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能造就守望台1958年 | 8月1日
-
-
日後的終身事業——作一個傳道員——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你對他們的態度應該仁慈溫和而富於同情心,但絕不濫用感情。要記得「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同時不要忘記甚至在這種情況下愛仍然是「不輕易發怒」的。——箴言13:24;哥林多前書13:5。
兒童的本份
22.兒童對造就自己有些什麼義務?
22 在造就家庭方面你們兒童也可以盡一份力,事實上你們若想長進就必須盡一份力。你們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造就自己。除非你們具有良好的內心狀況,否則無論你們的父母如何努力亦不能在靈性上造就你們。「甚至兒童亦憑行動將自己表明出來,顯出他所作的是否純潔正當。」對耶和華的愛與對父母的愛會使你自願「凡事順服父母。」愛會使你在父母為造就你而做的努力上合作而非與他們作對。愛會幫助你用正確的眼光看他們對你所做的糾正,使你了解這完全是為了你的益處而作的。——箴言20:11,譯自RS;歌羅西書3:20。
23.兒童怎樣能在造就父母方面盡一份力?
23 不但如此,身為耶和華見證人你的父母除了供給你在物質和靈性上所需之外還有許多應盡的義務。藉著甘心樂意的順從和合作,你可以減輕他們的負擔。再者,愛會幫助你看出家裡有些什麼需要做的事,然後盡力給父母一臂之助,絕不用等父母吩咐才動手或因為這些家庭雜物減少了你的玩耍時間而怨懟不樂。這種體貼能夠造就你的母親,因為它能夠使她有充分的時間研讀聖經,參加聚會和傳道工作。同時藉著留意避免對你父親的金錢時間或精力作不必要的要求,你亦能夠造就他。你這樣行表明你是一個聰明的兒童,而聰明的兒童乃是父母的喜樂。(箴言15:20;27:11)不錯,家庭裡的每一份子,丈夫,妻子,父母和兒女,都對家庭的其他份子負有義務;藉著愛他們不但能夠彼此造就,並且可以造就自己,而為上帝帶來榮耀贊美。
-
-
他們的決定是否由於了解?守望台1958年 | 8月1日
-
-
他們的決定是否由於了解?
去年夏天在紐約市麥地臣廣場聚集了一群人而葛培理宣稱他們是決定歸入基督。五萬五千人響應。他們是否真正了解決定歸入基督是什麼意思?傳教士是否考慮過才宣稱群眾在情感衝動時決定的事是正確的?是否只承認一相信他是救主便是決定歸入基督呢?
這些人還有很多需要認識的事。決定歸入基督首先決定歸入他的父,耶和華上帝。這便是遵行上帝的旨意,以他的事務為先,正如耶穌所做的一樣,他說:「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來者的意思。」(約翰福音5:3)想跟從他的人也要這樣行。他榮耀他父的名,但麥地臣廣場中的五萬五千人是否知道上帝的名或上帝的旨意是什麼?
聖經記載說:「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彼得前書2:21)這些人是否了解決定歸入基督就是跟從基督的榜樣而獻身遵行父的旨意呢?或為了對上帝保持忠誠而忍受迫害呢?或公開宣揚上帝的旨意和王國呢?
基督的榜樣是不與這世界為友。決定歸入基督便是跟從這榜樣。雅各說:「凡想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上帝為敵。」(雅各書4:4)麥地臣廣場的五萬五千人中曾經拒絕承認這聖經條件而繼續與世界為友的有多少呢?參加不合聖經的計劃,各種流血戰爭計劃和殘酷的行動的又有多少呢?
第一世紀決定跟從基督的人是經過聖經教訓才去決定的。他們由於了解而與上帝的受膏君聯合。今日並沒有例外。一個人決定跟從基督不必因為傳教士充滿情感的勸說,但要由於聖經的正確知識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