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激地運用「一錢銀子」守望台1967年 | 7月15日
-
-
中服務的酬報。誠然,他們同意偉大的家主,葡萄園的擁有者,已將聖靈的恩賜賜下而應驗了約珥書2:28,29的預言。但是現在若要他們放棄他們一向在以色列國裡所享有的宗教利益,獲得耶穌基督所傾澆的聖靈而受膏和耶穌基督的門徒及使徒,一些屬於「最後」的等級而在第十一個時辰才受僱的人,從事同一的工作,在他們看來這個代價實在太大了。
37.因此他們對於僅僅獲得「一錢銀子」是否滿足?他們的態度怎樣對「最後」的工人表現出來?
37 在從上帝所得的工資方面,他們並不以聖靈及其神奇的恩賜和連帶的王國權利為滿足。他們並不以獲得象徵性的「一錢銀子」為滿足。因此這些「在前的」工人對「葡萄園」的園主表示不滿和不願接受僅僅「一錢銀子。」這無疑正如年青富有的長官所為一般,剛好與使徒彼得的行徑形成一個對照。他們的怨懟和不滿藉著他們對基督的門徒,「最後」被僱到「葡萄園」裡工作的工人,所施的逼害表現出來。——馬太福音20:10-12。
38.什麼表明是否所有「在前的」工人都拒絕接受「銀子」?有些人寧願繼續把持什麼?
38 當然,有些在聖殿裡服務的利未人,例如居比路的約瑟巴拿巴,接受了『這錢銀子。』(使徒行傳4:36,37)甚至當十二使徒為了在事奉上帝的工作上運用『這錢銀子。』而被投下獄和受耶路撒冷的猶太公會審訊之後,使徒行傳6:7的報導告訴我們,「上帝的道興旺起來,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增加的甚多,也有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甚至大數城的掃羅,猶太大祭司的一個朋友,也接受了『這錢銀子,』雖然他在以往是個法利賽人。(使徒行傳9:1-22;腓立比書3:4-6)但是以大部份而論,這些「在前的」工人,猶太國的宗教領袖,卻繼續把持他們一向在以色列人的當中所享的宗教權利,經常獲得摩西律法所容許的報酬而拒絕接受「一錢銀子。」
39.他們繼續從事這種宗教活動多久?但耶穌的門徒卻繼續使用什麼?
39 他們繼續從事這種宗教活動,直至公元70年。在那一年,他們失去了他們在耶路撒冷的聖殿。他們也連帶失去他們在聖殿裡的差事。羅馬人來到將他們的地位和國家均一同奪去,但不是因為他們接受耶穌基督而是因為他們拒絕接受他和上帝的「一錢銀子。」(約翰福音11:47,48)他們因為耶和華上帝恩待耶穌基督的門徒而眼紅。至於耶穌的門徒,包括使徒約翰在內,他們都不顧逼害繼續運用他們的「銀子」,一方面使宣揚王國的工作得以完成,同時也為他們自己贏得永生。——馬可福音10:29,30;啟示錄1:9。
-
-
仁慈的感人力量守望台1967年 | 7月15日
-
-
仁慈的感人力量
巴哈馬群島有一個女子應邀參加見證人的環務大會;由於見證人們對她的和藹仁慈,她對真理發生了興趣。有一個特別先驅傳道員打算安排到她所住的海島與她研究聖經,但結果沒有成功。可是她同意由拿梭的一個海外傳道員以書信和她研究。由於她勤懇好學。她一週便討論完《以上帝為真實》的一章書。這個海外傳道員說:「她的答案都是用自己的措辭寫成的,而且非常到題。她能夠記得細節,並作很合邏輯的推理。」在研究完《以上帝為真實》之後,她們接著研究《這就是永生。》到八月她表示她想獻身受浸事奉耶和華,雖然這違背了她母親的意思。她撇下她的俗世工作參加「真理之道」大會以履行她的決心。由此可見仁慈可以導致一個人的得救。——1966年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