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彌賽亞會受苦和死亡嗎?
    守望台1984年 | 2月1日
    • 以賽亞書52:13-53:12必然是指彌賽亞的工作而言。

      看來的矛盾獲得解釋

      可是,倘若彌賽亞要受苦、死亡而為人贖罪,他又怎能作王統治,正如以賽亞所預言一般呢?以賽亞本人在論及彌賽亞時也暗示這種看來的自相矛盾:「耶和華以他為贖罪祭,並且……延長年日,」又「與強盛的均分擄物;因為他將命傾倒,以至於死。」這件看似矛盾的事怎樣實際發生呢?一個人怎可能在「將命傾倒以至於死」之後又「延長年日」呢?

      正如上帝的另一位僕人有一次問道,「人死了,能再活嗎?」(約伯記14:14,《現譯》)希伯來文聖經肯定地回答說,是的!不但聖經記載上帝的先知曾把死人復活過來,聖經也告訴我們,時候將到,「睡在塵埃中的必有多人復醒。」——但以理書12:2;可參閱列王紀上17:17-24;列王紀下4:32-37;13:20,21。

      因此,為了使上帝的話獲得實現,彌賽亞必須再生或復活。他唯獨在復活之後才能作王統治而為人類帶來更大的幸福。大衛的話可以很適切地應用在他身上:「你必不將我的生魂撇在陰間。」——詩篇16:10,《新舊》。

      耶穌在第一世紀的猶太籍門徒終於明白了這些聖經預言。因此,耶穌的受苦和死亡不再被視為證明他不是彌賽亞的證據。事實上,這些事件反被視為證明耶穌是彌賽亞的確據。

      何以難於受人接納?

      可是,當時猶太國的大多數人發覺難以接納彌賽亞受苦和死亡的觀念。無疑這是由於當時的其他流行信仰之故。例如,許多猶太人相信他們只要努力遵守摩西律法,就能完全克服與生俱來的犯罪傾向。這些人希望以自己的力量「除淨罪惡」而無需彌賽亞以死亡為他們贖罪。

      另一種流行信仰是猶太人會由於是亞伯拉罕的子孫而被上帝稱義。若是如此,公義既自動屬於猶太人,就無需有一位彌賽亞去『使許多人得稱為義』了。不錯,正如赫魯斯拿指出,「在耶穌的時代,彌賽亞會被處死的主張是猶太人所無法了解的。」

      在耶穌死後大約100年,猶太人仍拒絕相信一位被處死的彌賽亞。但後來有些事發生而改變了這種觀念。什麼事呢?

  • 猶太人的期望變成怎樣了?
    守望台1984年 | 2月1日
    • 猶太人的期望變成怎樣了?

      屬於第二世紀初期,以《巴比倫猶太法典》的名稱為人所知的猶太人寫作集錦含有對彌賽亞的以下評論:

      「『全境都必悲哀』(撒迦利亞書12:12)。悲哀的原因何在?……律法師杜沙(Dosa)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