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在王國的爭論上採取什麼立場?守望台1983年 | 7月1日
-
-
耶穌曾對使徒們說:「這世界的統治者[「王」,《國語聖經》]就來了。他對我是無能為力的。」——約翰福音14:30,《現譯》;可參看馬太福音4:8-11;哥林多後書4:4。
既然列國已作出決定和堅持它們的立場,人人都必須自行回答這個重大的問題:在王國的爭論上我採取什麼立場?我們無法避免對這個重大的世界爭論作出決定。不理會這件事並不會使我們不受其後果所影響。在這件事上是沒有中立餘地的。對於上帝的王國,我們若非支持便是反對。
今日在世上活著的大多數人也許在飽受戰爭打擊的1914年尚未出生;因此他們無法憑著實際的經驗和觀察記得自那時以來所發生的許多令人注意的大事。即使如此,耶穌基督所預言的『末世徵象』已清楚可見,而且繼續為萬國萬民所見,他們都感受到這個「徵象」所生的影響。我們只需讀讀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24,25章、馬可福音13章和路加福音21章所說的預言便可以獲悉他預告在末世會有戰爭、饑荒、瘟疫、地震,他的門徒會飽受逼迫,列國會惶恐不安,他的門徒會勇敢地將「王國的好消息」傳遍普天下對萬民作一個見證,直至這個痛苦掙扎的事物制度遭遇末日為止。
當然,在公元第一世紀,真正的基督徒在亞洲、非洲和歐洲作了很多傳道工作向人宣揚關於將臨的王國的好消息。這件事發生於歐洲人在十五世紀之後發現南、北美洲、澳洲、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許多海島之前許久。傳教士被派往這些新近發現的地區。在稍近的時候,有許多聖經社建立起來,以許多種文字將聖經散播得非常廣遠。但是基督教國的傳教士和牧師們卻沒有宣揚王國的信息;他們所傳的信息並沒有使耶穌基督所統治的耶和華王國成為一個普世的爭論。他們所作的傳道並沒有使宣揚王國的工作成為標明『事物制度末期』的徵象的一部分。
-
-
王國的爭論彰明昭著!守望台1983年 | 7月1日
-
-
王國的爭論彰明昭著!
「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新歌。……人在列邦中要說:『耶和華作王[了]。』」——詩篇96:1,10。
1.(甲)什麼歌到1914年才可以適當地唱出?為什麼?(乙)耶穌在路加福音21:24提及什麼踐踏?
直至1914年,以下的歌詞才首次適用:「『外邦時期』已終止,列王不應再統治。」a到1914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戰已進行了超過兩個月。這句關於外邦人的時期的話出自耶穌基督的預言,當時他論及第一世紀的耶路撒冷和其中聖殿會在何時遭受毀滅。這場毀滅發生於公元70年。路加福音21:24報導耶穌說:「他們[猶太人]要倒在刀下,又被擄到各國去;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踐踏,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滿了。」在以色列的大衛王的日子,耶路撒冷被立為上帝那含有預表性的王國的首都。於是耶路撒冷遂成為一個象徵,代表耶和華以他所膏的君王統治獨立的以色列人的小型王國。與此一致地,耶穌在路加福音21:24所說的話是指上帝那含有預表性的王國被人踐踏而言。
2.(甲)這項踐踏最初開始於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乙)為什麼彌賽亞王國沒有在耶路撒冷於公元70年毀滅之後隨即建立起來?
2 這項踐踏在什麼時候開始呢?不是在耶穌說了預言之後37年的公元70年。在那一年,重建的耶路撒冷城被人摧毀,這次是被羅馬軍隊所毀。但是,踐踏耶穌所預言的東西其實是一項在巴比倫人於公元前607年初次毀滅耶路撒冷時已開始的踐踏。數個世紀之後,羅馬人在公元70年將重建的耶路撒冷再次摧毀,當時「外邦人的日期」的期限尚未滿。耶穌預先知道這件事實,因此他並沒有說羅馬人將重建的耶路撒冷摧毀之後上帝派彌賽亞基督統治的實體王國便會建立起來。反之,含有預表性而由耶穌日子的耶路撒冷所代表的上帝王國會繼續被未受過割禮的列國所踐踏,直至指定的「外邦人的日期」按照上帝自己所定的時間期滿為止。
3.(甲)我們可以怎樣算出外邦人的日期的長度和終止的時候?(乙)在1914年,什麼具有最大重要性的爭論變成彰明昭著?
3 至此我們可以看看但以理書第4章的預言;我們留意到外邦人的「日期」一共是七期。每期所含的年數等於一個預表性的陰曆年所含的日數,即360日。每日相當於外邦國家計算時間的一年。照這樣計算,「七期」一共是2,520年。(可參閱但以理書4:16,23,25,32。)既然這些日期開始於巴比倫人在公元前607年後半年推翻耶路撒冷的預表性上帝王國之時,它們會在公元1914年的後半年結束。在這個由聖經標明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突然爆發。雖然這件事令人深感興趣,「外邦人的日期」或「指定的列國時期」(《新世》)在戰爭爆發的那年結束一事所具有的最重要含意乃是:由上帝膏立他兒子耶穌基督去統治的實體性屬靈王國已在天上開始掌權了。由於基督教國的宗教領袖和其他人拒絕承認這件事實,這個問題遂成為具有最高重要性的一個爭論。我們必須面對這個爭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