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0 11/15 339-343頁
  • 按照上帝的旨意而受浸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按照上帝的旨意而受浸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0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誰可以受浸?
  • 受浸的意義
    崇拜獨一的真神
  • 受浸的意義
    團結一致地敬拜獨一的真神
  • 你有受過得生命的浸禮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受浸——基督徒的必需條件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9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0年
《守》60 11/15 339-343頁

按照上帝的旨意而受浸

「上帝的忍耐在挪亞的日子當方舟被建造之際等待著,當時只有幾個人,那便是說,八條性命,得以安全地渡過洪水。與此相當的東西現今也正在拯救你們,那便是,浸禮。」——彼得前書3:20,21,譯自NW。

1.在哈米吉多頓之前耶和華正在發出什麼呼召?這個呼召引起什麼響應?

我們無疑生活在一個重大的時代。今日整個世界,目下的事物制度,正瘋狂和盲目地奔向它在哈米吉多頓這場宇宙大戰中所注定遭受的毀滅,屆時關於耶和華的至尊地位和宇宙統治權的古老爭論將會一次而永久地獲得解決。但是從這個絕望的舊世界裡耶和華正在將萬國萬族的善意人士呼召出來從他正在創建的公義新世界獲得庇護。每年都有盈千累萬的人從地球的四方響應他的呼召採取立場擁護耶和華和他的王國。過了相當時間之後,他們獲悉按照上帝的旨意他們都有受浸的權利和義務。

2,3.浸禮在耶和華拯救人類的旨意方面具有什麼重要性?

2 那末受浸和我們從這個垂死的舊世界得救進入上帝正在創建的新世界裡的可能性有什麼關係呢?使徒彼得曾提及以賽亞所作關於新天和一個新地的預言,這個預言說:「『我造新天新地,從前的事不再被記念,也不再追想。……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這是耶和華說的。」(以賽亞書65:17-25)因此彼得寫道:「我們照他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他並且接著說:「要以我主的長久忍耐為得救的因由。」在另一個地方,正如以上所引,他指出上帝的忍耐怎樣在挪亞的日子等待著,並且提及有八個人得以安全地渡過洪水。於是他接著指出:「與此相當的東西現今也正在拯救你們,那便是藉著耶穌基督的復活而施行的浸禮,(不是除去肉體的污穢而是向上帝祈求一個清白的良心。)」——彼得後書3:12,13,15;彼得前書3:20,21,譯自NW。

3 主耶穌曾親自說過這件事正適用在今日,因為他說人子的日子會好像挪亞的日子一樣。(馬太福音24:37)在挪亞的日子耶和華用洪水毀滅了當時的事物制度,但卻拯救了八個聽從他的警告的人。換句話說,當時整個世界所受的水浸禮為大多數的人帶來了死亡,只為少數的幾個人帶來了拯救。在今日亦一樣;當目下的事物制度崩潰時所有不敬虔的人都會被消滅,但是聽從耶和華所發出的警告信息的人卻會得救。這便是彼得在討論救人的浸禮時所指的事。

4,5.在挪亞的日子得救的人具備什麼條件?與此相當地,今日得救的條件是什麼?

4 可是他的意思並不是說在河水或湖水裡受浸的動作本身便是得救所賴的方法,反之,使人得救的乃是專一地效忠於上帝的情況,而水浸禮便是代表這種情況的一個象徵。怎會如此呢?當方舟被自天而降的洪水所環繞時,和挪亞一起在方舟裡而因此受浸歸於挪亞的人必須首先對耶和華通過挪亞所發出的警告信息具有信心;然後他們必須和挪亞一同從事建造方舟的工作以藉此證明他們的確相信上帝的話和樂意服從他,而且他們還須繼續保持這種情形直至耶和華在挪亞和幾個實際與他一同進入方舟的人這樣行了之後親自將方舟的大門封閉為止。——創世記7:13-16。

5 那末在我們的日子相當於上帝用來拯救挪亞的方舟的東西是什麼呢?那便是耶和華上帝為了保存他通過他的愛子基督耶穌所建造的「新事物制度」而作的安排。今日在地上這個新事物制度正由耶和華見證人所代表;他們已經進入這個制度之中,並且形成了一個新世界設會以合力為耶和華的聖名和旨意,為他所立的君王和王國作見證;他們都按照上帝的旨意而生活,由此向所有的善意人士表明得救的途徑到底是什麼。

6.浸禮是一件可以讓一般人願意遵行上帝的旨意的人自由決定的事嗎?

6 所有來到新世界社會裡學習永生的途徑和決心將自己呈獻給耶和華上帝的人都應該按照耶穌在馬太福音28:19,20所下的命令而受浸:「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因此水浸禮並不是一件可以讓一般想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因為今日耶和華仍然在使萬民成為基督的門徒——自由決定的事;反之它是一項必須遵守的條件,而現在每年都有數目不斷增加的人決定獻身和受這種水浸禮。表明這件事實的一個特出的例證發生於耶和華見證人在1958年夏天在紐約市舉行上帝的旨意國際大會的時候;當時受水浸禮的人竟達7136個之多。

誰可以受浸?

7,8.正如耶穌的例證表明,浸禮是代表什麼的象徵?

7 到底誰應該受浸和應該採用什麼方式以求符合上帝的旨意呢?彼得說使人得救的浸禮並不是將肉體的污穢除去而是「對上帝祈求一個清白的良心。」由此我們可以立刻看出嬰孩的浸禮是不對的。因為嬰孩自然無法對上帝提出這樣的一個祈求。事實上浸禮是一種象徵和一項承認,所表明的乃是在受浸者心裡已經發生的一件事,那便是說:他已經將自己呈獻給上帝,矢誓從今以後要遵照上帝的旨意而生活。這便是耶穌本人所受的浸禮的意思。他是所有想事奉耶和華上帝的人所必須跟從的偉大榜樣。

8 馬太告訴我們當時施洗約翰正在為一般因為違反了耶和華和以色列國訂立的律法之約而懺悔的猶太人施行浸禮。有一天耶穌來到約翰處要受浸。但是約翰遲疑不願為他施浸,因為他知道耶穌並沒有違犯律法的約。耶穌於是向他指出這樣行是應該的,「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馬太福音3:15)後來使徒保羅在希伯來書10:9解釋說當時耶穌應驗了詩篇的話:「看哪!我來了,……我的上帝阿,我樂意照你的旨意行。」(詩篇40:7,8)這時耶穌已經決定獻身從事上帝的旨意為他所規劃的特別工作,而這是「經卷上,」那便是說,含有「上帝的聖言」的希伯來文聖經,所載明的。(羅馬書3:1,2)因此當約翰將耶穌完全浸入約但河的水中時,這項象徵性的行動表明耶穌對於他至那時為止在地上的生活方式來說已經死去了。

9.浸禮必須怎樣施行才能作為適當的象徵?

9 藉著完全浸入水中,耶穌立下一個榜樣表明為什麼浸禮必須以這種方式舉行才能成為一幅圖畫或一個象徵。由於被浸沒在水面之下,受浸者可說是被「埋葬」在水裡。被譯成「施洗」的希臘字其實是「浸入,浸沒」的意思,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從使徒約翰的記載看出這便是約翰當時為人施行洗禮的方式:「[施浸者」約翰在靠近撒冷的哀嫩也施洗,因為那裡水多。」(約翰福音3:23)但是施浸者並不會將受浸者繼續浸沒在水裡以致將其淹死。反之施浸者會將他扶起來以象徵這人現在會按照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而行事了;他會專一地效忠耶和華上帝,從今以後一生奉他的神聖旨意為指南。凡是受浸的人都藉此作證他們已經擺脫了舊世界的捆綁。在這個世界裡他們是亞當不完美的後代,而這個世界乃是受上帝和他的王國的大仇敵撒但所統治的。藉著浸禮他們也宣布自己已經來到耶和華為有信心的男女所作的安排之下尋求庇護,而這種安排便是和挪亞時代的方舟相當的東西。

10-12.(甲)「奉父的名」(乙)「奉子的名」(丙)「奉聖靈的名」施行浸禮是什麼意思?

10 當耶穌吩咐門徒使萬民成為他的門徒時,他說,正如以上所引,這些人應該奉「父,子,聖靈的名」受浸。因此受浸的行動必須是一項承認,表明受浸者已經認識耶和華上帝是至尊的主宰,是全能的創造者和生命的賜予者,是公義全智的上帝和慈愛地拯救人類脫離罪孽及其可悲後果的救主。他同時必須看出超越世上一切事物和不久行將獲得永久解決而為耶和華帶來無窮贊美的大爭論,那便是說,關於宇宙統治權的爭論:統治宇宙的是耶和華上帝亦或是魔鬼呢?與此有關的是一個較次要的問題:地上的人能夠在試煉和迫害之下忠貞不二地事奉耶和華嗎?懷著這種知識,準備按上帝的旨意而受浸的人將自己呈獻給耶和華,誓願不惜任何代價遵行他的旨意。——約伯記1:9-11;猶大書25。

11 今日受浸的人也必須承認他知道耶和華已經將那超越萬名之上的名賜給他首生的愛子耶穌基督,因此除了他之外我們絕不能藉著其他任何人得救。耶穌基督是耶和華所選立的君王,而且現在已經帶著王國的榮耀和以公義的審判官的身分再來了,因此所有希望生存的人都必須「以嘴親子」,那便是說,擁戴他為君王和服從他的命令,於是當適當的時間來到時他便會成為他們永在的父。——使徒行傳4:12;馬太福音25:31;詩篇2:12;以賽亞書9:6。

12 浸禮也奉聖靈的名而施行的意思是表明受浸者作證他已知道聖靈是永生的上帝的動力;這種動力是他通過他的愛子基督耶穌而派出的,它會作用在耶和華的百姓身上,在今日啟迪引導地上的神治組織,正如它在使徒的日子所為一般。受浸者並且表明他已自願服從這種聖潔的力量的指引。——使徒行傳1:8;20:28;約珥書2:28,29。

13.耶穌在受浸和獲得聖靈之後做了些什麼事?

13 當耶穌從約但河的水裡出來時,降臨在他身上的便是這種來自上帝的聖靈或啟迪性的力量;現在請留意他在此之後所做的事。當他在曠野裡逗留了四十日和受過魔鬼試探之後,他開始向人宣布說:「上帝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馬可福音1:15)魔鬼曾將這個世界的萬國獻給耶穌,但是耶穌拒絕和他發生任何關係,因為「經上記著說:『當拜[耶和華]你的上帝,單要事奉他。』」(路加福音4:6-8)他所渴望的乃是耶和華的王國,因此他決心要為這個王國服務,作見證和忍受迫害,不錯,他甚至願意為其犧牲生命。他為什麼被人處死呢?因為他絕對忠於耶和華的王國;這王國乃是洗雪天父的聖名和藉著耶穌那具有救贖能力的血為一切順服的人類帶來拯救的工具。——約翰福音18:33-37;19:12-16。

14.計劃受浸的人應該問自己一些什麼問題?

14 鑑於這個忠心的榜樣,計劃受浸的人應該問問自己說:我願意像基督一樣向人宣揚屬天的王國和對其保持忠誠嗎?我願意成為約翰在啟示錄裡描述的大群快樂的人的一分子嗎?這群人站在上帝的寶座前歡呼說:「願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上帝,也歸與羔羊。」約翰並且看見他們手裡拿著棕樹枝,正如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時夾道歡迎他的民眾所為一般。當時的人從棕樹折下枝子來,出去向他歡呼說:「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現在亦有一大群敬拜上帝的人出去「迎接」他和公開認他為王;凡是在今日將自己呈獻給耶和華上帝的人都必須屬於這群人之列。——啟示錄7:9,10;約翰福音12:12-15。

15.(甲)浸禮標明什麼的開始?(乙)受浸者必須怎樣才能永遠生存?在這方面保羅給我們一些什麼訓示?

15 洗禮或浸禮其實標明關於一些新事物的公開宣告。準備受浸的人已經將自己的生命呈獻給耶和華。所以他現在等於將他在禱告中和耶和華所訂的一項合約正式加以簽訂,由此他便有了義務要服從上帝神聖的旨意和支持他公義的陣營。上帝會期望他成為雅各書1:25所說的「實在行出來」的人,而且他會樂於這樣行的。當你採取了受浸的步驟之後,你並不會自動地必定得救,反之你必須像保羅所說的一樣「恐懼戰兢作成你們得救的工夫。」(腓立比書2:12)當一個人將自己獻給耶和華作他的奴僕之後,他絕不可以停止為耶和華服務——這種工作就是他的生命,而且是一生的事業!我們若想永遠生活就必須永遠順從地作耶和華的奴僕。為了這樣行,我們必須現在就和他的新世界社會聚集聯絡,因為這個團體是受較大的挪亞,基督耶穌,所指揮和引導的。這同時需要人努力研讀上帝的道,不但個別地這樣行,同時也在為了這個目的而設的聚會裡與別人一同研讀,因為這些聚會能夠幫助人保持靈性的健康而適於從事傳播王國好消息的工作。關於這點保羅曾在寫給希伯來人的信中(10:23-25)給我們一些良好的忠告:「要堅守我們所[公開]承認的指望,不至搖動,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他所提及的日子現在的確已經非常臨近了。這是我們絕不可以忘記的。

16.(甲)受了浸的人應該留意避免什麼?(乙)在迫害之下什麼途徑會贏得耶和華的嘉許?

16 受浸的人同時應該記得他絕不可以受物質財富的引誘以致偏離了專一效忠耶和華的正當途徑,即使為了獲得暫時的經濟利益而採用這個舊世界的自私手段亦不可。我們必須時刻提防不要讓自己將物質的東西看得比新世界生活的崇高原則更重。我們也不應該讓參加見證工作所可能招致的恥笑和恐嚇阻止我們跟從正確的途徑。『想想耶穌,』使徒勸告我們說,『怎樣忍受罪人的頂撞。』也想想使徒約翰,甚至在他的老年他仍然忠貞地事奉耶和華,雖然他為此被人放逐到拔摩島上作苦工。我們也可以想想保羅怎樣在猛烈和不斷的迫害之下始終堅忍不拔地為上帝服務。(希伯來書12:2,3;啟示錄1:9;哥林多後書11:23-27)想想在希特拉時代的德國和現今鐵幕後及其他的獨裁政府統治之下的耶和華見證人;患難和困苦只是激使他們更熱心為上帝工作而已。他們的努力從耶和華贏得了多麼豐盛的祝福!

17.耶穌對我們今日的人特別發出什麼警告?

17 我們絕不可以感覺如此自信以致認為自己絕不會為了某種原因被誘捨棄事奉耶和華的工作。我們應該記得君王耶穌基督曾在馬太福音24:12,13警告我們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唯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我們並且需要留心與耶和華的工作有關的細微事項,例如忠實地履行自己在耶和華見證人的小組所施行的訓練運動中應允擔任的工作和按時填報傳道工作的結果等。

18.我們應該只在參加聚會時才想及真理嗎?

18 在啟示錄12:9,17我們讀到現在被困於地球附近的「大龍……,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正憤怒若狂地向一般「守上帝的誡命為耶穌作見證的」人發動攻擊,為了這緣故我們特別需要時刻儆醒戒備,穿上上帝所賜的全副軍裝和學習怎樣運用聖靈的寶劍,及上帝的道,不但要能夠防衛自己,同時也要有能力攻擊敵人。(以弗所書6:11-18)事實上採取攻勢便是最好的防衛。在耶和華的僕人所從事的屬靈的戰爭中,採取攻勢的意思便是出去告訴別人我們所信的偉大奇妙的上帝是怎樣的一個神,並且指示他們什麼是得永生的途徑。基督徒不應該只是在聚會裡才想到聖經的真理,反之他應該將其深印在心裡。詩篇的作者寫道:「我何等愛慕你的律法,終日不住的思想。」(詩篇119:97)他不但在日間這樣行,在晚上也一樣:「上帝阿,你是我的上帝,我要切切的尋求你。……我在床上記念你,在夜更的時候思想你。」(詩篇63:1,6)一個人的心裡若充滿了真理,自然不難將其告訴別人;而這正是他所應該做的事,因為正如保羅在羅馬書10:10指出,「人以口作公開的宣布而得救。」(根據NW)彼得也說基督徒應該「常作準備在有人問他們心中盼望的緣由時回答各人。」——彼得前書3:15;路加福音6:45。

19.獻身和受浸的動機應該是什麼?這種推動力怎樣在今日顯明出來?

19 一個人若基於愛心將自己呈獻給上帝,並且服從他的命令而受浸,那末服從上帝其他的命令,例如公開宣布自己的信仰和參加聚會等,便會是一件易事,因為這些也是愛所產生的果實。和其他的基督徒一同表現愛心會使我們對上帝的要求獲得更身的體會。箴言說:「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言27:17)在受浸之後不積極事奉上帝,正如遲疑不願受浸一樣,使這樣行的人無法和上帝建立親切緊密的關係。在使徒行傳2:46,47我們讀到:「他們[使徒和其他早期的基督徒]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讚美上帝得眾民的喜愛。」今日大群和王國承繼者中的餘民結合起來的「另外的羊」也齊心一意地受了浸,並且齊心一意地參加宣揚王國好消息的工作。

20.(甲)現在基督徒唱一首什麼攻擊撒但的歌?(乙)當歌革發動最後的攻擊時誰會得救?

20 當這樣行時,這些從事屬靈的戰爭的基督徒同時會對統治這個舊世界的暴君高唱一首譏諷之歌,告訴人他生存的時間已經有限了,因為不久耶和華的洗雪者,偉大的萬王之王和萬主之主,便會將他和他手下邪惡的群魔投入無底坑裡。可是在這件事發生之前,撒但,即以西結所預言的歌革,必定會對耶和華的百姓發動最後的總攻擊,正如以西結書第38和39章所預言的一般,於是唯有『世人面前承認他們對基督君王的信仰』的人才會得救。——以賽亞書14:3-20;路加福音12:8,9。

21.為什麼考慮受浸的人應該自我檢討一下?他應該檢討些什麼?

21 關於一個人是否宜於受浸的問題,我們必須記得耶和華會審查考驗所有蒙他接納的人的心腦。箴言21:2說:「耶和華衡量人心。」我們都必須在他面前自己負起站立或跌倒的責任。所以每個考慮受浸的人都應該憑著上帝的道自我檢討一下,看看到底有沒有什麼東西會阻止他們受浸。這個問題我們會在下一篇文章中作進一步的討論。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