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1 3/15 191頁
  • 讀者來函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讀者來函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1年
  • 相似資料
  • 世系記錄,家譜
    洞悉聖經(下冊)
  • 耶穌基督的世系
    洞悉聖經(下冊)
  • 極端重要的一個家譜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8年
  • 歷代志上——饒有意義的人名記錄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9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1年
《守》71 3/15 191頁

讀者來函

● 馬太福音1:17說由亞伯拉罕至耶穌基督的世代可分成三部份,每部份有十四代,但是前面的經文只列出四十一代,我們應該怎樣去了解這節經文呢?——比利時。

我們對這看來困難之點有一個簡單的解釋。顯然馬太將大衛計了兩次;他所想到的不是總數而是三部分一律有十四個名字或十四代以幫助記憶。正如馬太說:「這樣,從亞伯拉罕到大衛共有十四代。從大衛到遷至巴比倫的時候,也有十四代。從遷至巴比倫的時候到基督,又有十四代。」

我們若考慮一下歷代志上1至3章的家譜,便會發現由亞伯拉罕到基督耶穌至少有四十六代。馬太把名單縮短了而漏掉三個猶大王,都是約蘭王和邪惡的亞他利雅王后的後代。她是惡后耶洗別的女兒,並曾篡奪猶大的王位達七年之久。馬太列了約蘭之後便漏了以後的三代,即亞哈謝(統治僅一年),約阿施(七歲開始統治)和亞瑪謝(統治二十九年)。反之,馬太接著列出烏西亞;這個國王有一段長時間的興旺統治,直至他僭奪祭司之職,妄自在殿中燒香而染上大麻瘋為止。馬太所載的族譜同時漏了約西亞的兒子約雅敬和所羅巴伯的兒子哈拿尼雅,意即亞比玉的父親。

可是馬太的這種刪略是不足為奇的,因為族譜的名單常被縮簡。例如以斯拉在歷代志上6:3-14列出他的祭司族譜有二十三個人名,但在以斯拉記7:1-5列出他自己的家譜時卻只十六個人名。

在研究聖經的族譜名單時,我們必須記得幾件事。首先,我們必須知道這些差別並不是由疏忽造成的。以色列人很注重歷史,因此在記載方面非常小心。例如關於創世記所列出的諸國(創世記10:1-32)學者告訴我們它「在古代的文學中是獨特的。這種對諸國的關心正確地反映出聖經對歷史的重視。……這種對歷史的專注是在世上其他任何聖典中找不到的。」——《闡釋著聖經辭典》第三卷第515頁。

再者我們也應該知道聖經的執筆者都是忠實的人,他們均受聖經訂下的崇高道德標準所指引。不但如此,他們是在耶和華的聖靈影響之下執筆的。——提摩太後書3:16;彼得前書1:21。

同時我們最好記得古代的人的記事方式與今日並不同。某些詞句在當日比在今日有更深的意義。例如亞伯拉罕對羅得說:「我們是弟兄。」(創世記13:8)但是亞伯拉罕其實是羅得的叔父。同樣地,巴比倫王后稱尼布甲尼撒為伯沙撒的父親,但顯然拿布尼德斯才是他的父親,尼布甲尼撒乃是他的祖父。(但以理書5:11)事實上古代時常用「父」一詞去指遠祖。所以基督教希臘文聖經屢次將亞伯拉罕稱為「我們的[父],」雖然他其實是個遠祖。——使徒行傳7:2;羅馬書4:12;雅各書2:21。

考慮到這些因素可以幫助我們明白為什麼聖經執筆者這樣寫某部分的族譜,從而除去了若干表面上的困難。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