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上帝的判決顯明誰是真正的富足者
    守望台1967年 | 10月1日
    • 你邊應該趕快響應上帝的呼召,藉著將自己呈獻給他而成為耶和華的百姓之一。 耶和華並沒有吩咐巴比倫人逃走,反之他說:「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啟示錄18:4)這是一件需要信心的事,所需的是受一種與上帝的真理之道一致的行徑所支持的活信心。我們絕沒有理由聲稱對此一無所知。像深淵一般的界限是非常明顯的。耶穌說:「這審判乃是因著光來到世界。」耶穌自己在他的生活和教訓上以身作則地將那「真光」表明出來。一般世人都拒絕到光那裡,因為他們寧願做屬於黑暗的惡事。他們拒絕實踐信心,而耶穌說:「不信的人已經受了審判。」他們寧願留在大巴比倫裡而處於一種被定罪的情況下。這是他們自己所作的選擇。——約翰福音1:9;3:18-20,《新舊》。

      27.藉著採取什麼途徑和贏得什麼地位,我們可以在現今和將來享受許多可喜的對比?

      27 與此相反地,何不來到光裡學習怎樣服從它,藉此使你的「行為得以顯明是與上帝一致而行的」呢?(約翰福音3:21,《新世》)這樣,當大巴比倫遭受毀滅時,或在哈米吉多頓臨到時,你便不用嘗到生死之間痛苦的對比,反之你可以在現今贏得亞伯拉罕的上帝耶和華的喜愛和保護。從這個優越的地位你現在便可以開始體驗到使生活永遠如此有趣可珍的各種美好的對比,並且享有在上帝的新事物制度裡永遠生活的奇妙希望;屆時我們可以期望見到更多可喜的對比,因為這個新制度的創造者說:「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啟示錄21:5。

  • 「以耶和華為上帝的,那國是有福的」
    守望台1967年 | 10月1日
    • 「以耶和華為上帝的,那國是有福的」

      由羅拔·榮克勒(Robert A. Winkler)君自述

      當1914這個重要的年代來到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我正在德國讀書。當局極力慫恿學生們從軍。學校為那些自願參軍的學生準備一個特別的考試,所有的考生都得到優異的成績;我就是那班突然停學的學生之一。

      當我站在萊茵河畔的法國前線作一個「一年期的義勇軍」時,我才十六歲。在前方當局安排了宗教訓話,但我注意到隨軍牧師的論調正好與我以前所學得的道理相反,他鼓勵我們盡量殺多些敵人,並說一個人英勇地為國犧牲乃是很大的榮譽。這一切令我不禁思想;這件事和我與其他兵士的交往最後使我完全失去了信心。

      後來我受了重傷,軍隊把我解除軍役。當時我結識了一個研究哲學的人,我與他的來往終於使我也像他一樣成為一個無神主義者。

      成為耶和華的子民的一員

      我繼續是個無神主義者,直至1924年當我接觸到一個聖經研究者(即耶和華見證人)的時候。他對我所談及的聖經資料對我來說完全是新的,這激使我找尋新的論據以求駁倒他的見解,我接受了所有他介紹給我看的書籍,並且手不釋卷地研讀到深夜。我對《上帝歷代的計劃》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