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體貼別人嗎?守望台1962年 | 9月1日
-
-
理。試想想它們若在家中也能和在外邊時一樣凡事體貼別人,他們家中的情形會多麼不同呢?他們的家必定會變成更整齊更清潔,而且一家大小之間亦必定會更相親相愛。這樣家中的每一份子都會留意別人的利益。聖經指出這是應該的。使徒保羅說:「無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他又忠告我們說:「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因為「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假如家中各人都學會這樣行,那末在餐桌上各人便無需叫人將食物遞過來了,因為每個人都會留心照顧別人的需要而不是單求自己吃飽算數。主婦也會體會到並非每個人都有同一的飲食習慣而在餐前預先問明各人。因此互相體貼會使生活更快樂和充實。——哥林多前書10:24;腓立比書2:4;哥林多前書13:5。
另一個可以看出我們是否體貼別人的地方是在公共場所。炫耀自己並不是體貼別人的表示。在一部擠滿了人的昇降機中高聲談話或在對別人說話時滔滔不絕不讓別人有插口的機會不但是缺乏體貼之心,而且簡直是無理。在公共的交通工具中或別人不能避開的地方吸煙也是非常無理的事。對著別人的面咳嗽無疑表明你對別人並不十分尊重。由於習慣的關係,有些人喜歡在餐桌前梳頭或修剪指甲,有些人甚至會在公共場所中把自己的假牙脫下來。但是我們應該記得,在個人的習慣方面凡是使別人感覺憎厭、難堪或不便的事我們都不應該在公共場所做。
具有體貼之心的人不會在擁擠的行人路上頜三四個朋友並肩而行或站在行人路上和朋友談話以致妨礙別人的往來。他們若在路上遇見朋友而想說幾句話,他們便會站開一旁以免妨礙別人。此外站立或坐在別人的門前都足以妨礙別人進出,所以具有體貼之心的人也不會這樣做。
一個適合每一個人的忠告是我們應該尊重別人的私生活。聖經說:「你的腳要少進鄰舍的家,恐怕他厭煩你,恨惡你。」所以你應該接受箴言的勸告不要太常到你親朋的家裡以免他們討厭你。——箴言25:17。
請記得體貼別人其實就是愛的表現,既然如此,我們並不應該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向人表現這種品質。藉著在言談和行動上保持機巧,我們可以對所有的人表現體貼之心而使我們自己和我們所接觸的人都生活得更快樂。
-
-
追求真理的青年人守望台1962年 | 9月1日
-
-
追求真理的青年人
奧大利的一位青年進入新世界社會的經過對我們有很大的鼓勵作用。他和他的父母同住在一個大森林中央一間小屋裡。雖然我們的弟兄時常在那地區的周圍傳道,但卻從來沒有人想到會有一間房子在那森林裡面。有一個星期六這青年人有事到臨鎮去,在那裡我們的弟兄正在街上分派雜誌。由於好奇心的驅使,他接受了兩本雜誌帶回家中。在閱讀過之後,他相信自己所讀的乃是真理,因此決定要去找尋耶和華見證人。他向一位警察詢問,剛好這位警察識得一位耶和華見證人,他便將她的地址告訴了這位年輕人。當這位見證人見到門口有一個手裡拿著《守望台》雜誌向她詢問的年輕人時,她感到驚喜非常。於是她立刻和這青年建立了一個聖經研究;後者並且開始參加所有的聚會,後來沒有缺席過一次。因此他進步得很快;經過一段很短的時間之後,他採取獻身和受浸的步驟而成為至高者手下一個成熟的僕人。——1962年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