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好消息」所提出的挑戰
    守望台1963年 | 7月15日
    • 羅門在世的日子從但到別示巴的猶太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安然居住。」(列王紀上4:24,25)但是這種幸福卻未能延續下去。由於屢次違反上帝的律法,以色列人終於獲得了適當的報應——被上帝所唾棄而失去作他選民的權利。於是臨到以色列人身上的不再是各種幸福而是上帝預言過忤逆不忠會為他們帶來詛咒。

      15.(甲)以色列人對耶和華的關係是以兩條什麼基本的命令為根據的?(乙)為什麼任何偽善的崇拜均不能騙倒耶和華?

      15 雖然律法的約有十誡作基礎,以色列人和上帝的關係其實卻是以兩條基本的原則為根據的——對上帝的愛和對鄰人的愛。(申命記6:5-9;利未記19:18)忠於這兩條原則仍是贏得上帝的喜悅的必要條件。由人的缺陷所促成的暫時軟弱雖然會帶來糾正和責備,卻仍然可以寬赦,但是當以色列人失去對上帝的愛而不再全心事奉他時,這便會帶來悲慘的後果了。(歷代志上28:9;箴言4:23)沒有任何偽善的崇拜能夠騙倒他,因為耶和華是一個「看內心」和「鑑察人心」的上帝。大部分的以色列人均不再愛上帝和鄰人而變成僅愛自己;耶和華將這種情形看得很清楚。他見到他們起先偷偷摸摸地暗中從事,後來卻心腸漸硬而明目張膽公然做出的許多惡行。——撒母耳記上16:7;耶利米書17:10。

      16.(甲)災禍怎樣臨到這個國家之上?(乙)耶利米先知怎樣解釋這件事的原因?

      16 以色列人在公元前1473年進入應許之地,但這塊土地直到大衛王的日子才全部被他們征服。大衛王在統治了四十年之後於公元前1037年退位。四十年之後,當所羅門王在公元前997年逝世時,原本的以色列國被嫉妒和競爭分裂為兩個王國,北部由十個支派構成的以色列王國以撒瑪利亞為首都,南部的猶大王國則以耶路撒冷為首都。北部的王國在公元前740年被亞述所消滅,南部的猶大國則在公元前607年被巴比倫人所消滅。在猶大王國遭遇末日之前不久,耶利米對他們說:「『「因為我將你們列祖從埃及地領出來的那日,直到今日是從早起來切切誥誡他們說:『你們當聽從我的話。』他們卻不聽從,不側耳而聽,竟隨從自己頑梗的惡心去行;所以我使這約中一切咒詛的話臨到他們身上;這約是我吩咐他們行的,他們卻不去行。」』耶和華對我說:『在猶大人和耶路撒冷居民中有同謀背叛的事。他們轉去效法他們的先祖,不肯聽我的話,犯罪作孽,又隨從別神事奉他。以色列家和猶大家背了我與他們列祖所立的約。所以耶和華如此說:「我必使災禍臨到他們,是他們不能逃脫的;他們必向我哀求,我卻不聽。」』」——耶利米書11:7-11。請比較申命記6:12-15及28:15,45-47。

      17.以色列人獲得什麼暫時的復興?

      17 由於他的慈愛和為了實現他的應許與旨意,耶和華使一小群猶太人在他們的國土荒涼了七十年之後從巴比倫返回應許之地。關於這項拯救的好消息在以色列人仍然被擄時再次臨到他們。耶和華使小群以色列人回到巴勒斯坦的目的乃是要他們在當地恢復對他的崇拜,雖然他們並沒有再次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

      18.以色列人有證明自己配得他們所聽到的好消息嗎?

      18 古代的以色列國最後有沒有證明自己配得摩西在埃及向他們宣布的消息呢?他們有履行他們祖先所作的諾言遵行耶和華的一切命令而真正作他的選民嗎?上帝所感示的記錄回答說,沒有!從他們對耶穌的態度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以整個國家而論他們完全不配作上帝的選民,因為他們竟拒絕承認上帝所應許的這位彌賽亞而將他釘死在一條木柱上。在臨死之前耶穌宣布上帝對這個國家所作的判決說:「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裡來的人。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看哪!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馬太福音23:37,38;路加福音23:18-25;使徒行傳2:23。

      19.(甲)以色列人在忠於上帝時享有什麼崇高的權利?(乙)當上帝在最後將這個國家捨棄時,他是否和人類斷絕了一切交往?

      19 以色列人曾享有一項崇高的權利,他們曾經是一個由耶和華的見證人所組成的國家。(以賽亞書43:10-12)這並不是說耶和華上帝吩咐他們對世上其他所有的國宣揚他的聖名;但他們被他分別出來成為一個專一事奉崇拜耶和華的國家。藉著耶和華為他們施行的許多奇事和他們在忠心時對他所作的純真崇拜,耶和華為自己樹立了一個顯赫偉大的聲名。但是他們唯有緊守純真的崇拜,尊重他與他們所立的約而切實遵守他們誡命才能繼續作他的見證人。可是他們卻沒有如此行。因此耶和華遂不再將血統上的以色列人視為他的選民。他和他們所訂的律法之約也宣告結束,因為這個約已在基督身上獲得應驗,他所含的律法均被釘在受苦柱上而過去了。(歌羅西書2:14)但這並不是說上帝斷絕了他和人類的一切交往。反之他以基督耶穌為中保與人訂立了一個新約,但享有這項權利的不再是血統上的以色列人而是一群能夠產生正當的果實的人;他們的行為是和以基督為王的上帝王國完全相稱的。——希伯來書8:6;馬太福音21:43。

  • 行善不要灰心
    守望台1963年 | 7月15日
    • 行善不要灰心

      兩年前馬丁尼克島(Martinique)有一位海外傳道員姐妹探訪一家人準備請其中的一個女子續訂《儆醒!》雜誌。他遇到那個女子的表兄;在她作完傳道演講之後,這個男子訂了一份《儆醒!》雜誌。這位姐妹作了幾次回訪企圖建立一個家庭聖經研究,但後來有一天那女子對姐妹說,「請不要再回來探訪我了,因為最近一期的《儆醒!》雜誌中有一篇文章說靈魂是會死的。我是個天主教徒;我非但不同意這種說法,而且不願我的信仰受到擾亂。」姐妹告訴她說,「可惜你沒有一本天主教的聖經;否則你便可以看出《儆醒!》雜誌所說的話是與聖經完全一致的。」在離去之前姐妹仁慈地提議那女子買一本聖經。

      去年五月這個姐妹覺得很想和那個女子再次見面看看她的近況如何。她記得那女子曾對她說,「不要再來探訪我了。」但她決定「沒有什麼可以阻止我探望這個女子。」那個女子的姐妹出來應門,並請這位海外傳道員進內。當那女子笑容可掬出來迎接她時,海外傳道員感到非常驚喜;她對海外傳道員說,「女士,你知道我現在已經有了一本聖經嗎?我有一個朋友還時常來幫我明白聖經哩。」她們於是建立了一個生動有趣的聖經研究;現今他們正在勤懇地研讀上帝的道而深為他們所學得的美好知識喜樂。我們從這個經驗可以獲悉兩件事實:第一是《儆醒!》雜誌的確能夠喚醒一些在靈性上沉睡的人;第二便是:「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拉太書6:9)——1962年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