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聖地」被毀——在今日具有什麼意義
    守望台1983年 | 5月15日
    • 「聖地」被毀——在今日具有什麼意義

      「各地的教堂和廟宇在新近爆發的反宗教暴力中被摧毀!」

      若有一天這樣的大字標題由世界各地的新聞媒介發表出來,大部分人會感覺多麼震驚!可是這並非僅是可能發生的事而已;反之,這是無可避免的!

      這怎麼可能呢?因為聖經的預言清楚表明,在一國復一國中,不久便會有這樣的事發生。例如,馬太福音24章的預言提及有一個「聖地」淪為荒涼。雖然這件事在公元第一世紀曾經應驗過,同一的預言卻在我們的日子有一項規模龐大得多的應驗。

      預言初次說出時論及耶路撒冷和其中供猶太人作崇拜之用的華美聖殿。有一次耶穌基督對門徒談話時論及聖殿的建築物說:「你們不是看見了這一切麼?我實在告訴你們,將來在這裡必沒有一塊石頭留在另一塊石頭上面,每一塊都要拆下來。」——馬太福音24:2,《新譯》。

      為什麼上帝要將這項不利判決加於第一世紀的「聖」殿及它所代表的宗教制度之上呢?因為猶太人變節不忠。他們捨棄了上帝通過摩西賜給他們的律法。再者,他們拒絕接受上帝差去警告他們的代表,甚至將這些人殺死。因此耶穌說:「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裡來的人。……看哪!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馬太福音23:37,38。

      『逃到山上去』

      耶穌對一些誠懇地敬拜上帝的人說:「當你們看見但以理先知所說的『那造成荒涼的可憎者』,站在聖地的時候(讀者必須領悟),那時,住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在房頂的不要下來拿家裡的東西;在田裡的也不要回去取衣服。當那些日子,懷孕的和餵奶的有禍了!」——馬太福音24:15-19,《新譯》。

      為什麼耶穌促請門徒如此急忙「逃到山上」去呢?他說:「因為那時必有大災難,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若不減少那日子,凡有血氣的,總沒有一個得救的;只是為選民,那日子必減少了。」——馬太福音24:21,22。

      但是耶穌所說的「那造成荒涼的可憎者站在聖地」是什麼意思呢?他所說的「大災難」以及會得救的『有血氣的人』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災難會「為選民」而「減少」?

      第一世紀的應驗

      這個預言在第一世紀怎樣實際獲得應驗呢?首先請留意耶穌警告人說,「當你們看見……那造成荒涼的可憎者站在聖地的時候,」就要從速逃到山上去。

      「造成荒涼的可憎者」是什麼?歷史告訴我們什麼東西曾實際將耶路撒冷摧毀:羅馬帝國的軍隊。當羅馬大軍首次進攻耶路撒冷時,這便是對『有悟性』的人發出的訊號,要從速逃出這個地區了。這件事發生於公元66年。當時在紹塞斯·迦勒斯將軍率領下的羅馬軍隊包圍耶路撒冷,甚至攻擊聖殿的城牆而在其下掘地道。他們本可以很容易便將整個城市攻陷。

      因此,當時羅馬軍隊正站在「聖城」中。(可參閱馬太福音4:5;27:53。)甚至變節不忠的猶太人也將耶路撒冷及其周圍地區視作「神聖」。對猶太人來說,羅馬軍隊站在這個「聖地」上是一件可憎的事。

      但是後來由於某個為歷史家所不明白的理由,迦勒斯將軍突然將軍隊撤退。這便是耶穌所預言的記號。時候已經來到,他的跟從者(「選民」)必須開始逃走了。他們意識到時勢的緊急,於是迅速逃出耶路撒冷及猶大全區,正如耶穌所吩咐一般。歷史家優西布斯(Eusebius)說他們逃過約但河到基列山區的比拉附近。

      耶路撒冷被毀

      幾年之後,在公元70年,羅馬大軍在提多將軍率領下捲土重來進攻猶太及包圍耶路撒冷。但是這時所有的「選民」,基督徒,已經逃出「聖城」了。因此當羅馬人包圍耶路撒冷時,沒有任何人再有機會逃往安全的處所。——路加福音19:43,44。

      經過四個月零二十五天的圍城之後,羅馬大軍將城和聖殿摧毀。目擊事情發生的歷史家約西佛斯估計死者共達1,100,000人,被擄的則有97,000人。這個數字頗高,因為不忠的猶太人並沒有聽從耶穌的警告逃出城外。他們所行的事剛相反。當時正好有一個宗教節日慶祝舉行,他們紛紛擁進耶路撒冷城中,結果當羅馬人突然圍城時,他們都被困在城內。

      既然當時『被選』的基督徒已不再在耶路撒冷城中,這意味到上帝無需為他們的安全擔心。他們已經逃走了。因此上帝可以容許羅馬人進入耶路撒冷迅速地執行他對該城所作的判決。既然被選的基督徒已經逃出了耶路撒冷,災難的日子遂「減少」了而能夠較迅速地結束。這容許若干『有血氣的人』,一共97,000人,得以生還。

      在70年發生的「大災難」是臨到耶路撒冷的最大災禍。它使猶太人所建的這個城市,其中的聖殿和以之為中心的宗教制度均永遠終止。

      但是這項古代歷史與我們生活在二十世紀的人有什麼關係呢?有很大關係。

  • 趁還有時候,要從速逃生!
    守望台1983年 | 5月15日
    • 趁還有時候,要從速逃生!

      當耶穌預言猶太宗教制度在第一世紀的末日時,他同時也想到一件遠較重大的事。他知道猶太制度的毀滅會成為一個先模,預示我們可以期望在目前這個事物制度的「末期」中有什麼規模大得多的事發生。——提摩太後書3:1-5;馬太福音24:3。

      我們怎麼可以肯定耶穌的預言有這項進一步的應驗呢?一個例證是,耶穌在預言中談及他會帶著『能力和大榮耀』來臨。由於這緣故,「地上的萬族」都要為臨到他們身上的災殃「哀哭」。(馬太福音24:30)這些事並沒有在耶路撒冷和猶太於第一世紀被摧毀時發生。事實上,路加報導同一個預言的記載引證耶穌說:「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踐踏,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指定的列國時期,《新世》]滿了。」——路加福音21:24。

      這裡所說的「耶路撒冷」是什麼呢?「指定的列國時期」會在什麼時候終止?

      聖地與『可憎之物』

      從公元前1070年至607年。有一個小型的上帝王國在耶路撒冷施行統治。這個國代表上帝在地上所操的至高統治權。但是後來這個大衛王朝被巴比倫人所推翻。自那時以來直至現今,沒有任何王國再次在屬地的耶路撒冷城中施行統治。可是,耶路撒冷卻在這方面不再被踐踏了:上帝現在已通過一個『屬天的耶路撒冷』——應許的彌賽亞耶穌基督的王國——施行他的至高統治權。聖經的時間表、預言的應驗以及歷史家的評論一致表明1914年是「指定的列國時期」終止的時候,自那時以來開始了一段『列國痛苦不堪』的時期。——希伯來書12:22;路加福音21:24-26;啟示錄11:15。

      由忠心的受膏基督徒在地上所代表的屬天耶路撒冷現在正居於一個「聖地」上。但是地上的列國承認這件事實嗎?絕沒有!他們在1919年建議設立國際聯盟,而當時一般宗教領袖聲稱這乃是「上帝的王國在地上的政治表現」。類似地,宗教領袖將國聯的繼承者,在1945年建立的聯合國,譽為『永久和平的唯一希望』。因此,教士們使這個人為的代用品站在現今唯獨屬於上帝的基督王國的「聖地」上。在上帝和所有愛好公義的人眼中,這的確是一件『可憎之物』!

      可是,當我們逐漸接近上帝將現今邪惡的世界制度毀滅的日子之際,『可憎之物』——聯合國組織——本身已成為對世界宗教的一項威脅。怎會如此呢?因為聯合國裡有些強大的會員國,特別是屬於共產集團的國家,已經侵入宗教的領域中。這些無神的政治勢力特別對基督教國各宗教的繼續活動形成一項威脅。例如在中國、蘇聯和其他東歐國家中便有這種情形出現。熱中權力的聯合國會員國現今正對基督教國所聲稱的「聖地」形成重大威脅。這個「聖地」代表一切被基督教國的宗教視為神聖的東西——它的活動範圍、它屬下的各機構、它的教堂和其他資產,以及它自稱擁有支配屬下人民生活的權力。這項對抗會導致什麼結果呢?

      聖經預言現代「造成荒涼的可憎者」,被比作『七頭十角的獸』的聯合國組織,會使偽宗教「荒涼赤身」,「用火把它燒掉。」(啟示錄17:3,16,《新譯》)它這樣行並非由於愛上帝的緣故,正如古代羅馬亦從未懷有這樣的動機。現代的『可憎之物』包括許多仇視上帝的國家,這些國家均反對上帝的王國統治及世上持有上帝的聖名耶和華的人。這個造成荒涼者無疑屬於受魔鬼撒但所控制的現行事物制度。——路加福音4:5-8;哥林多後書4:4;馬太福音6:9,10。

      『逃到山上去』

      當聯合國在1945年以國聯繼承者的身分出現時,它已包括一些反對上帝的國家在內。由此上帝再次發出甚至比以前更有力的訊號,籲請一切心地公義善良的人聽從耶穌的警告開始『逃到山上去。』——馬太福音24:16;啟示錄7:9,10;18:4。

      今日這些象徵性的山是什麼呢?它們便是上帝所提供的避難所,耶和華為了保護他在地上的百姓渡過啟示錄7:1,14所描述的「大災難」而作的安排。這些安排與耶和華的神治組織有密切不可分的關係,而這個組織今日在地上由真正的基督教會所代表。(提摩太前書3:15)在「末後的日子」,這個教會在『耶和華之殿的山』帶領人從事純真的崇拜。(以賽亞書2:2,3)類似地,箴言18:10說:「耶和華的名是堅固台,義人奔入便得安穩。」

      逃往上帝的組織及崇高的純真崇拜同時意味到逃出這個世界的偽宗教制度,與之完全脫離關係。這意味到公開表明自己是耶和華手下的真正僕人及耶穌基督的門徒。

      不要再耽延了

      沒有人應當再遲遲不願逃走,以為將來會有一項與羅馬大軍在公元66年撤退完全相似的事件發生而容許他們有時間逃走。我們不能期望有這樣的歷史發展,因為今日人無需逃往另一個實際的地方。反之,國際聯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出現以及「獸」在1945年以聯合國的姿態再度出現應當已提出足夠的警告了。

      現在便從速逃生乃是極為緊急的事。為什麼呢?因為證據表明不久『可憎之物』便會使「聖地」——基督教國各教會所聲稱的活動範圍——淪為荒涼,於是「大災難」便開始了。

      既然渡過「大災難」的人會在災難開始之前便已召集起來,耶和華無需容許一段悠長的「圍城」時期。誠然,正如耶穌預言,這會是人類歷史上最猛烈的災難時期。但是這段時期會被「減少」而相當短,正如耶路撒冷在古代的圍城一般,因為屆時上帝的「選民」已經逃出生天了。

      約翰一書2:17說,「這世界和一切屬世的慾望都正在消逝;但是,實行上帝旨意的人要永遠生存。」(《現譯》)因此,藉著以正當方式敬拜上帝而「實行上帝旨意」的人便是會渡過將臨的「大災難」的『有血氣的人』。正如啟示錄7:9-17表明,這樣的人會包括一『大群』來自萬國的人在內。

      不聽從警告及不把握機會趁現今逃到耶和華的「山上」的人又如何呢?帖撒羅尼迦後書第1章7至9節的預言將答案清楚顯示出來;這節經文談及「主耶穌同他有能力的天使從天上在火焰中顯現,要報應那不認識上帝和不聽從我主耶穌福音的人。他們要受刑罰,就是永遠[滅亡]。」

      不錯,留意今日上帝命人在地上執行的工作是非常緊急的事;這件工作應驗了耶穌在馬太福音24:14所說的預言:「這王國的好消息要傳遍為人所居的大地,對萬民作一個見證;然後末日便會來到。」(《新世》)留意這件事而及時逃生的人會成為永遠的活證據,證明以下的聖經應許是確鑿不移的:「耶和華必不丟棄他的百姓。」(詩篇94:14)耶穌則說:「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馬太福音24:13。

      上帝執行判決懲罰基督教國及它的「聖地」的時候已很近了。不久,造成荒涼者便會發動攻擊,使人不再有機會逃到耶和華的保護之下。你已經逃往象徵性的「山上」嗎?若沒有,就不要再耽延了。這乃是生死攸關的事。——西番雅書1:14-18;2:3。

      [第6頁的圖片]

      基督教國的教士聲稱國際聯盟和聯合國可以成就唯獨上帝那與山相若的王國才能成就的事,由此將這些人為的代用品放在「聖地」上

      [第7頁的圖片]

      聯合國這隻「獸」頭上好戰的「角」現在正威脅另一個「聖地」——基督教國所珍視而聲稱屬於它的勢力和活動範圍的東西

  • 奧地利的教士情況
    守望台1983年 | 5月15日
    • 奧地利的教士情況

      「多年來教會一直設法應付招募新教士的難題,」維也納的《信使報》說。由於教士短缺,去年奧地利的若干教堂無法舉行聖誕彌撒。二十年前,每年有170個奧地利青年受任命為教士。去年只有59人參加授職典禮。《信使報》的記者問孔特勒主教造成這種短缺的原因,主教承認「教會也犯了錯誤。」他說:「鼓勵青年人成為教士的好榜樣時常付諸闕如。」該篇報紙文章在結論中說:「除了缺乏新人之外還有年老的難題。奧地利每三個教士中便有一個年齡超過60歲。」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