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饑荒蹂躪非洲警醒!1975年 | 3月8日
-
-
疾病注射的為然。後來在缺乏雨量的幾年中,人們紛紛攜帶牲畜向南遷移,去到仍有水草的地方。結果本來是肥沃的大片土地遂逐漸而徹底地被牛羊吃光了所有植物。
救濟的難題
饑荒形成的方式也助長了它的嚴重性。極度的饑荒是緩緩而來的。與其他現代糧食短缺不同地,這種饑荒缺乏「聳動」的一面。因此世界其他地方對災區所發生的事毫不知情。於是救濟也不急於進行。
與災難有關的國家當局顯然未完全意識到饑荒範圍之廣,直至游牧民族開始離開沙漠進入城市覓食時才警覺過來。因此西非一個國家的首都的人口在數月之間從40,000增至120,000人。
在另一方面,這些國家的官員也許故意隱瞞饑荒的真相。這樣他們遂保持發展國家的進步「形象」,在世上各國之前不致丟面。他們的大城市往往不歡迎從沙漠流入的飢餓游牧民族。難民與當地居民之間時常發生暴力衝突,這些游牧民族被視為「寄生蟲」。
其他非洲國家則被非洲人指責為遲遲不響應呼籲提出援助。例如政府經營的《坦桑尼亞每日新聞報》說:「非洲的同胞精神怎樣了?……我們侈談非洲人的團結一致,可是到了要採取行動時,我們的手卻放在衣袋裡。」
同時,在有些事例上,非洲以外的救濟機構對危險區域所作的緊急救濟大受阻礙。他們本身及其他機構的官僚主義作風和錯誤使糧食的運送大受阻滯。可是,不久便有許多救濟團體和人道主義者組織安排了緊急的供應、用船隻、火車、貨車甚至駱駝將救濟品運到加以分配。沙漠中的游牧民族則由飛機空投食物去接濟。但將來又如何呢?
這樣的饑荒會有終止之日嗎?
目前之計是以外來的糧食繼續救濟。據估計昨年已有662,000噸左右的糧食捐贈給撒希爾地區。可是,即使在數月之內有雨下降,也要多年時間才能使該地區恢復原狀。曾被飢餓所蹂躪的母牛不再能產生牛犢。被迫離開本土的人則要面對城市的新生活方式。
那末長遠計劃又如何呢?非洲的饑荒能有好轉的希望嗎?大多數真正忠實的官員都會承認前途頗為黯淡。
誠然,有些人提議建築水壩,在乾旱之年供應農業用水。可是這種水務工程會成為黑蠅的繁殖之所,結果在當地造成可怕的「河流瞎眼病」。數以千計的患者已經無法從事農作;這只能增加經濟的難題而已。
其他專家們也提倡以「教育」為解決非洲糧食難題的方法。但在許多非洲人看來,「教育」往往意味到不外是強迫他們西化。上伏塔的基-查堡聲稱這樣行的結果實際上使非洲人依靠外人為生。他在聯合國糧農組織出版的《穀之女神》一書中寫道:
「在非洲,廣大的土地由於人們缺乏裝備和訓練而年復一年地棄置。在十九世紀末葉以前,居民尚能自給自足地保持平衡,過著差堪人意的生活。可是現在卻愈來愈依靠美國的玉蜀黍、蘇聯的米、歐洲的麵粉和小麥粉為生,落後國家正愈來愈蹲伏在富人的餐桌之下。」
不,這個世界的人並不能對非洲的饑荒提出任何真正解決方法。可是上帝,地球的創造主和使土地有生產能力的全能者,卻有完善的辦法,蹂躪非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糧食難題唯獨上帝的王國才能加以永久解決。
耶穌基督預言在『事物制度的末期』會有糧食短缺和其他嚴重難題發生。(馬太福音24:3,7,8)這種情形會繼續惡化,即使有龐大的世界糧食組織,善心的人和最新的科技也無濟於事;這有力地表明我們正目擊耶穌的預言在應驗中。
聖經同時預言到上帝的王國行將結束人類在地上的自私統治,使地球成為樂園,其上居民均享有豐富的糧食。這件事已行將實現了。——馬太福音6:9,10;詩篇67:6,7;72:16。
-
-
廣告可以怎樣操縱你的思想警醒!1975年 | 3月8日
-
-
廣告可以怎樣操縱你的思想
你知道普遍的美國人到十七歲時已看過350,000次的電視商業告白嗎?這意味到在他一生中每日平均看到五十次以上!廣告也從其他來源向他轟炸。一本定期出版的著名新聞雜誌最近以二十一頁刊載新聞,以九十七頁刊登告白,每一頁新聞便附帶四頁廣告!
不少人為了現代的廣告而慨嘆。他們認為美國的消費者目前負債一千七百億美元,即全國平均每個男、女、孩童負債800美元,這件事與商業廣告有關!但其他的人則聲稱廣告是一項有價值的工作,使我們留意到有用的貨品和服務。
兩種看法都有若干道理。廣告可以對人有相當幫助。然而其中也有弊端,最主要的是它們企圖操縱你的思想,有人也許會問:「何以會如此呢?何不僅是宣告貨品的實情而讓人們自行決定呢?」其中有幾個理由。
何以要操縱?
理由之一是以事實相告未必能暢銷。廣告商史蒂芬斯說:「你若以誠懇忠實的廣告與聳人視聽、大事渲染的告白相較,則大事渲染的一種必然獲得注意。」最近利用假想出品所作的一項調查可以說明這點:
「當麗比牌的桃子在天平上的重量遜於敵對的牌子時,消費者獲得一個故意造成的錯誤——但卻富於說服力——的印象,以為麗比牌的桃子含有較少熱量。……在六次的試驗中,有四次表明騙人的商業告自比忠實的告白在誘發聽眾的購買心情方面收款更大。」——《時代》雜誌,1973年五月十四日。
這種告白在心理方面的成功證明廣告商對大眾心理所作的判斷是正確的。
廣告要操縱人的另一個理由是孜孜為利的商業時常利用廣告來推銷人們所不需要的東西,因此商人必需為這些東西製造一種比實用價值更強的購買慾。心理學家科林姆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