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隨眾行惡』警醒!1976年 | 2月8日
-
-
他,卻尋不著。」(詩篇37:35,36)因此,與其運用俗世的策略,不如等候上帝。
我們若認識上帝的旨意、他的行事方式和條件,便不會錯誤地以跟從群眾的策略自保;這樣行的結果並不會榮耀上帝,反之這僅會在危險的「末世」增加這個事物制度的騷亂和煩惱而已。——提摩太後書3:1-5。
-
-
如何克服灰心警醒!1976年 | 2月8日
-
-
如何克服灰心
美國紐約布洛克林一位五十三歲的婦人癱瘓在床已二十一年。另一個婦人看著她五歲大的女兒因白血球過多症日趨軟弱而終於死去。有一對父母因兒女的反叛態度日益猖獗而灰心喪氣。數以千計的人正在遭遇失業。
由於生活壓力日增,看來造成灰心的因素也隨之增大。我們所有人豈不是一再面臨令人失意的情況嗎?有什麼辦法可以克服灰心呢?
將目光放在自身之外
真正的解決辦法是要認識你自身之外的一項助力來源。也許你從未認真考慮過這件事,可是考慮一下聖經對這件事的說法會帶來真正裨益。聖經敦促我們說:「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他必撫養你。」——詩篇55:22。
這的確是力量和勇氣的一項來源!上帝關心我們和能夠給予我們助力。可是我們需要接受他的幫助才行。我們可以考慮一下應該怎樣行。
你也許因為有人在某方面看不起你而感到失意。你為了自憐而鬱鬱不樂。這會帶來什麼結果呢?可能使你愈來愈灰心,但在另一方面,你可以問問:上帝贊成什麼作法?
答案不是來自某種神祕方式。反之,耶和華上帝以他感示人寫下的道去指導我們。他的道勸告說:「彼此相待,或是待眾人,常要追求良善。」(帖撒羅尼迦前書5:15)因此,與其採取消極、自憐的態度,不如採取積極行動為佳。什麼積極行動呢?
上帝之道的一項基本原則使我們獲知端倪,說:「施比受更為[快樂]」。(使徒行傳20:35)請試試這樣行。不要將思想集中在自己身上,反之要看看可以為人做些什麼。跟從上帝這項訓示的人有不少已克服了灰心。他們甚至在嚴重的健康難題下發現人生的真樂。請考慮一下上述的癱瘓婦人。
在1950年代初期她不幸因手術而致癱瘓。她很有理由為這種經歷所苦而失去人生樂趣。但事實卻不然。她對世事真正關懷。她孜孜不倦地閱讀,通曉世事,並將所學到的知識與別人分享。事實上,除了與朋友接觸之外,她記下一些遭遇不幸的人,寫信或致電話給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