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會幫助人分享上帝的勝利守望台1974年 | 4月15日
-
-
精采論點載於這本書的126,127頁。論到基督之前的古代忠心人物所得的獎賞。這本書說:「這些人復活時會具有他們在生前所養成的忠貞品質,這會使他們比[基督的千年統治期間在地上復活的]惡人,更易於完全擺脫罪性而進至屬人的完美地步。他們彷彿比『惡人』先走一步一般。」因此現在便更新品格的人會比至死仍然作惡犯罪的人佔優勢。後者復活之後在追求永生的「賽跑」中會遭受更大障礙,因為他們必須先更新他們那被罪所硬化的舊品格。
耶和華見證人有些仇敵說他們提倡人有「第二次機會」,因為他們主張,正如聖經表明,『惡人』也會復活而有得永生的機會。(使徒行傳24:15)新書在128,129頁清楚指出,人類既然生來便有罪而處於死亡的懲罰之下,一般人從未有過「機會」。(羅馬書8:20,21)大部分人類其實在千年的審判日才首次真正獲得在地上享永生的機會。
除了上述和其他要點之外,這本書還討論耶穌的若干比喻;因此這本書無疑會受所有聖經研究者所歡迎。
未來的展望
為五日的大會作結束演講的講者論及世界各地的見證人在1973年四月的工作成績。他透露普世有1,701,091個見證人積極參加宣揚好消息的工作。未來的增加展望極佳,因為四月有1,266,970個聖經研究在感興趣的人家裡舉行。當見證人在去年四月十七日舉行每年一度的耶穌受難紀念時,總共有3,883,235個人參加這個聚會。
來自41個「上帝的勝利」大會(分別在38個城市舉行)的報告透露總共有1,402,238人參加,39,313人受浸,這證明耶和華的確與他的百姓同在。這使每個散播好消息的種子的人鼓起勇氣繼續努力執行他們的工作,因為他們知道這種「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書15:58)他們堅信耶和華會賜力量給他的僕人克服未來的一切障礙。他們獲得保證當上帝戰勝這個世界時,他們必定可以分享他的勝利,並在這場勝利之後永享上帝的新規制的幸福。
-
-
你體會基督徒的聚會嗎?守望台1974年 | 4月15日
-
-
你體會基督徒的聚會嗎?
千萬不要低估聚會的價值。甚至僅參加一個聚會亦可能使一個人革面洗心。在馬德拉島一個感興趣的男子研讀聖經約有三個月,但卻不斷受到妻子反對。當見證人首次邀請他參加聚會時,他決心前往。他對妻子說她若不願與他一同參加,她就必須獨自留在家裡。由於他們住在一個相當荒僻的地區,而她的妻子是個神經質的人,她害怕獨自留在家裡。於是她遂決定與丈夫一同參加聚會,可是她先清楚說明,『我絕不想認識這個宗教。』但是她無法抗拒真理的信息;她所參加的這第一個聚會引起了她研讀聖經的願望。雖然她不想立即表示發生興趣,她卻在不久之後參加她丈夫所作的研讀。她很快便如保羅所說一般:「[我們]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哥林多後書10:5)研讀了幾個月之後,這對夫婦在同一天受浸。這個以前反對真理的妻子已成為一個熱心的傳道員,並且參加暫時的先驅傳道工作。——《1971年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讀者來函守望台1974年 | 4月15日
-
-
讀者來函
● 傳道書9:5,6說:「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也不再得賞賜,他們的名無人紀念。他們的愛、他們的恨、他們的嫉妒,早都消滅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們永不再有分了。」這段話是什麼意思?——美國讀者問。
從上下文我們可以看出,傳道書的執筆者所羅門所說的話是根據「日光之下」地上現時生活的觀點而說的;他所根據的可說是一種純粹屬人的觀點和觀察者的客觀眼光。他在這裡並沒有考慮到上帝施行復活的旨意,他所論及的情形正如使徒保羅在羅馬書8:20所描述的一般:「受造之物[均]服在虛空之下。」所羅門也說:「凡事都是虛空,」「義人和惡人都遭遇一樣的事。」——傳道書1:2;9:2,3。
全人類都處於這種情形之下。無論貧富、貴賤、善惡,人都免不了一死。正如使徒保羅說:「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哥林多前書15:22)以壽命而言,義人並不會好過惡人。但是我們卻無法否認上帝將義人視為與惡人不同;他賜給義人一個在現今鼓舞他們,在將來為他們帶來永生的希望。我們在以上所引的使徒保羅的話接著說:「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上帝]。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上帝兒女自由的榮耀。」——羅馬書8:20,21。
所羅門以旁觀者的身分指出,普遍一般世人都知道他們會死,因為他們見到其他人均不免一死。他們深感到死亡的存在。觀察也顯示人死後是毫無知覺的。人並不能對死者有任何幫助,金錢亦然。世事如常進行;物換星移,甚至他們的親友也無法再將他們包括在日常生活的計劃和事務中,最後他們更從生者記憶中消逝。這不是說生者不記得他們曾生存過,但他們在活人的生活上已不操有重大影響了。他的品格己大部分被人遺忘,下一代人便不再真正認識他了。
死者不再能夠表現愛、恨或嫉妒。無論他在生前擁有多大權力或財富,這些東西已落入別人手中而完全不受他所控制了。(傳道書2:21)他在這個事物制度裡已永遠無分了。若不是由於上帝定意帶來一個新規制及將死者復活,他便永遠消逝了。
因此所羅門所寫的話只是描述僅懷有今生希望的人所見到的情形而已。他表明人若不敬拜上帝,人生便會多麼空虛。在另一方面,使徒保羅對帖撒羅尼迦的基督徒說:「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裡睡了的人,上帝也必將他與耶穌一同帶來。」——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4。
所羅門是「召聚者」(他所寫的傳道書在希伯來文是高亥勒,意即「召聚者」)。他努力將人民召聚起來一同敬拜耶和華。因此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