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知道耶和華的意念?』守望台1985年 | 3月1日
-
-
『誰知道耶和華的意念?』
「誰知道主[耶和華]的意念,誰作過他的參謀?」——羅馬書11:34;以賽亞書40:13,希臘文《七十人譯本》。
1.(甲)保羅從以賽亞書40:13引用什麼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乙)他所引的經文中一個重要的字怎樣與原本的希伯來文不同?
2700多年前,有人將以上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向古代的以色列國提出。當時,一位曾是猶太法利賽人的執筆者在他的信中(羅馬書11:34,《新譯》)引用這節經文:「誰知道主[耶和華]的心意[或作意念],誰作過他的參謀?」使徒保羅從古代希臘文的《七十人譯本》的以賽亞書40:13引用這節經文,這部譯本使用「意念」(希臘文nous; 英文mind)而非原本希伯來經文所用的「靈」一詞。
2.人的「意念」含有什麼意思?試舉例說明。
2 聖經執筆者在上帝感示之下所用的『耶和華的意念』一詞含有什麼意思呢?對我們人來說,意念或頭腦代表我們的思想過程。例如我們能夠『立定心意』,具有「基督耶穌的意念」。(腓立比書2:5,《新譯》;也可參閱創世記11:6。)我們的心智能力比其他動物優越得多。
3-5.(甲)關於耶和華的「意念」,以賽亞書55:8,9表明什麼?(乙)為什麼難怪保羅發出羅馬書11:33所記載的感嘆?(丙)使徒在羅馬書11:34所說的話是什麼意思?(丁)為什麼基督教之前的執筆者無法知道耶和華的「意念」?
3 造物主耶和華上帝的意念比我們不完美的人類的意念遠較優越。他在以賽亞書55:8,9的預言向我們指出這項重要事實:「『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因此,上帝定意要為他所造的人,特別是那些與他具有立約關係的人,成就一些為地上凡人所絕對無法想得出的事。因此,難怪在討論過耶和華的安排的一項傑出特色以及這件事怎樣成就之後,「外邦人的使徒」不禁驚嘆說:「深哉,上帝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他的判斷何其難測!他的蹤跡何其難尋!」(羅馬書11:13,33)無疑沒有人能夠預先探知上帝所做的事。因此,使徒在上帝感示之下接著作出以下的評論:「誰知道主[耶和華]的心意,誰作過他的參謀?」(羅馬書11:34,《新譯》)《現代中文譯本》將這節譯作:「誰知道主的心意?誰能夠替他出主意呢?」
4 使徒這段話的意思並不是說,在上帝透露了自己的意念之後人無法知道或明白他的意念。絕不然!因為上帝已通過他所感示的道聖經將他的意念向我們人類透露出來。使徒的意思是:沒有任何人能夠在上帝定意之先便自行憑著本身的思想能力構思出同樣的事來!在上帝將事情顯露之前,沒有人能夠洞察上帝的意念。的確,在上帝通過聖經提出他的啟示之前,沒有人知道『耶和華的意念』。在基督教之前寫成的聖經39本書的執筆者無法如此行,甚至立法者摩西也不能。
5 例如,沒有人能夠預先明白耶和華在對待亞伯拉罕及其後裔方面有什麼打算,也沒有人能夠預先明白這一切與公元第一世紀的事件有什麼關係。
耶和華對「橄欖樹」的「意念」
6.(甲)保羅在羅馬書11章討論什麼應許?(乙)亞伯拉罕怎樣獲得很大的祝福?由於什麼緣故?
6 使徒在羅馬書第11章論及上帝所預言的「亞伯拉罕的後裔」,直至第34節。據摩西在創世記12:3和22:17,18所作的記錄,耶和華上帝應許通過年老的族長亞伯拉罕的後代或「後裔」祝福他;通過這個後裔,或藉著他,亞伯拉罕的上帝會在自己所定的適當時候祝福地上的萬族萬民。亞伯拉罕得以承受一個多麼偉大的應許!由於亞伯拉罕對上帝表現信心和順從,他獲得多麼豐盛的獎賞!
7.(甲)含有預表性的「橄欖樹」的各部分代表什麼?(乙)「樹枝」有希望怎樣?(丙)關於「後裔」,耶和華在當時尚未顯靈的「意念」是什麼?
7 使徒將耶和華原本定意要做的事比作一棵橄欖樹的發展;這種樹在他本國是相當常見的。與這幅圖畫一致地,具有預表性的橄欖樹的根是亞伯拉罕自己。從象徵性的樹根亞伯拉罕所產生的樹幹則由他的愛子以撒,他的孫兒雅各或以色列,以及雅各的12個兒子,以色列12支派的族長,所共同構成。憑著血統,12個族長的所有後代均是象徵性的橄欖樹的枝子。既是枝子,他們直接有希望成為應許的「亞伯拉罕的後裔」;藉著他們,地上的萬族萬民會按照耶和華仁愛的旨意或「意念」得福。但是關於這個「後裔」,他們所不知道的是他不會是由族長亞伯拉罕所生的一個屬血肉的後裔,因為他會是個屬靈的「後裔」。因此,後裔的父親會是一位比亞伯拉罕更大而高於他的個體。這位便是偉大的賜生命者耶和華上帝本身。那麼,誰會是「後裔」的主要成員呢?
8.(甲)耶穌怎樣成為比以撒更大的一位?(乙)為什麼耶穌必須作出犧牲及獲得屬天的復活才能祝福地上的萬族?
8 這一位比亞伯拉罕在老年所生的兒子以撒更偉大。他便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耶穌是以撒的一個後代,但卻大過以撒及其兒子雅各(或以色列)和雅各的12個兒子,以色列國的12個根基。(提摩太前書2:5)起名為耶穌的嬰孩乃是「上帝的兒子」,因為他是藉著耶和華上帝的靈之助而在他的處女母親馬利亞腹中形成的。事實上,他的生命從靈界轉移到馬利亞的腹中,而馬利亞的丈夫約瑟僅是耶穌在地上的養父而已。(路加福音1-3章)但是正如事情的演變表明,耶穌並沒有以地上一個人的身分使萬國萬族得福。誠然,藉著他在公元33年於耶路撒冷城外的髑髏地將他那完美無罪的生命犧牲作祭物,他能夠使全人類得福。但在他於公元33年死後的第三日,他的天父耶和華上帝將他從死裡復活過來,在此之後他以上帝的靈體兒子的身分返回天上。他從天上使地上的萬國萬族得福。
9.(甲)現在象徵性的橄欖樹含有什麼較大的意思?(乙)屬靈的樹枝的數目如何?我們怎麼知道?(丙)關於這些「樹枝」,加拉太書3:28,29給我們什麼啟迪?
9 從這個觀點看來,使徒用作比喻的橄欖樹便含有一項廣大得多的新意義了。屬靈的橄欖樹的「樹根」乃是耶和華上帝,偉大的賜生命者及比族長亞伯拉罕更大的一位。這位更大的亞伯拉罕的獨生子是耶穌基督,比以撒更大的一位。這位更大的以撒成為基督教會的元首,而教會是由更大的亞伯拉罕耶和華上帝的靈所產生的。基督教會的成員則是從這棵神治的橄欖樹生出來的屬靈樹枝。據啟示錄7:1-8及14:1-3透露,他們的數目最後會達到144,000個成員。由於這緣故,我們在加拉太書3:28,29讀到:「並不分猶太人或希臘人,作奴僕的或自由人,男的或女的,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體了。如果你們屬於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按照應許承受產業的。」(《新譯》)
10.(甲)誰首先有希望成為屬靈的樹枝?(乙)這些人當中誰能「得救」?保羅怎樣運用預言去說明這件事?
10 在耶穌的日子,血統上的猶太人由於是他的同胞,是族長亞伯拉罕屬血統的後代而首先有機會成為屬靈的橄欖樹的「樹枝」。他們曾藉著中保摩西與更大的亞伯拉罕立了律法的約。耶穌基督來到地上時直接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馬太福音10:6)因此在以耶和華上帝為樹根的屬靈橄欖樹中,首先成為「樹枝」的乃是血統上的猶太人,耶穌基督的12個忠心使徒和其他數以千計血統上的猶太人。但在血統上的猶太人當中,只有數目頗少的一群「餘民」得救,成為更大的亞伯拉罕的後裔而能夠承受他的「應許」,正如以賽亞書10:22所預言一般。保羅在羅馬書9:27引用這個預言。
11.(甲)未來的「樹枝」在什麼時候被折下?(乙)現在野生橄欖樹的「樹枝」怎樣被接上?被接到哪一棵橄欖樹上?
11 將「亞伯拉罕的後裔」的未來「樹枝」折下來一事始於受過割禮的撒瑪利亞人歸信基督教之時。後來在耶穌基督,更大的以撒,死亡和復活之後三年半,這件事更以大規模進行。當時第一個未受過割禮的非猶太籍信徒,羅馬的百夫長哥尼流和他的家人以及相信的朋友,由使徒彼得使其歸信基督教。在他們受耶和華的靈所生和所膏之後,他們受了浸。(使徒行傳第10章)這樣,來自一棵野生橄欖樹的「樹枝」遂被接在以耶和華上帝為賜生命的樹根的屬靈橄欖樹之上。
12.(甲)被折下的「樹枝」若悔改便會怎樣?試舉例說明。(乙)這充分表明什麼?(丙)像保羅一樣,我們對於耶和華的「意念」的這項啟示應當有什麼反應?
12 可是,被折下的血統上的猶太人若從新考慮這個問題而毅然悔改,像亞居拉和百基拉所為一般,他們便可以復得猶太人由於不信更大的以撒耶穌基督而失去的屬靈權利。(使徒行傳18:1-4,26;羅馬書16:3;哥林多前書16:19)這將更大的亞伯拉罕耶和華上帝的仁愛表露無遺。耶和華上帝對血統上的猶太人表現如此可佩的慷慨,當時他們由於祖先的緣故仍然受上帝所愛。這促使使徒保羅感嘆說:「深哉,上帝豐富的智慧和知識!」認識耶和華的這項「意念」也促使我們懷有衷心的感激嗎?
全心全意愛上帝
13,14.(甲)上帝怎樣賜下律法?為了什麼目的?(乙)關於律法,耶穌怎樣說?他在這裡所指的是什麼「心」?(丙)耶穌引用哪兩條誡命?為什麼我們應當遵守這些誡命?
13 耶和華上帝曾以摩西先知為中保與族長亞伯拉罕屬血統的後裔以色列人立了一個約。事情發生於公元前1513年在西乃半島的曠野和西乃山上。當時他將律法賜給以色列人。論到這套律法,使徒保羅寫道:「這樣,律法成了我們的啟蒙教師,領我們到基督那裡,使我們可以因信稱義。」(加拉太書3:24《新譯》)基督耶穌怎樣論及上帝通過摩西所賜下的律法呢?有一次有人問他什麼是律法中「最大的」,耶穌回答說:「『你要盡心[希臘文:kar·diʹa, 卡地亞]、盡性[psy·kheʹ,賽奇]、盡意[di·a·noiʹa, 戴亞努亞]愛主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馬太福音22:35-40)耶穌在這裡將心與意念相提並論,由此表明他必然是指在比喻的意義上的「心」而言。
14 當時耶穌引用申命記6:5:「你要盡心[希伯來文:le·babʹ,利巴伯]、盡性[neʹphesh, 尼發希]、盡力愛耶和華你的上帝。」他也引用利未記19:18:「要愛人如己。我是耶和華。」因此耶穌將這兩條誡命列為摩西律法中最大和其次的誡命。今日我們並不在摩西律法之下,但是這兩項基本的規定並沒有失效。我們應當切實遵守。
15.(甲)什麼發動實際的心?心臟怎樣發揮功能?(乙)實際的心與腦和意念有什麼關係?
15 我們知道實際的心受到「生氣」或「生命的靈」所推動。(啟示錄11:11;創世記7:22)這種生命力發動活物的心,使其將生命的血液抽送到人體的各部分,包括腦在內。耶和華上帝說:「一切活物的生命[尼發希]就在血中,所以我對以色列人說:『無論什麼活物的血,你們都不可吃,因為一切活物的血就是他的生命。』」(利未記17:14)整個身體若要活下去,實際的心就必須將維持生命的血運送到身體的所有部分,不論血的這項循環是藉著上帝賜給我們的血肉心臟,藉著從其他人體內移植的心臟抑或藉著一個沒有感覺,不屬血肉的機械心臟。這樣血被輸到腦中,激發其思想能力和頭腦的功能。因此,顯然實際的心藉著將含有活躍的生命力——「生氣」——的血供應給腦而加以滋養。不論人是否自覺,心繼續將血輸送到腦和身體的其他部分。
16.(甲)據聖經說,比喻性的心是什麼?(乙)「盡心」愛耶和華需要我們怎樣行?(丙)我們怎樣「盡意」愛他?
16 但是讓我們越過由活的體素所形成的實際心臟。正如聖經的用法表明,心代表動機及感情的發源處。這乃是比喻性的心,實際是指我們內在的人而言。彼得前書3:4將其描述為「內心隱祕的人」《新世》、「內心隱藏的人」《修訂標準譯本》、「你內在的自我」《新國際譯本》。聖經吩咐我們要「盡心」愛耶和華上帝。聖經也吩咐我們要盡性,意即以整個生命,愛耶和華上帝。這需要我們盡力愛獨一永生的真神,全能的上帝,將我們的一切精力用來在現今這『世界末期』中遵行上帝所顯示的旨意和執行他的工作。(馬太福音24:3)除此之外,我們也必須「盡意」,以我們的全部智力,愛聖經的上帝。——馬可福音12:29-31。
17.(甲)我們若全心全意愛耶和華,便獲得什麼保證?(乙)據腓立比書4:7說,上帝所賜的平安對我們的心思意念有什麼影響?
17 我們若全心全意將我們對耶和華的愛表達出來,他便會樂於垂聽我們的禱告;這項安慰可以使我們免除憂慮。我們會享有這個充滿動亂的世界所沒有和無法了解的安寧。為什麼呢?因為正如使徒保羅向古代希臘腓立比的基督徒指出:「上帝所賜超過人能了解[希臘文:noun, 努恩]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思[卡地亞]意念[希臘文no·eʹma·ta, 努伊馬他,「頭腦」,欽訂本]。」(腓立比書4:7,《新譯》)這樣,我們那比喻性的心便不會受到激動而被任何魯莽的錯誤動機及情緒不安所制伏,我們的思想或頭腦亦不致陷於混亂或受到歪曲。基督徒會繼續憑著他們的領袖基督耶穌的幫助按照上帝所感示的聖經跟從這條途徑。
你能夠回答嗎?
◻ 耶和華的「意念」是什麼意思?
◻ 保羅怎樣運用神治的橄欖樹去說明耶和華的「意念」?
◻ 比喻性的「心」是什麼?
◻ 我們愛耶和華怎樣牽涉到「心」和「意念」?
-
-
與現已顯示的『耶和華的意念』一致守望台1985年 | 3月1日
-
-
與現已顯示的『耶和華的意念』一致
1.什麼國家取代了血統上的以色列人?他們在什麼約中?
上帝的兒子已取代了先知摩西;後者是上帝與血統上的以色列人所訂立的律法之約的中保。耶穌基督成為耶和華所預言的新約的中保。這個約是與那取代了古代以色列人的國家訂立的,這個國便是屬靈的以色列,「上帝的以色列」。(加拉太書6:16,《新譯》)十誡和以不完美的人摩西為中保所訂立的約所含的其他律法均被記錄在抄本上,但卻沒有真正刻在受過割禮的猶太人或以色列人的心中和腦裡。耶和華上帝留意到摩西律法的約未能成就這件事,遂通過耶利米先知在耶利米書31:31-34預言他會訂立一個新約。
2.(甲)耶穌怎樣成為這個約的中保?(乙)這個約如何及在何時正式生效?
2 耶穌基督在耶路撒冷城外的受苦柱上心臟破裂而死去時,他以自己的血使上帝所應許的「新約」正式生效。在前一晚,當耶穌遵照摩西律法的約與忠心的使徒舉行最後一次逾越節的晚餐時,他將一杯酒遞給門徒,並且將一項新的意義加於這件事之上,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路加福音22:20;哥林多前書11:23-26)這樣,他遂成為新約的中保,而新約是比摩西律法的約更「美」的一個約。(希伯來書8:6;9:11-28)因此,自從耶穌在公元33年將他那完美的生命之血的價值在天上呈獻給上帝以來,他一直作耶和華上帝帶進新約裡的門徒的中保。——提摩太前書2:5,6。
3.據希伯來書10:15,16說,耶和華將這個約的律法寫在什麼地方?
3 使徒在希伯來書10:15,16(《新譯》)討論新約時引用耶利米的預言(根據希臘文《七十人譯本》)寫道:「聖靈也向我們作見證,因為後來[它]說過:『主說:在那些日子以後,我要與他們所立的約是這樣:我要把我的律法放在他們的腦海[希臘文di·aʹnoi·an]中,寫在他們的心坎[kar·diʹas]上。』」
4.(甲)比喻性的心和頭腦怎樣不同?(乙)與詩篇119篇一致地,新約裡的基督徒怎樣運用他們的心和頭腦?(丙)上帝在何時及如何開始將律法寫在人的心上和腦中?
4 與比喻性的心和頭腦的機能一致地,通過中保基督被帶進新約裡的基督徒會愛好寫在他們心上的耶和華的律法,從而受到感動服從這些律法;他們也會將這些神聖的律法緊記在腦中。正如詩篇的執筆者說,「我何等愛慕你的律法!終日不住的思想。」(詩篇119:97)耶和華在公元33年五旬節的日子開始將他的律法放在基督門徒比喻性的心裡及將這些律法寫在他們腦中。當時聖靈被傾澆在耶穌基督的門徒身上,有可見的『火舌』顯現在120個門徒的頭上,於是他們開始說一些他們從未學過的外國語言。這的確是個奇跡!由於他們對當時聚集起來的旁觀者所作的見證,有3,000個人相信耶穌為基督(彌賽亞)而受了浸,他們以他為中保被帶進新約裡。——使徒行傳第2章;約珥書2:28-32。
5.今日誰被帶進新約裡?有什麼證據表明這些人是「樹枝」?
5 在1,900年後的今日,「上帝的以色列」有一群餘民表明他們已受過聖靈的浸禮而被帶進新約裡。他們表明他們已將耶和華上帝的律法放在他們比喻性的心裡及寫在他們的腦中。他們正執行他們的中保在馬太福音24:14和馬可福音13:10所說的預言。他們乃是使徒保羅在羅馬書第11章所描述的屬靈橄欖樹的「樹枝」。他們產生了很多果子。
6.(甲)自1935年以來,耶和華的「意念」的其他什麼特點已顯露出來?(乙)『另外的羊』怎樣提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他們深愛上帝為今日所定的「律法」?
6 自從耶和華見證人在1935年於美都華盛頓所舉行的大會以來,耶和華的「意念」的另一個重要部分已顯露出來。關於啟示錄7:9-17所預言的「大群人」,耶和華的「意念」是什麼呢?自從1935年以來,聖經所預言的大群讚美耶和華上帝和羔羊耶穌基督,並在他比喻性的聖殿中事奉上帝的人已出現了。那一年的六月一日星期六,在華盛頓有840個人受浸;在此之後受浸的人數不斷增加,直至如今。今日,在全球各地,好牧人耶穌基督手下有超過二百五十萬『另外的羊』,他們經常與由靈而生、加入了新約的人聯絡交往,與他們一同參加馬太福音24:14所預言的王國見證工作。(約翰福音10:16)像詩篇執筆者一樣,他們提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他們深愛耶和華為這個事物制度的「末期」所訂的「律法」。他們將這「律法」不斷在腦中思念及在心裡默想。
藉著相信和承認而得救
7,8.(甲)得救僅有賴於腦袋的知識嗎?(乙)關於比喻性的心和頭腦的交互作用,羅馬書10:5-10怎樣說?
7 人能夠得救,不論是進入耶和華的天上王國抑或在耶穌基督的千年統治下在地上樂園裡享永生,並非僅需具有腦袋的知識或只是牽涉到頭腦而已。使徒保羅在羅馬書10:5-10很清楚地表明這點。他論及基督徒的問題,而基督徒所擁有的乃是血肉的心臟而非任何移植的心臟或機械的心臟。他提出他的論據說:
8 「論到出於律法的義,摩西寫著說:『遵行律法的人就必因這義而活。』但那出於信心的義卻這樣說:『你心裡不要說:「誰要升到天上去呢?」(就是要把基督領下來),或是說:「誰要下到深淵去呢?」(就是要把基督從死人中領上來)。』然而那出於信心的義還說什麼呢?『這話與你相近,在你口裡,也在你心裡。』這話就是我們所傳信心的信息。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上帝使[他]從死人中復活,就必得救;因為心裡相信就必稱義,用口[公開]承認就必得救。」(《新譯》)
9.(甲)得救牽涉到什麼事?為什麼你這樣回答?(乙)基督徒必須在心裡真正相信什麼?(丙)雅典人懷有什麼態度?為什麼?
9 這表明事情不僅是牽涉到人的智力或頭腦而已。人並非僅是搜集資料,在腦中將其分類,然後能夠背誦出來便夠了。決定的因素不是頭腦及其知識;在上帝面前,事情牽涉到人的動機。基督徒的信仰必須受比喻性的心所推動。他必須全心相信基督的復活,由於他對全能的上帝所施行的這項奇跡懷有衷心的體會。這是基督無法為自己成就,也無法由其他人去成就的事——上帝將他死去的兒子復活過來而賜予屬天的生命。(哥林多後書4:13)我們記得在使徒保羅的日子,注重知識的雅典人在聽聞「死人復活」時有些人「譏笑」不信,另一些人則沒有立即作出決定,反之他們說:「我們要再聽聽你講這件事。」他們那充滿知識的頭腦阻止他們接受所聽見的道理,即使它是以事實為根據的。只有一些人成為信徒而與保羅交往。——使徒行傳17:21,32-34,《新譯》。
10.(甲)心必須提供什麼推動力?(乙)因此,耶和華要求人做哪兩件事?
10 因此人的心必須推動他相信。他必須以心表現信心。他若這樣行,信徒的心——內在的自我——便會感動他以口作出公開的宣布。他必須全心相信。受到相信的心所感動,他會接著以口作公開的宣布。信徒在水中受浸以象徵他通過耶穌基督將自己呈獻給耶和華上帝時,他正作出一項導至得救的公開宣布。耶和華上帝不但鑑察比喻性的心,看看人是否懷具一種具有推動力的信心,同時也傾聽人所作的公開宣布。
由於有「完全的」心而保持忠貞
11.(甲)大衛怎樣能夠對耶和華保持忠貞?(乙)雖然大衛犯了罪,為什麼他能夠作出詩篇86:11的禱告?(丙)誰跟從大衛的優良榜樣?
11 古代的大衛像我們其他所有人一樣是在罪孽裡生的,在母親懷胎時已有了罪,但是他卻由於他那比喻性的心對以色列國的上帝保持「完全」而對他的上帝耶和華忠貞不二。(詩篇51:5)列王紀上15:3的評論表明這點:「亞比央行他父親在他以前所行的一切惡,他的心不像他祖大衛的心誠誠實實的[完全,《新世》]順服耶和華他的上帝。」誠然,大衛曾與赫人烏利亞的妻子犯了嚴重的罪,但他卻衷誠悔改,他的心對耶和華他的上帝保持專一和忠貞。(列王紀上15:4,5)大衛有充分理由禱告說:「求你使我專心敬畏你的名。」(詩篇86:11)他為繼承他在以色列作王的人立下極好的榜樣。亞撒王便在這方面效法大衛,因為我們在列王紀上15:14讀到:「亞撒一生卻向耶和華存誠實[完全,《新世》]的心。」
12.什麼事需要人有勇氣和誠實?希西家怎樣表明這點?
12 人無疑需要有很大勇氣及對自己忠實才能向鑑察人心的至高上帝懇求他施恩和憐恤。但以色列的希西家王便曾如此行。他曾染上惡疾;若非上帝予以援手,他便無疑喪命了。希西家禱告說:「耶和華阿,求你記念我在你面前怎樣存完全的心,按誠實行事,又作你眼中所看為善的。」——以賽亞書38:3。
13.受膏的基督徒應當效法耶穌的榜樣將什麼事緊記在心?
13 鑑於這個榜樣,今日受膏的基督徒既已被帶進『王國的約』中與耶穌基督一同在天上作王,便應當時刻記得他們有義務要「存完全的心」在耶和華面前行事。耶穌基督在地上作完美的人時像他的祖先大衛一樣「存完全的心」在他的天父耶和華面前行事。因此有立王權柄的耶和華上帝很高興將屬天王國的統治權賜給耶穌,使他以「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身分與手下緊守忠貞的門徒一同作王統治;後者乃是他手下助理的君王和主。——路加福音22:29;啟示錄19:16。
14.『另外的羊』由於怎樣行而被帶進「一個牧人」手下的「一群」中?
14 基督手下「大群」『另外的羊』期望最先活著進入耶穌基督與他的144,000位輔助君王所統治的千禧年中。(啟示錄7:9,10;約翰福音10:16;啟示錄14:1;20:4-6)自從1935這個重要的年份以來,「大群人」階級的成員已開始與王國繼承者的餘民聯絡交往;後者正存著完全的心在耶和華上帝面前行事。由於好牧人耶穌基督手下這些大群『另外的羊』也「存完全的心」在耶和華上帝面前行事,他們現今在「一個牧人」耶穌基督手下與王國繼承者的餘民合成「一群」。由於他們懷著專一、完全的心保持忠誠,他們會有權利洗雪他們為之作見證的上帝耶和華的宇宙至高統治權。——以賽亞書43:10,12。
15.現在我們所有人都可以為了什麼事而感激上帝?
15 這樣,我們所有人,身為上帝的兒子我們的好牧人的門徒,正與耶和華在現今向他手下獻了身、受了浸的敬拜者顯示的「意念」一致。我們能夠,而且也應該,多麼感激天上至高的上帝將他的「意念」向我們顯示出來!這種意念絕不是源於任何血肉之軀的!為了這緣故,我們受到感動對耶和華偉大的旨意懷有與他同一的想法。
16,17.(甲)關於『耶和華的意念』和『基督的意念』哥林多前書2:16表明什麼?(乙)關於基督的「意念」,腓立比書2:5-8顯示什麼?
16 我們深深體會到哥林多前書2:16《新譯》對我們所說的話:「『誰曾知道主[耶和華]的心意,能夠指導他呢?』但我們已經得著基督的心意了。」在這節經文裡,所用的希臘字兩次均是努斯 (nous )。
17 無可置疑地,基督的「意念」是與『耶和華的意念』完全一致的。腓立比書2:5-8受上帝感示的話幫助我們看出上帝的兒子在降世以前的「意念」,我們讀到:「你們要懷有基督耶穌所懷的思想態度[「意念」,《新譯》]。他雖然具有上帝的形像,卻絲毫沒有想到以僭奪的手段使自己與上帝同等。不,他反而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不但如此,當他見到自己成為人的樣子時,便自甘卑微,順服到死而後已,不錯,死在一條受苦柱上。」(《新世》)
18.子必須怎樣行才能與「父」的「意念」一致?
18 耶和華上帝定意要將人類從永死中救贖出來;上帝的獨生子甘願在這方面與天父的意念一致,即使這為他在地上帶來了極度的痛苦亦在所不惜。
19.(甲)在與耶和華的「意念」有關的方面,我們可以怎樣運用比喻性的心?(乙)關於『基督的意念』,我們現在必須執行什麼?
19 類似地,今日我們若要與『耶和華的意念』一致,就必須同樣地效法基督謙卑自抑,毫無保留地服從耶和華的旨意。這使我們有義務作耶和華的見證人,並且受一顆仁愛、忠貞的心[卡地亞]所推動去努力執行耶穌基督懷著遠見所表達的意念;他說:「這王國的好消息要傳遍為人所居的大地,對萬國作一個見證,」直至末日來臨。——馬太福音24:14,《新世》;馬可福音13:10。
20.(甲)什麼在現今促成了普世行動上的一致?(乙)團結成為一群的上帝百姓現今享有什麼成功?
20 今日至高的上帝手下所有獻了身、受了浸的見證人均必須對這項服務權利「意念相同」。(腓立比書4:2,《新譯》)這使我們在普世保持行動上的一致。由於我們這樣行,耶和華上帝已大大祝福基督手下「大群」『另外的羊』和基督的王國繼承者的受膏餘民,使他們今日在普世享有可喜的成功,能夠在耶和華未於哈米吉多頓獲得輝煌的勝利以洗雪他的宇宙至高統治權之前將所有『另外的羊』召集起來,同時對全人類發出最後的通知。——啟示錄16:16。
翻溫的問題:
◻ 耶和華寫下新約的「律法」時怎樣牽涉到「心」和「頭腦」?
◻ 得救牽涉到哪兩件事?
◻ 「完全的」心可以怎樣幫助我們保持忠貞?
◻ 我們可以怎樣表明我們具有『耶和華的意念』和『基督的意念』?
[第15頁的圖片]
耶和華已將新約的律法寫在受膏者的心上和腦中。現在『另外的羊』欣然與他們一同從事神聖的服務
[第17頁的圖片]
希西家在經歷逆境時表現「完全」的心。我們也能同樣行
-
-
聖經中的「腎」與「心」守望台1985年 | 3月1日
-
-
聖經中的「腎」與「心」
實際的腎代表身體中低於心臟的一個部分。據腎的定意之一表明,腎是人類的感覺、感情和慾念的發源處。《韋氏新國際辭典》將腎與人的「性情」連繫起來。a在啟示錄2:23,復活得了榮耀的耶穌基督說:「我是那察看人肺腑[實際的意思是「腎」]心腸的,並要照你們的行為報應你們各人。」(也可參看耶利米書11:20,註腳,《新世》,參考聖經。)腎和心是身體中不同的器官,居於不同的位置。實際的腎比實際的心居於較低的位置。這些器官對不同的刺激也有不同的反應。這些反應能顯示若干事情。例如人可以觀察這些反應而看出受觀察的人具有怎樣的品質及是個怎樣的人。人的心臟受到刺激跳得更快嗎?抑或彷彿冷卻下來一般?他的腎受到刺激在異乎尋常的時候及以奇怪的方式發揮功能嗎?鑑察心和腎的一位能夠解釋這種反應的含意,更徹底了解對方而看出他是怎樣的腎。
詩篇的執筆者大衛在詩篇16:6-8寫道:「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我必稱頌那指教我的耶和華,我的心腸[實際的字是「腎」]在夜間也警戒我。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至搖動。」事實上,大衛在晚間醒來時,他的腎怎樣糾正他呢?大衛若對於耶和華對他所懷的態度,對於他自己的實際為人如何懷有任何疑慮,他那比喻性的腎便會對耶和華對他所訂的旨意作出正確的評估。由於這緣故,大衛接著說:「因為你必不將我的[生命]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忠貞者]見朽壞。」——詩篇16:10。
當然,大衛會在耶和華所定的適當時候從墳墓或陰間復活;但在公元33年的五旬節,在耶穌基督復活之後50日,使徒彼得在上帝感示之下將詩篇16:10應用在耶穌基督身上。他在使徒行傳2:25-28說:「大衛指著他說,『我看見主[耶和華]常在我眼前,他在我右邊,叫我不至於搖動。所以我心裡歡喜,我的靈快樂,並且我的肉身要安居在指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