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7 11/15 696-698頁
  • 請你再來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請你再來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聚會的目的
  • 錯誤的觀念
  • 聚會是一項義務
  • 參加聚會表示我們有怎樣的特質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9年(研讀版)
  • 耶和華見證人的聚會對你有什麼益處?
    永遠享受美好的生命——互動式聖經課程
  • 為什麼要參加聚會?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6年(研讀版)
  • 你有什麼習慣?
    王國傳道月報-1990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7年
《守》67 11/15 696-698頁

請你再來

在每年古猶太曆的尼散月十四日,普世的耶和華見證人和他們的朋友都聚集在他們的小組裡守「主的晚餐。」今年紀念耶穌受難的晚餐是在三月廿五日晚上舉行。當時也許你也有參加。

每年《守望台》雜誌有許多讀者都參加這個紀念耶穌受難的聚會。在1966年全球有1,971,107人在這個嚴肅的場合中聚集起來。今年這個聚會的報告還未有完成,但是我們很有理由相信參加人數會比以前更多。但是有一件事卻是令我們掛心的:我們留意到這一年來大約有一百萬參加耶穌受難紀念的人從不參加小組的任何其他聚會。這些其他的聚會在基督徒的生活上也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聖經吩咐我們參加這些聚會正如吩咐我們參加「主的晚餐」的聚會一樣。(希伯來書10:23-25)那麼,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參加這個聚會而不參加其他的聚會呢?

顯然有數目大得驚人的一批人以為基督徒只參加一次聚會便足以使他們得救了。因此,這些人都忽略了主的晚餐所強調的一個要點,即基督徒必須經常聚集在一起。

公元33年在第一次主的晚餐舉行之後不久所發生的事亦強調這種需要。試想想當晚使徒們若在離開耶路撒冷一間樓上的房子之後等到第二年才再次聚集起來,他們會損失多大!他們會錯過了看見復活後的耶穌基督,在加利利與他相聚,親睹他昇往天上,聖靈在五旬節降臨,說方言的奇跡等機會。但是那些經常聚集一起敬拜上帝的基督徒卻沒有錯過這些大事。

在耶穌復活之後,由於恐怕受到猶太人的騷擾,基督的門徒在鎖著的門後面聚集;他們不顧危險而這樣行,因為他們體會到聚會的必需和重要。有一次,復活了的耶穌在他們聚集時突然來到他們中間,由此表明他很贊同他們的作法。耶穌穿過一度鎖了的門進入屋內使門徒大吃一驚。使徒多馬錯過了這個聚會。由於當時他不在場,其他的弟兄遂開始把他所錯過的事告訴他,說「我們已經看見主了!」多馬以不相信的口吻回答說:『我不相信!』「我非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總不信。」由此可見多馬的信心相當軟弱。

八日之後,耶穌的門徒再次聚集起來。這次多馬也和他們在一起。聖經的記載說:「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說:『願你們平安。』就對多馬說:『伸過你的指頭來,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來,摸我的肋旁。不要疑惑,總要信。』」(約翰福音20:24-27)多馬遂恢復了他的信心。這就是聚會的目的:恢復信心,使我們保持信心。我們仍然可以信賴基督有能力幫助我們擺脫我們的不信,因為他應許我們說:「因為無論在那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馬太福音18:20)如果我們奉他的名聚會,他就會在我們中間。

聚會的目的

經常參加聚會是表現信心的一種行為。它是我們公開宣認我們相信基督是主的一個主要部分。使徒保羅說這件事是我們必須做的:「你若『口裡』[公開]認耶穌為主,心裡信上帝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公開]承認就可以得救。」(羅馬書10:9,10)多馬在看見復活了的基督之後的確有作公開地宣認。他喊道:「我的主!我的神!」但是耶穌對多馬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翰福音20:28,29)不錯,今日那些懷著信心公開宣認耶穌是主基督的人快樂了。

聚會好比口渴的人圍著喝水的噴泉。基督徒經常聚集起來充實自己的靈性和接受訓示。在聚會時耶穌教授他的門徒很多東西。在他復活之後的一次聚會中,他給予他們這條命令:「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應許的,……但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浸。」(使徒行傳1:4,5)在另一次聚會中,耶穌給予他們一項關於傳道工作的訓示,說:「直到地極,[你們要]作我的見證。」(使徒行傳1:8)當時的門徒若沒有參加那些聚會,他們就會錯過一些寶貴的權利了。

耶穌昇天之後,他的門徒繼續經常聚集起來。他們聚集在一間樓上的房間裡,並且常常在其中禱告。在一次的聚會中,他們選了馬提亞去填補加略人猶大所捨棄的職位。在他們的另一次聚會中聖靈傾澆在聚集起來的120人之上。——使徒行傳1:12-14,24-26;2:1-4,46,47;4:31。

所以,那些在參加完紀念耶穌受難的聚會之後便不再出現在基督徒的弟兄之中,直至第二次耶穌受難紀念才露面的人無疑與基督和使徒們的教訓並不一致,豈不是嗎?

錯誤的觀念

我們務要提防這種危險的觀念,以為人只需每年參加主的晚餐一次,便可以贏得到上帝的嘉許和永生了。這當然是錯誤的。一次的聚會絕不能供給我們靈性上的所有需要,正如一頓飯不能供給我們身體上的所有需要一般。耶穌清楚地表明這點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4)我們必須經常吸收關於上帝和基督的知識才可以得到永生。(約翰福音17:3)聚會使我們經常與這些聖經知識保持接觸。

有些人說,『我們有自己的聖經,我們大可以個人在家裡研究聖經而不一定要參加聚會。』這聽來頗有理由,但是是否完全真實嗎?時常好幾個星期過去了,可是這些人尚未打開過聖經或認真地沉思一下其中的信息!今日實在很少人會真正地抽出時間經常作個人的研讀。

雖然個人在家裡研究聖經是非常值得贊許的,我們絕不想阻止人這樣行,可是以為這樣就可以滿足我們在靈性上一切的需要卻是錯誤的,即使我們能夠嚴守個人研讀的安排也不夠。我們有些需要是只有藉著與其他基督徒交往才能得到滿足的。例如有一個聖經研究者在許多年來對約翰福音5:37的經文均不甚了解。有一日在一個聚會中有人讀出這節經文並對其作了評論,這使他的思路豁然貫通。他意識到當時耶穌並不是對所有的人說話而只是對那些在他周圍的人說話。『他們沒有聽見上帝的聲音,也沒有看見他的形象。』這項了解是在一個聚會裡獲得的;它使人想起以下的箴言:「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言27:17)這有力地將聚會的重要表明出來。

聚會是一項義務

使徒保羅還給我們另一個理由為什麼我們應該經常與我們的弟兄相聚,他說:「凡事都不可虧欠人,唯有彼此相愛。」(羅馬書13:8)我們欠了弟兄的愛,這是我們必須償還的。在聚會時我們便可以這樣行。保羅強調這點說:「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希伯來書10:24,25。

我們的愛心應該推使我們經常,只要是可能的話,與我們的基督徒弟兄聚會。如果一對夫婦彼此自願幾個星期,幾個月或幾年才相聚一次,他們之間還有什麼愛存在呢?基督的愛表現在這句話中:「我……常與你們同在。」(馬太福音28:20)我們的愛必須反映出同樣的願望,就是要到弟兄們聚集在一起的地方。

耶穌受難紀念的聚會提醒我們不要自私,不要單顧自己,反之要照顧彼此的需要。(馬太福音20:28)如果基督飢渴,感覺不適,沒有衣著,有病,頹喪或下在監理,你會不理他嗎?當然你會照顧他!只要我們照顧他的弟兄中甚至最小的一個,我們便是照顧他自己了。你若盡可能參加聚會你便會有機會照料別人的需要,此證明你自己究竟是「綿羊」抑或「山羊。」——馬太福音25:34-36。

在我們一生中,無論我們處於什麼職位,我們都必須繼續培養保羅對弟兄所懷的一同關注;他曾對他們說:「因為我切切的想見你們,要把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你們,使你們可以堅固;這樣我在你們中間,因你與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羅馬書1:11,12)這種良好的態度可以防止你離群孤立,對那些需要你的愛的人變成漠不關心。這種基督徒的態度可以將你改變成所有想永遠得到上帝嘉許的人都必須成為的那種人,即在基督徒的大家庭中積極榮耀上帝的見證人。

所以,不要等到明年才參加一個聚會。也不要等到另一個星期。我們邀請你在這個星期便再來王國聚會所。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