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牧人」與「另外的羊」守望台1981年 | 1月15日
-
-
的確開始將他手下的『另外的羊』領來;他們開始聽見他的聲音和跟從他,因為在獲悉啟示錄7:9-15的解釋之後,次日有840個人以水浸禮象徵他們通過基督將自己呈獻給上帝。這些人當中大部份均自認屬於基督『另外的羊』的「大群人」階級。
21.(甲)因此,除了「小群」之外,「好牧人」也為誰捨命?(乙)這個牧人怎樣得回他的生命?這將誰的愛表露無遺?
21 「好牧人」也為這些『另外的羊』「捨命」,雖然這些人並不屬於承受亞伯拉罕之約的人所屬於的「羊圈」中。身為亞伯拉罕「後裔」階級成員之一的使徒約翰寫道:「他[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單為我們的罪,也是為普天下人的罪。」(約翰一書2:1,2)天父耶和華上帝由於他的兒子如此行而深愛他。「好牧人」耶穌深深體會到這件事,因此他在一些恨他的猶太人面前說:「我父愛我,因我將命捨去,好再[得]回來。」(約翰福音10:17)天父在「好牧人」死後第三日將他從死裡復活,藉此將他對這位自我犧牲的「好牧人」所懷的愛心表露無遺。這樣,上帝的兒子遂得回他的「命」,但他所得的乃是屬天的生命。
22.直至耶穌說出約翰福音10:18所載的話的時候,為什麼雖然人企圖害死他,卻沒有人將耶穌屬人的生命從他奪去?
22 直至耶穌談及『另外的羊』之時,人們一直試圖將這位「好牧人」殺死。但他從來沒有做過任何使他配在人手中死去的事。由於這緣故,他說:「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得]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約翰福音10:18。
23.耶穌在什麼時候主動地捨棄他那屬人的生命?為什麼?
23 數月之後,他提出證明這句話的證據。在耶穌於客西馬尼園被人出賣的晚上,當他的門徒彼得試圖用刀保護他時,耶穌說:「你以為我不能求我的父,他就馬上給我派十二營以上的天使下來麼?如果這樣,經上預言這事必須發生,怎能應驗呢?」(馬太福音26:53,54,《新譯》)耶穌讓使徒從他身旁逃去之後,他主動地將自己交在那些前來逮捕他和試圖將他處死的群眾手中。耶穌這樣行並非將他的生命棄若敝屣。
24.關於耶穌的生命,他從天父獲得什麼權柄?雖然人試圖阻止耶穌行使這項權柄,他們所作的最後努力卻怎樣歸於失敗?
24 耶穌從天父獲得權柄去採取這條途徑,但他可以自由決定是否如此行。他是否有權再次藉復活得回他的生命有賴於他是否自願犧牲生命。因為他的確犧牲生命而死去,他的天父賜給他權柄再次從能夠將他自死裡復活的那一位得回他的生命。天上和地上沒有任何勢力可以制止耶穌憑著這項權柄再次得回他的「命」。因此,雖然在耶穌死於柱上及被埋葬之後,總督將遮蓋墓門的大石用印封上,並且派兵駐守墳墓以防止門徒將耶穌的屍體竊去,這些行動卻無法阻止耶穌在第三日行使上帝賜給他的這項權柄。——馬太福音27:62至28:15。
25.既然耶穌並沒有由於忤逆上帝而失去他屬人的生命,他怎樣能夠將其用來造福人類?
25 耶穌其實奉他天父的命令行這一切事。因此在他死後第三日,耶和華上帝發出命令將他那順服的愛子從死裡復活過來,使他再次獲得生命而在靈界與他的天父同處。既然耶穌並沒有因為忤逆上帝而失去他屬人的生命,他也獲得享有完美屬人生命之權;他可以將此在上帝天上的聖殿中獻給耶和華而為全人類的罪作挽回祭。
26.(甲)這為地上萬族打開機會使他們能夠怎樣行?(乙)屬於耶穌手下『另外的羊』階級的「大群人」特別從什麼時候開始得福?
26 這樣,世上萬國萬族的人藉著『亞伯拉罕後裔』的主要成員得福的途徑便向所有人打開了。(創世記12:1-3;22:15-18)好牧人手下「大群」『另外的羊』藉著耶穌基督將自己呈獻給耶和華上帝,並且以水浸禮象徵這項獻身時,他們便開始藉著亞伯拉罕的後裔而「得福」。他們與亞伯拉罕的後裔的受膏餘民一同聽從好牧人的聲音而跟從他。他們特別在1935年於華盛頓舉行的大會中開始如此行。自那時以來,受膏的餘民歡迎所有『另外的羊』,並且正如耶穌所預言,他們在「一個牧人」之下成為「一群」。
27.除了渡過「大災難」的「大群人」之外,誰也會成為好牧人手下的『另外的羊』?在什麼時候?
27 在「一個牧人」,業已登基的耶穌基督,的千年統治期間,人類所有被贖的死者均會從死亡的沉睡中復活而有機會成為好牧人手下『另外的羊』;他們會藉此而「得福」。這些人會包括「羊圈」(代表亞伯拉罕之約的安排)以前的『看門者』施洗約翰在內。(約翰福音10:1-3)耶穌會帶領順服的人到「生命水的泉源」。渡過將臨「大災難」的「大群人」會造福億萬復活的死者,使這些人也可以得喝生命水的泉源。(啟示錄7:9-17)屆時所有與綿羊相若的人都能夠與「大群人」一同說:「救恩是從坐在寶座上我們的上帝和羔羊來的!」——啟示錄7:10,《新譯》;20:11-14。
-
-
惡習守望台1981年 | 1月15日
-
-
惡習
對英國學童所作的一項心理研究顯示,「吸煙的兒童是頑劣的兒童,」《新科學家》雜誌如此說。吸煙的兒童曾接受一項標準的兒童品格測驗,結果顯示「他們的品格模式是不聽話或頑劣兒童的典型模式,並且與少年罪犯和成年罪犯的品格相似,」該報告說。「吸煙兒童的品格特徵顯示,他們受到冒險所吸引,並且已經蘊藏有反社會的傾向……看來這僅是一個犯罪的品格的特色之一而已。」
-
-
歐洲犯罪率最低的地方守望台1981年 | 1月15日
-
-
歐洲犯罪率最低的地方
據報希臘是歐洲犯罪率最低和世界犯罪率最低的地方之一。例如,在1978年的比率是每100,000人有1.3宗兇殺。相反地,意大利的兇殺率是3.8,美國是8.8。據刑事律師亞歷山大·利郝里蘇斯所說,犯罪率較低的理由之一是家族對犯了重罪的成員所採取的態度。那位律師說:「家族通常的態度是,『你怎可以這樣貽羞家門?』而不是,『為什麼你會做出這樣的事?』或『我們有什麼使你失望的地方?』出自親切關懷的人的反應乃是最有效的阻遏方法。」可是,雅典大學的刑事法律教授尼古拉斯·安特魯利格斯卻解釋說:「社會所譴責的罪案,例如強姦、兇殺、搶劫等,在希臘的數字頗低,但通常認為不十分嚴重的罪案,例如白領階級犯法和瞞稅,在這裡卻相當普遍。」但即使把白領階級犯罪包括在內,1977年希臘的犯罪率只是每100,000人有2,486宗,而美國的比率卻是每100,000人有5,055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