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智地運用物質資財警醒!1979年 | 10月8日
-
-
擊掌作保,乃是無知的人。」(箴言17:18)此外,對於那些不負責任、懶惰、有勝任愉快的工作也不肯去做的人不應予以經濟上的援助。聖經的規例是「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飯。」(帖撒羅尼迦後書3:10)另一方面,聖經的確鼓勵人向真正貧乏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以弗所書4:28。
若有更多人知道和留意聖經關於理財的原則豈不帶來很大裨益嗎?這的確能協助他們獲得飽足。
-
-
知足常樂警醒!1979年 | 10月8日
-
-
知足常樂
「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書6:7-10。
因此聖經提出明確的警告,叫人切勿成為貪財者和過度重視物質財富。我們不必要有許多奢侈品才能活得下去。誠然,我們的食物應該富於營養,但未必要最貴的一種才行。衣服和住所雖是基本的必需品,但巨型衣櫥與豪華住宅所擺滿的美麗傢私不會使人增加壽數。
不少人知道這些道理,但他們仍然以賺錢為一生目標。此舉往往使他們毀了自己,甚至達到不獲一飽的程度。
提防不智的遷移
當然,男子應該關懷他家人的生活豐足。聖經說:「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不看顧自己家裡的人更是如此。」(提摩太前書5:8)因此,當有較佳的就業機會打開時,即使是在其他地方,家主也許希望把握機會帶同妻兒遷往那裡。尤其是以能造益全家人的場合為然。可是,對這些事情必須小心考慮。聖經的箴言說:「愚蒙人是話都信,通達人步步謹慎。」(箴言14:15)無法確知何所適從會帶來嚴重難題。
這正是迦納一個鄉村木匠的遭遇。他的妻舅勸他遷居首都阿克拉可賺更多的錢。但妻舅卻不能保證他在那裡可獲優差。有個熟人鼓勵他跟從聖經勸告,保持知足之心,繼續在本地辛勤工作,他卻充耳不聞。這位木匠在離開鄉村前對熟人說:「進步的人不會在鄉村終其一生。」
請看這個男子在數月之後的情形。木匠手持拐杖、頭頂行李、憔悴瘦弱地蹣跚而行。他的兩個兒子尾隨在後。城市的高昂生活費和無法找到合適職業迫使他返回鄉村。他的妻子在哪裡?原來,她發現家人在阿克拉的困境,不能忍受下去,於是捨棄了丈夫。
在其他許多地方,不因已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而知足以致陷於苦境的人比比皆是。這些人也許賣了鄉村中的小塊土地而遷居城市。可是,他們找尋高薪職業的希望往往落空。不久便床頭金盡。這時雖想還鄉也因缺乏旅費而不能成行。於是不得不繼續住在污穢的城市貧民窟裡。
值得留意的是,聖經警告人不可為利而遷徙,但對生活的無常卻未予以認真考慮。我們讀到:「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裡去,在那裡住一年,作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什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雅各書4:13,14)他們若在定下計劃時知道和體會關於知足的智慧以及考慮到生命的無常,則現時處於窘境的許多人便早就獲得飽足了。
有些人雖知別人為了不智的遷徙而面臨嚴重難題,但仍然自以為例外。他們往往忽略一件事實,那便是表面成功的人也許要犧牲真正的幸福和知足之心。
重大犧牲換來的成功
請留意英國一位鬢髮斑白的祖斐利敘述關於他的經紀業同事的話:
「他是蘇格蘭人,身高六呎,身材瘦削。當我就職時,他正在主理一個細小部門。我凝望他戴著金絲眼鏡的表情,時常使我相信他正打算有一天要成為公司董事。他辛勤工作,每晚遲退,把工作拿到家裡去做,也不申請休假。後來他成為部長。升職使他和妻子及兩個兒女遷居雅息士的高尚住宅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