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與上帝親近到什麼程度?守望台1985年 | 2月1日
-
-
你與上帝親近到什麼程度?
年僅三歲的拉斐爾以簡單的方式開始他的禱告:「耶和華,你好嗎?」雖然我們並不贊成成年人以這種方式禱告,但卻為這種天真的童稚之言不禁莞爾而笑。事實上,拉斐爾顯然感到與上帝十分親近。對他而言,上帝不僅是一種抽象的力量。反之他是一位真實的個體。對你而言,上帝也是這麼真實,這麼親近嗎?
奇怪的一點是,許多聲稱相信上帝的人卻從不力求對他有更多的認識或親近他!有些人更由於妄自尊大而阻礙了他們親近上帝。大衛王說:「[上帝]敵視並降低高傲的人。」(撒母耳記下22:28,《現譯》)其他人則過於謙遜而不敢奢望與上帝締結關係。高傲的人必須培養像孩童一般樂於受教的精神。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如果你們不回轉,變成像小孩子一樣,一定不能進天國。」(馬太福音18:2-4,《新譯》)至於那些過於謙遜的人,他們也許能夠從拉斐爾那種毫不猶豫地親近上帝的態度獲得一點裨益。
雖然懷有正確的態度已經是個良好的開始,但若要更親近上帝則還有其他事情需要留意。首先,人必須留意他。當你目睹上帝所創造的美妙絕倫的萬物時,你有像詩篇的執筆者大衛一般感謝讚美他嗎?大衛問道:「我仰視你親手創造的天空,觀看你陳設的月亮、星辰。啊!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必朽的人算什麼,你竟關懷他!」(詩篇8:3,4,《現譯》)花點時間懷著體會之心沉思上帝所創造的萬物的確可以強化我們與上帝之間的愛之鏈。
「親近上帝」
兩塊磁鐵若被適當地排列起來,便會互相吸引。事實上,它們愈是互相接近,彼此的吸引力便愈大。在我們與上帝的關係上,類似的情形也會出現,故此門徒雅各說:「你們親近上帝,上帝就必親近你們。」——雅各書4:8。
學習認識上帝是「親近」他的方法之一。(約翰福音17:3)人惟獨研究聖經才可以獲悉上帝的名字是耶和華,他對地球所定的旨意是什麼以及他的各種美德,諸如仁愛、智慧、公平和能力。(詩篇83:18)『可是,』你也許會說:『我已經知道上帝是無所不能,全然公義,滿有愛心和智慧的了。』然而,這件事本身是否便足以表明你對上帝已具有正確和充分的認識呢?未必一定。
以其本身而言,僅是談及上帝及他的品質可以看來沒有什麼意義,特別是你若無法將其與你本身的經驗互相印證的話。例如,你怎能向一個生來失聰的人解釋「大聲」或「小聲」的意思呢?若無法作出比較,他又怎能辨別麻雀吱吱的叫聲與鴿子鴣鴣之聲的差別呢?同樣地,就其本身而言,「上帝就是愛」這句話可能看來僅是一句並沒有什麼感人力量的聲明。(約翰一書4:8)人若要在精神和感情上充分領略上帝的愛的真諦,便必須考慮到上帝如何向全人類顯出這種愛心。(約翰福音3:16)人也必須能夠從自己的個人經歷印證上帝的愛。「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詩篇的執筆者說。(詩篇34:8)人若確實這樣行,就必然會感到與上帝十分親近。
有一次,小拉利注視著父親問道:「我知道我應當愛耶和華過於一切,但我怎能夠愛他比愛你更深呢?我看見你,我愛你;但我卻看不見耶和華。」父親安慰小孩子,向他指出人起初有這種感覺是很正常的。父親向孩子指出,他後來更明白聖經談及耶和華的各種奇妙品德和作為,並且能夠親身體驗到上帝的仁愛照顧,他便能夠對耶和華養成一種超過對其他所有人的強烈愛心了!(馬太福音22:37,38)因此,凡是撥出時間真正認識耶和華的人都能夠對他養成這樣的愛。
「認識」上帝意味到什麼
我們時常將「認識」一詞用來指泛泛之交或僅是能認出某個人。『我若沒有弄錯的話,我認識他,』我們有時會這樣說。我們甚至會對一些僅有一面之緣或相交甚淺的人也作出同樣的表示。
使徒約翰幫助我們了解「認識」上帝的意思並非僅是對他具有片面的認識而已。讓我們查考一下約翰受上帝感示的第一封信中的若干要點。扼要說來,這封信指出:認識上帝便會愛上帝。人若愛上帝和認識上帝,便要謹守他的誡命。這意味到不再在黑暗中行走,並且把真理付諸實行。這意味到跟從上帝的道和聖靈的指引,並且緊守真理。由於認識上帝,我們能夠在禱告中坦然無懼地親近他,確信他必定會垂聽我們的懇求,並賜給我們所需的一切以便成就他的旨意。——約翰一書1:5-7;2:3,4,13,14;3:19-24;4:6-8,13;5:3,14,15。
顯然,認識上帝不是一件被動的事。我們要作出很大的努力才能認識耶和華上帝及與他享有親密的關係。僅是參加某些宗教儀式無疑是不足夠的。認識上帝也絕不是某種突發的感情激動,正如許多「重生的基督徒」所聲稱一般。詩篇的執筆者說:「耶和華阿,求你將你的道指示我,將你的路教訓我。求你以你的真理引導我,教訓我。因為你是救我的上帝,我終日等候你。」(詩篇25:4,5)故此,「認識」上帝涉及到整個生活方式!
此外,詩篇執筆者勉勵我們「嘗嘗主恩的滋味」之後,他接著說:「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詩篇34:8,14)在有些事例上,「離惡行善」需要人作出重大的改變。
例如,馬莉在1960年代是個嬉皮士,她毒癮甚大。不久,她終於淪落到偷竊,性不道德,墮胎——甚至賣淫。後來,她接觸到耶和華見證人,並開始看出她若要親近上帝就必須在生活上改弦易轍。「我戒絕了每天吸食兩至三包香煙和吸毒的惡習,我痛下決心緊守上帝對淫亂所下的誡命。我把一切有關解夢、占星術和邪術的書刊扔掉,並且除去一切與假神有關的偶像、蠟燭和畫像。」最後,她獻身給耶和華,直到如今仍努力事奉他。
可是,你願意作出所需的努力以求認識上帝嗎?雖然你的生活方式也許並不如馬莉那麼惡劣,但你可能仍需作出真正的改變。然而,你可以放心,上帝必不會使任何謙卑、誠懇地懷著赤子之心學習和遵行他旨意的人失望。
-
-
幫助年輕人親近上帝守望台1985年 | 2月1日
-
-
幫助年輕人親近上帝
聖經的執筆者用了不足一千字敘述耶穌在地上頭30年的生活,但卻用了數以萬計的言詞報導他最後三年半的生活。這乃是因為耶穌基督的公開傳道活動——而非他的誕生、孩童時期和青年時期——是福音記載的主題。然而,聖經簡略地報導耶穌早年的事跡清楚表明年輕人是可以親近上帝的。
我們打開聖經翻到路加福音第二章的記載,我們讀到耶穌十二歲時在聖殿裡「坐在教師中間」。他「一面聽,一面問,」並且使教師們希奇「他的聰明和他的應對。」(路加福音2:46,47)此外,我們讀到他的智慧和身量都一齊增長。——路加福音2:40,52。
我們應當把耶穌這種屬靈的傾向歸功於誰呢?至少有若干功勞要歸於他的父母。身為猶太人,他們有義務遵照耶和華的教訓養育兒女。上帝的先知摩西說:「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申命記6:6,7)上帝無疑留意把他的愛子安置在一個會將這項訓示付諸實行的家庭裡。今日,父母也應當對兒女表現同一的關注。你正幫助兒女認識耶和華及協助他們養成事奉耶和華的願望嗎?
「從嬰孩時期開始」
等到孩子較年長才施以屬靈的訓練是不智的。例如,提摩太長大後成為一個傑出的基督徒。但他「從嬰孩時期開始」便接受聖經的教導。(提摩太後書3:15,《新世》)與此一致地,我們見到有些基督徒母親給嬰兒餵奶之前先朗聲祈求耶和華的祝福。難怪這些嬰孩很快便曉得在禱告結束時說「阿們」!這是幫助他們對來自上帝的屬靈和物質恩賜培養體會的初步訓練。
米克爾和莎坡拉(七歲和八歲)的事例表明優良的父母督導所導致的結果。有一次,當他們與父母一同起程前往某處時,他們主動地禱告求上帝指引和保護。抵達目的地之後,他們沒有忘記感謝耶和華使他們平安抵步。
基斯俊和艾力克(三歲和六歲)與父母一同到公園遊玩。像有時幼童所為一般,他們蕩失了。父母在何時找到他們呢?當兩個小男孩向耶和華禱告求助之後!
孩童頗年幼時已能夠成功地接受多種不同形式的訓練。在比利時舉行的一個基督徒大會裡,年僅三歲的堅諾被帶上講台,坐在高凳上。講者請他在聽眾面前把聖經66本書的名字念出。你做得到嗎?不錯,堅諾做到了!他在父母的訓練之下繼續進步,今日他是耶和華見證人的一位週遊監督。誠然,並非每個孩童都具有相同的學習能力,但這件事卻足以說明對幼童施行屬靈教導所帶來的裨益。
年幼的孩童甚至能夠領會聖經的教義。在盧森堡的一間幼兒學校內,四歲的啟爾拒絕跟從其他幼童一起禱告。當被問及原因時,他回答說:「我們不相信一個三角神!」啟爾對天主教三位一體的神的觀念也許並非完全正確,但他所知的已足以使他明白不應當向這個神禱告!——馬可福音12:29。
讓上帝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有時孩童會有難題。與其默不作聲,他們應當向父母吐露心事。可是,孩童也應當受到鼓勵『把重擔卸給耶和華。』(詩篇55:22)父母可以幫助他們體會到上帝並不會輕視他們的請求,因為他的愛子耶穌基督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馬可福音10:14)父母也當教導孩子通過耶穌基督向上帝禱告。——約翰福音14:6。
一旦兒童學會信靠耶和華的幫助,並見到如此行所帶來的結果,這時常會對他們的信心產生戲劇性的重大影響。一名在守望台社分社辦事處工作的青年男子,積卡爾,敘述他在十四歲時所經歷的一件事:「當年環務大會剛好在我大考前的一週舉行。難題是,老師在星期五才發給我們溫習的資料。與父母商談之後,我們決定我不該錯過大會的節目,即使這意味到我只有很少時間溫習課文。[希伯來書10:24,25]我向耶和華禱告,懇求他幫助我為考試盡力而為。
「到了星期一早上,所有同學都十分緊張,因為考試首次以口試形式舉行。我再次禱告祈求耶和華與我同在。結果如何?我在當日所考的科目得分是全班之冠。其中一位主考老師甚至向我進一步發問,說:『我想試試他對這方面的知識領悟到什麼程度。』然而,我還是對答如流。」
積卡爾從這個良好的結果學到什麼呢?「體驗到耶和華的幫助使我更親近他。我學會不該對任何事情過度憂慮,反之要藉著禱告向耶和華求助。」——腓立比書4:6,7。
不錯,幫助年輕人「認識」耶和華,讓他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這樣行十分重要。他們若看出耶和華的確指引他們行事,這豈不比他們光從書本讀到他或聽到他更能激勵他們鍥而不舍地忠心事奉他嗎?當然,以這種方式施行訓練並不容易。但年輕人不會輕易地忘記父母以熱誠、認真的態度向他們傳授的有關耶和華的知識。耶和華也絕不會忘記這種忠貞的努力。(希伯來書6:10-12)故此,願我們所有作父母的人都盡力而為,幫助年輕人贏得天父向所有認識他及為他所認識的人提出的獎賞——「永生」。——約翰福音17:3。
[第7頁的附欄]
令人感動的童稚之言
父親問八歲的狄波拉說:「你有向耶和華禱告嗎?」她回答說:「有,很經常。」「在什麼時候?」「當我獨個兒的時候。」「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這樣便沒有人會打擾我!」
母親問六歲大的羅蘭特:「今晚你要我把你房間的燈亮著嗎?」(羅蘭特怕黑,父母曾吩咐他向耶和華禱告求助。)「不用了,我不再害怕,因為耶和華和我在一起。」
一名年約六歲的女孩子禱告說:「耶和華,謝謝你賜給我們復活的希望。這是一個極好的主意!」在另一次禱告裡,她說:「耶和華,當我們在樂園的時候,你會非常忙碌,因為這裡雨下得太多了。」
年僅三歲的厄度禱告說:「耶和華上帝,求求你幫助爸爸研讀聖經,這樣他便不必在『哈米吉多頓』死亡了!」孩子的房門是打開的,父親聽到了這個禱告,深受感動而不再抗拒真理。現在他已成為耶和華的忠心僕人。
-
-
兒童性病激增守望台1985年 | 2月1日
-
-
兒童性病激增
「從性交傳染到性病的15歲以下兒童的數目正在激增,」來自非洲的一項報導說。據《贊比亞每日郵報》所載,繆利素(Chilango Mulaisho)教授在東非與中非醫師協會演講中聲稱,「舉報的病例……逐日增加,」還有許多病例沒有舉報,因為「兒童通常害怕告訴任何人他們染了這樣的病。」性病激增的原因何在?據繆利素教授聲稱,這是由於「兒童對異性的態度過於隨便和父母疏於管教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