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上帝所說的各事的復興」
    守望台1971年 | 10月15日
    • 必須留他直至「各事」復興的日子,這些「各事」究竟是什麼呢?

      25.簡而言之,這裡所說的「各事」是什麼?這個簡短的答案引起了一些什麼問題?

      25 這裡所說的「各事」便是彌賽亞的王國和這個王國在地上的一切權益和事務。這個答案令人感覺意外嗎?也許有人想問,既然在使徒彼得的日子耶和華的彌賽亞王國尚未來到,它又怎可能復興呢?既然這個彌賽亞王國尚未建立和失去,它又怎可能復興呢?

      26.在耶穌升天之前,彼得和其他使徒向他問及什麼的復興?他怎樣回答?

      26 可是,使徒彼得卻知道得很清楚他的話是對的。他知道這個王國可以怎樣復興。在彌賽亞耶穌臨升天之前,彼得與其他幾個使徒一同問耶穌:「主啊,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復活了的彌賽亞耶穌回答這個問題說:「父憑著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日期不是你們可以知道的。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說完這段話之後,他祝福他們,於是便在橄欖山上離開門徒升返天上了。——使徒行傳1:6-11;路加福音24:5-53。

  • 各事怎樣復興
    守望台1971年 | 10月15日
    • 各事怎樣復興

      1.鑒於猶太人在耶穌的日子的政治情勢,他的使徒很有理由向他提出什麼問題?關於他的行動,今日以色列國的情勢表示什麼?

      所有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耶穌升天時以色列人並沒有一個王國。有一段時期他們有一個麥克比王國,但這乃是利未支派的猶太祭司建立的一個王國,後來在公元前63年被羅馬帝國所推翻。在此之後希律大帝的王國則根本不是一個猶太王國,這只是羅馬元老院強加於猶太人之上的一個以東王國而已。但是當耶穌升天時,耶路撒冷在把耶穌處死的羅馬總督本丟·彼拉多治下,加利利省則受希律大帝的兒子希律安提帕所統治。(路加福音3:1,2;23:6-15)因此門徒很有理由在耶穌升天之前問他說:「主阿,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使徒行傳1:6)當時他沒有這樣行,直至今日以色列人仍然沒有一個王國。今日中東的以色列政府乃是一個共和國,而且是謀求世界和平與安全的聯合國組織的會員。

      2.聯合國對耶和華的彌賽亞王國懷著什麼態度?但是誰渴望見到這個王國復興?

      2 聯合國並不想彌賽亞王國通過以色列共和國而來。事實上聯合國根本不想見到耶和華的彌賽亞王國來臨,因此從沒有為這件事祈求。今日唯有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渴望這個彌賽亞王國來臨和專一效忠於這個王國;基督教國絕沒有這樣行。

      3.使徒們所提出的問題怎樣表明彌賽亞王國若在當時建立,這其實是王國的復興?他們期望耶穌怎樣將這國復興?

      3 這個彌賽亞王國會在天上而非地上建立;據聖經表明,這便是「各事的復興」了。怎會如此呢?我們要記得,耶穌基督的使徒知道和承認他乃是耶和華為自己的百姓所立的彌賽亞(基督)。有一次拿但業對耶穌說:「拉比,你是上帝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後來使徒彼得也對他說:「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約翰福音1:49;馬太福音16:16)基督這個頭銜乃是希伯來字「彌賽亞」的希臘譯文。因此當使徒問耶穌說:「主阿,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時,他們其實問他真正的彌賽亞是否會將王國復興過來。既然他真的是彌賽亞(或基督),他們遂期望他將王國「復興」過來。怎樣復興呢?藉著成為以色列國的君王。

      4.因此直至公元前607年為止,猶太人的王國必定是怎樣的王國?為什麼上帝的兒子降生在大衛的家系中?

      4 現在我們明白了嗎?古代的以色列國,直至在公元前607年被巴比倫帝國推翻為止,乃是一個彌賽亞王國。這個王國是由伯利恆的大衛王族所統治的政府。當上帝將他的獨生子從天上差到地上來時,上帝的兒子降生在大衛王的家族中;他起名為耶穌,意即「耶和華是拯救」。因此耶穌是大衛王的後嗣而有權承受大衛的王位。(馬太福音1:1至2:6;路加福音3:23-31)甚至一位來自天上的天使也

  • 在傳道工作上需要有決心
    守望台1971年 | 10月15日
    • 在傳道工作上需要有決心

      正如新不列顛的一位弟兄發覺,牧養上帝的羊有時需要很大決心才行。他約好與一個看來很感興趣的男子研究聖經。但他回訪時這人卻不在家。他在不同的時間回去,結果找到這人而與他作了一次很好的研究。他們約定時間作下一次研讀,但弟兄回去時那人又不在家,在另一個時間回去卻找著他而作了另一次良好的研究。這種情形繼續了幾個星期。弟兄思疑那男子故意避開他,但不是因為這人的心地不好而是因為他受到猛烈反對。後來他發現這人一到研讀的時間或聽見弟兄的機器腳踏車聲便躲到他的耕地裡。弟兄發現這點之後便在未抵達這人的門口之前將腳踏車的引擎熄了。然後將車推進這人的院子裡。由於未能預先避開,這人只好繼續與弟兄研究,但是他卻表現濃厚的興趣。最後弟兄覺得他必須設法幫助這人擺脫恐懼的枷鎖才能有真正進步。有一天弟兄抵達時這人的妻子說她的丈夫到林中工作去了。弟兄問他朝那個方向走。妻子只好勉強將路徑向弟兄指明。弟兄於是跟從到樹林裡,結果發現這男子躲在樹叢中。他們作了一項聖經討論,弟兄用馬太福音10:28幫助他克服對反對者的恐懼。自此以後他在研究的時間來到時便不再避開了。反之他站穩立場,有一次一群暴民威脅要毆打弟兄,他亦毫不畏懼。不久之後他受了浸,他的妻子和兒子也開始與他一同宣揚好消息。現在他已成為監督的助手,並且自己也決心幫助其他像綿羊般馴良的人。——《1970年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