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栽種那道
    守望台1970年 | 7月1日
    • 的種種俗慮,特別是騙人的錢財(看來這個世界正鼓勵每個人均以發財為人生的目標)將他迷住了,以致這些東西像荊棘一般將真理的種子扼殺了,所以他亦無法結出果實來。要記得,今日:我們正生活在一個邪惡、自私而毫無愛心的事物制度裡。每個人都與自己的鄰人為敵,大部份自稱為基督徒的人愛心均冷淡了。所以一個人若被這個事物制度的種種俗慮以及騙人的錢財力量纏住,不久真理的種子便會被扼殺了。因此這人遂「不能結實」。在這人的生活上沒有任何可供『栽種那道』的餘地;他在靈性上被扼殺了。

      像好土的人

      18.(甲)試解釋撒在好土上的種子所產生的結果。(乙)去年有許多人怎樣獲得幫助而能夠明白上帝的道?

      18 可是,耶穌繼續說:「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馬太福音13:23)顯然這樣的人必須先「聽道明白了」。他們必須作個人的研讀才能了解上帝的道。為了鼓勵人研讀聖經,耶和華見證人在1969年每週主持了1,097,237個家庭聖經研究;看來他們在這些地方找著了好土。這些私人的家庭聖經研究有很多已產生了結果。耶和華見證人幫助人聽到王國的信息。去年他們用了239,769,076小時對萬國的人談論真理,並且與感興趣的人建立了數以萬計的聖經研究。並非所有的人均繼續每週與見證人研究聖經,但是1969年的傳道工作報告透露見證人每週主持超過一百萬個聖經研究。對上帝的道所作的這種研究是必需的,因為這可以幫助人除去心中的惡念。這樣真理才可以在心中生長。比喻地說來,種子無疑不能夠在交通繁忙的路邊,崎嘔不平的石地或長滿荊棘的脊土上生長。種子必須有好土才能滋長發榮。你是怎樣的泥土呢?我們希望你是個「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的人,並且已「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真理的種子必須在好土上才能發芽生根。

      19.(甲)一個人怎樣能夠證明自己有如好土一般?(乙)我們有什麼證據表明在1969工作年度有許多人好像好土一般?(丙)過去四年受浸的人數比較起來怎樣?

      19 藉著除去心中的一切惡念,例如謀殺、通姦、淫亂、偷竊等,你可以證明自己是「好土」。(馬太福音15:19) 栽種在你心裡的上帝的道會長成為一株壯大的植物而結出果實。以作一個基督徒而論,你有不斷生長嗎?王國的信息和真理在你心裡是否根深蒂固呢?真理有沒有生根發芽而長成為一株能結果的植物呢?為了鼓勵人如此行,耶穌在比喻的結論中說:「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馬太福音13:23)在與耶和華見證人交談過和研讀過的感興趣人士中,有許多已證明自己是好土。 他們毅然獻身給耶和華;僅在1969年便有120,905人受浸成為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我們能夠說獻了身、受了浸的耶和華見證人正在結出果實,有些一百倍、有些六十倍,有些三十倍嗎?無疑有些人正在產生果實!請看看過去幾年的記錄:1966年有58,904人受浸;1967年有74,981人受浸;1968年數目增至82,842人;1969年則一共產生了120,905個獻了身、受了浸的基督徒去向人宣揚王國的信息。成績好極了!我們感謝耶和華賜給我們如此豐盛的祝福。

      20.(甲)「栽種」一詞是什麼意思?(乙)我們怎樣將這字的意思應用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上?

      20 若要栽種一件東西,不論是一顆種子抑或上帝的道,我們必須首先將其深深地種下或放牢。「栽種」一詞的實際意思是將種子種在土裡使其生根萌長。同樣地,教導可以使人將學得的知識實行出來。真理若栽種在好土裡,學生就會產生結果,而這種結果是由學習所促成的。 許多世紀之前當猶太人是耶和華的選民而受他保護之際,上帝吩咐所有作父母的以色列人務要將上帝的道的真理灌輸到兒女的腦中。耶和華要他們有知識和了解。他對父母們所下的命令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申命記6:6,7。

      21.(甲)今日的基督教國重蹈耶穌日子猶太人的什麼覆轍?(乙)今日基督教國可以說它未有機會聽見嗎?

      21 可是,以一個國家而言,猶太人卻沒有接受他們的祖先傳下的良好忠告;結果他們誤入歧途,讓列國的俗慮和騙人的錢財力量將真理從他們心中扼殺,以致失去了他們與上帝的密切關係。在這方面今日的基督教國與古代的猶太人毫無二致。基督教國各教會屬下的教友也不接受上帝的道。大部份的人並不想作真正的基督徒。使徒保羅在他的日子已意識到這點,因此他寫道:「因為有福音傳給我們,像傳給他們一樣;只是所聽見的道與他們無益,因為他們沒有信心與[聽見的人聯合起來]。(希伯來書4:2)從保羅的話看來,顯然有許多希伯來人有機會聽見上帝的道;事實上保羅描述兩種不同的人,一種聽了之後對好消息毫無反應,另一種則在聽見之後憑著信心與宣揚好消息的人聯合起來。今日在基督教國裡耶和華見證人不斷逐戶向人宣揚好消息,但是大部份的人都「油蒙了心,耳朵發沉。」(馬太福音13:15)地上的人並非沒有機會聽見真理。他們無疑有!事實上在過去五十年來,上帝王國的好消息一直向世人宣揚,而且這件工作正在普世以更大的規模進行著,特別以過去二十五年為然。但是卻只有比較少數的人發生反應。可是那些聽見王國的信息而明白的人又必須怎樣行呢?

      「存溫柔的心」

      22.(甲)一個人需要有聖靈的什麼果實才能將上帝的道栽種在自己心中?(乙)這將怎樣的人淘汰了?

      22 耶穌的同母異父弟雅各很可能對耶穌所作的播種比喻十分熟悉,因此當他論及栽種的問題時,他可能想到耶穌所說的話。他其實將耶穌的整個比喻作一摘要,說:「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生命]的道。」我們應當記得人們必須「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作教師的基督徒不會藉口頭的教導使真理探入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人的腦中。一個自以為無所不知的人自然無法表現謙虛的態度。這樣的「泥土」必定會剛硬如石而無法讓真理的種子穿透。當聖經真理進入一個尋求知識和了解的頭腦中,並且滲入一個對造物主深懷尊重的人的心裡時,真理的種子便會萌發滋長,過了相當時間之後遂達到成熟的地步。 正如耶穌說:『它便會真正結實。』有些人會結出一百倍的果子,有些六十倍,有些三十倍。耶穌的話多麼真實!今日我們見到許多認識真理的人撥出時間逐戶向人傳道和主持聖經研究,我們知道這些人正在盡自己的本分。耶穌豈不是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給他們施洗」嗎?(馬太福音28:19)在耶和華見證人的一生中,有些可能幫助了三十個人認識真理,有些幫助了六十個,有些甚至幫助了一百個。王國的信息若撒在好土裡,過了相當時間便會產生美好的果實。你有努力成為一個聖經教師嗎?你有響應耶穌的命令,『去使萬民作他的門徒,給他們施浸』嗎?

      23,24.耶和華手下超過一百萬的基督徒見證人已在品格上作了什麼改變?

      23 今日耶和華手下有一百多萬基督徒見證人已經採取了適當的步驟去拯救他們的生命;他們已經除去一切「盈餘的邪惡」和肉體的污穢。他們全心相信保羅的話:「你們應該除去那與你們以前的行徑一致和正按照他的虛妄慾望被腐化的舊品格;反之……你們要藉著那激勵你們頭腦的力量去革新自己,並穿上那按照上帝的旨意在真正的公義和忠誠中形成的新品格。」(以弗所書4:22-24)若要披上那按照上帝的旨意而形成的新品格,唯一的方法便是首先除去舊的品格。這樣轉變才能夠開始發生。由於你「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生命]的道,」你的頭腦便會受到一股新的力量所激勵。保羅對於披上新的品格深感興趣,因此他在哥林多前書9:27說:「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

      24 上帝曾將「王國之道」栽種在大掃城的掃羅心裡;掃羅後來成為使徒保羅。他證明自己是好土。他想結出很多果子。他四處週遊向人傳道,並為許多人施浸。在這方面他為我們今日的人立下了一個極好的榜樣。

  • 學習和睦共處
    守望台1970年 | 7月1日
    • 學習和睦共處

      ● 去年十月尾耶和華見證人在巴布亞舉行了一個國際大會。由於無法租到夠大的會場見證人遂自建了一個「城市」供舉行大會之用。有1,116人從各部落和三十一個國家聚集起來。在一個以種族屠殺聞名的國家裡,這個和平的大會立下良好的榜樣表明上帝的道如何使聽從它的人的生活大為改觀。

      在十月期間,「地上的和平」國際大會在韓國、日本、臺灣、香港、菲律賓、澳洲和巴布亞相繼舉行。赴會聆聽聖經的和平信息的聽眾最高數目達120,403人。在這些大會中,令人快慰的是看見有5,573人以水浸禮象徵他們獻身進行耶和華上帝的旨意。

  • 他體會聚會的價值
    守望台1970年 | 7月1日
    • 他體會聚會的價值

      我們在衣索匹亞的弟兄寫道:「當我們不斷以上帝的道的真理滋養我們的頭腦之後,我們愈來愈體會到專一致忠的重要,而且參加聚會的願望亦愈來愈強。」他們舉出一個好例子,那裡有一個弟兄由於工作調班而每個月有兩次聚會會遲到四十五分鐘。他是否自滿地認為每個月聚會遲到兩次是無可避免的事呢?絕不是!他與另一個工友安排容他在聚會那日早走四十五分鐘,而他寧願代他的工友做整整一班(七小時)的工作作為交換,若非在聚會後的翌日便是在聚會那日之前這樣行。現在這個弟兄沒有遲到聚會了。他願意以十四小時的工作換取僅僅九十分鐘的聚會時間。他對耶和華的屬靈筵席的確非當體會。——《1969年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