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愛上帝的少年人
    守望台1969年 | 3月1日
    • 教訓而行:凡事要先服從耶和華。我們常常問兒女『若耶和華吩咐你們做某件事,但爸爸叫你們做另外的事,你們會聽從誰?』以藉此將聖經的訓示灌輸入他們的心裡。他們會回答說:『我們會做耶和華所吩咐的。』這樣,我們在他們小小的心靈裡養成事奉耶和華的願望,並推動他們遵行他的旨意。我們的小傳道員留意到耶和華說要去傳道,而爸媽則說要留在院子裡,由於在院子裡不可以有許多人談論真理,她遂做她認為會取悅耶和華的事,懷著好意出去了。這時我妻開始真正擔心了,因為我們住在一條很繁忙的街道上;我的叔嫂也出去尋找她。由於他們找不到她,便回家而打算報警。

      「當他們駕車返回家裡時,他們發現我們的小女兒正耐心地等候別人回來。她做了她認為耶和華想她做的事之後便自行回家了。當我返到家裡時,我一方面管教她,同時也給予鼓勵以免沖淡她的熱心。我與她推理,小心地向她解釋她永不應該獨自出外,因為對她來說這是很危險的。『但是,爸爸,我不是獨自一個人,』她誠懇地回答說。

      「你『不是一個人嗎?』我問道。

      「『不是,約翰亦和我一起,我只是向他表演怎樣逐戶去探訪而已。』她高興地說。這無疑是約翰的一個新經驗,因為他是來自一個天主教家庭的。我們的小女兒雖然年紀很小,她卻渴望事奉耶和華,甚至訓練他人這樣行。現在她明白她需要人陪伴她,因為她只是剛滿五歲而已。」

  • 讀者來函
    守望台1969年 | 3月1日
    • 讀者來函

      ● 為什麼如哥林多前書1:17所載保羅說基督差遣他「不是為施洗」?他豈不是確曾為人施浸嗎?——美國G.Q.君問。

      在論及哥林多小組的分裂難題時,使徒保羅寫道:「基督差遣我原不是為施洗,乃是為傳福音,並不用智慧的言語,免得基督的[受苦柱]落了空。」——哥林多前書1:17。

      我們可以確信保羅知道得很清楚耶穌曾吩咐門徒使人作他的門徒及為他們施浸。(馬太福音28:19,20)保羅曾周遊遠近到處使人成為基督的門徒,教他們遵守耶穌所吩咐的一切命令。他並沒有輕視浸禮的重要性,反之他鼓勵別人如此行。——使徒行傳19:1-5。

      對於哥林多前書1:17的話,我們必須從它的上下文去了解它。在這節之前,保羅提及他為基利司布、該猶並司提反一家人施浸。(哥林多前書1:14-16)他並不是未得基督的准許而這樣行,反之,他是憑藉載於馬太福音28:19的授權而行的。

      使徒保羅的意思是他沒有將施浸視為他獨一或首要的任務。基督特別吩咐保羅傳道以便對列國作「一個見證。」(使徒行傳26:16;9:15)雖然保羅有權為人施浸,而且亦確曾這樣行,他卻為了某些理由沒有為很多人施浸。上下文表示這可能引起分黨的情形。使徒們若特別著重施浸,那便可能使基督徒跟從施浸的人而分門結黨了。

      所以保羅在哥林多時,在他寫第一封信給當地的小組之前若干年,他的確曾為一些人施浸。但是施浸絕不是專由使徒施行的一種特別儀式,由一個使徒施行的浸禮也並不比由基督徒小組中另一個男性分子所施行的浸禮較有意義。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