄掠,伯特利也必歸於無有。要尋求耶和華,就必存活,免得他在約瑟家[約瑟的兒子以法蓮和瑪拿西的後代是十支派王國的主幹]像火發出,在伯特利焚燒,無人撲滅。」——阿摩司書5:4-6;約書亞記19:1,2。

      以色列人往伯特利、吉甲和別是巴這些北部以色列國的城市朝聖並不能幫助他們逃過災難。在這些地方祈求上帝的恩典只會招致上帝的忿怒而已。伯特利、吉甲和別是巴及其中所設的聖所均會歸於無有。以色列的唯一希望乃是「尋求耶和華」而全心歸附他。

      今日的情形也與此類似。無論人多麼熱心從事宗教禮拜,這種崇拜若非與上帝的道的真理一致,就對人毫無益處。

  • 「玉瓶」是什麼?
    守望台1980年 | 8月15日
    • 「玉瓶」是什麼?

      耶穌基督曾兩次被人以香膏膏他。有一次發生於加利利一個法利賽人的家裡(路加福音7:37,38),另一次在伯大尼患大痲瘋的西門家裡。(馬太福音26:6,7;馬可福音14:3)在每個事例上,昂貴的香油均從一個玉瓶倒出。

      這些裝香料的小瓶原本由一種採自埃及亞拉巴斯特朗地方附近的石頭製成。石頭本身是一種碳酸鈣(異於現代的雪花石膏,一種含水的石膏)。原本的玉石是白色的,但有時含有其他顏色的條紋,因為這種石頭是由石筍形成的。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