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上帝的堅忍是對人類的一項永久幸福
    守望台1967年 | 1月15日
    • 他的人。耶和華的確已藉著他的堅忍使他的榮耀大增!

      23.(甲)關於上帝的堅忍,有什麼警告發出?(乙)基督徒會時刻將什麼緊記在心以免辜負了上帝表現堅忍的美意?

      23 隨著這個好消息而來的是一個警告:以個人和集體而論我們都千萬不可辜負耶和華表現堅忍的好意。使徒彼得很明智和率直地警告我們說:「主[耶和華]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滅亡],乃願人人都悔改。」然後使徒接著說:「但主[耶和華]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惡人將會被消滅。我們應該將這些事實緊記在心——耶和華的日子將會來到——惡人會被毀滅。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以我主長久忍耐為得救的因由。」所以要把握這個機會。凡是這樣行的人都有永久的幸福在基督治下上帝的新規制裡等待著他們;這些幸福都是由於上帝的堅忍才得以成為可能的。——彼得後書3:9-18;加拉太書6:9。

  • 對所有的人都保持堅忍
    守望台1967年 | 1月15日
    • 上帝不但吩咐他的僕人在別人的歧視虐待之下堅忍不拔,並且要懷著正確的態度如此行,那便是說他們必須甘心忍受而不發怨言。他在忍耐方面必須效法上帝和耶穌基督。耶和華對他的反對者並不懷有仇恨或惡意。這便是堅忍的可嘉之處。耶穌曾說:「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馬太福音5:48。

      4.什麼可以幫助基督徒忍受苦難?聖經怎樣表明這點?

      4 除了耶和華在堅忍方面所立的奇妙榜樣之外,基督徒還有其他的鼓勵幫助他們忍受苦難。這是他所需要的,因為受苦並不是一件易事。耶穌基督在登山寶訓裡曾簡略地提及這些鼓勵是什麼,說:「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馬太福音5:10-12)不錯,耶穌向我們指出忍受苦難的獎賞。我們若將所受的苦和王國及永生的幸福比較一下,我們便可以看出為公義而受苦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事實上只要我們相信上帝的應許,我們便有最大的理由可以歡欣鼓舞。「弟兄們,」主耶穌基督的弟弟和他的門徒雅各說,「你們要把那先前奉主名說話的眾先知當作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樣。那先前忍耐的人,我們稱他們是有福的。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給他的結局,明顯主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忍受試煉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煉之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雅各書5:10,11;1:12)當為了行善而受苦時,要相信上帝的應許,於是你的堅忍便會為你帶來喜樂了。

      5,6.(甲)關於受苦,使徒保羅對歌羅西人怎麼說?(乙)我們怎樣可以說受苦是一項權利和恩賜?

      5 使徒保羅也曾論及在試煉和苦難之下保持喜樂這件事。他在寫給歌羅西人的信中說:「[要]歡歡喜喜的忍耐寬容,又感謝父叫我們與眾聖徒在光明中同得基業。」(歌羅西書1:10-12)基督徒的忍耐或堅忍應該是歡樂的。我們若將所受的苦視為權利,並且記得忍耐會帶來上帝的嘉許,而他的嘉許則帶來生命的冠冕,我們便能夠這樣。

      6 受苦是一項權利嗎?不錯!事實上為基督受苦乃是一項恩賜。請留意使徒保羅在他寫給腓立比人的信中怎樣表明這點。他說:「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他受苦。」(腓立比書1:29)沒有任何有信心的人會否認相信基督是一項寶貴的權利,但保羅將這件事更推進一步。他告訴我們為基督受苦亦同樣是一項權利和恩賜,因為一件被賜予的東西便是一項恩賜。而且到某項程度,「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裡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摩太後書3:12)體會這件事實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為什麼我們必須對所有的人表現堅忍。

      7.保羅有過什麼受苦的經驗?為什麼他可以向別人推薦堅忍的途徑?

      7 使徒保羅並非只是談及受苦和堅忍,他自己也受過很大的苦。在他寫給哥林多人的第二封信裡(11:23-29),他敘述他為基督而忍受的一部分艱辛。他曾多次下獄,幾乎被人打死;五次他被鞭打三十九下。他曾被人用石頭擲擊,遭遇沉船三次。他嘗過飢寒交迫,通夜無眠和各種危險的滋味。可是他卻促請他的基督徒對所有的人都保持堅忍。他能夠這樣做,因為他知道這件事牽涉到基督徒的忠誠,而且他確信上帝會將寶貴的永生獎賞賜給一切堅忍不拔的人。強化保羅的另一個因素是他堅信除非為耶和華所容許,否則便不會有什麼災難臨到基督徒身上。上帝若容許這些事發生,身為上帝僕人的他自然樂於承擔,無論代價如何。——哥林多後書6:3-10;提摩太後書4:6-8。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