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獲得『信心』之後要繼續長進
    守望台1980年 | 11月1日
    • 就永不失腳。這樣必叫你們豐豐富富的,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彼得後書1:10,11。

      32 無疑所有蒙上帝「恩召和揀選」成為他百姓的人都應當決心努力保持這樣的地位。彼得在上帝感示之下所寫的信表明,藉著在信心之外更加上其他與基督相若的品質,他們就不致於無法達到信心所持有的目標——得救。沒有什麼東西能阻止他們進入耶穌基督那永遠的國中。他們得以進入這個王國會是「豐豐富富的」。

      33.基督徒「豐豐富富的」進入上帝的國可能含有什麼意思?

      33 他們會反映出與基督相若的各種美德而光榮地進入上帝的國。可是,「豐豐富富的」這句話可能也指一切在永生的競賽中作出真正努力的人所享的高度幸福而言。——腓立比書3:14。

      34.我們可以怎樣舉例說明較高程度的福分?

      34 我們可以用兩艘船的船長為例說明生命與享有特別祝福的生命之間的分別。一位船長技巧地指揮船隻渡過風暴而安全泊岸。但是另一個船長則在同一場風暴中遭遇沉船而只救回自己的性命。雖然兩個船長都得以保全性命,使船隻安然無恙的船長無疑獲得更大的快樂和尊榮。——可參閱哥林多前書3:12-15。

      35.即使永生是來自上帝的恩賜,為什麼我們必須作出個人的努力才能獲得這項恩賜?

      35 雖然生命是來自上帝的恩賜,聖經卻鼓勵我們竭力取悅天父以表明我們衷誠渴望獲得這項恩賜。這是一項恩賜,因為我們有罪的人永遠無法憑著自己的功勞獲得這件東西。但是我們的生活途徑若並不表明我們真正賞識和渴望得到這項恩賜,我們就可能無法獲得它了。因此,讓我們努力在態度和言行上真正與基督相若。這樣,憑著上帝的幫助,我們便可以獲致成功而不致失去生命或失去我們天父賜給多結果子的人的任何其他祝福。

      36.正如彼得指出,什麼因素並不表示我們無需受到提醒?

      36 因此,我們最好提醒自己保持忠貞的重要性。這便是使徒彼得要他的第二封信的讀者們所做的事。他寫道:

      「因此,你們雖然已經知道這些事,又在你們已有的真道上得到堅固,我還要時常提醒你們。趁著我還在世上的時候,我認為應當提醒你們,使你們常常警醒,因為我知道我離世的時候快到了,正如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清楚指示我的。我也要努力,使你們在我去世以後,還時常追念這些事。」(彼得後書1:12-15,《新譯》)

      像彼得在第一世紀向其提出勸勉的基督徒一樣,我們可能知道宣揚「好消息」及在表現與基督相若的品格方面不斷進步的重要性。我們可能在基督教的真理方面有穩固的基礎而對其有深刻的認識。可是,特別在面對試煉或假導師的狡辯時,我們的確需要彼得所作的提醒。

      37.在予人提醒方面,彼得怎樣是好榜樣?

      37 我們最好將彼得寫這些提醒的話的理由緊記在心。使徒深知他不久便會去世,因為耶穌基督曾親自向他透露,他最後會以身殉道。(約翰福音21:18,19)這個展望並沒有使彼得感覺沮喪不安。但是他決心要利用剩下的時間去強化他的弟兄,鼓勵他們保持活躍和多結果子。這樣,甚至在他去世之後,他們仍然可以從他的話獲得鼓勵及將其用來彼此造就。

      38.鑒於彼得在信中所提醒我們的事,我們應當怎樣行?

      38 讓我們也同樣地從彼得的書信獲得鼓勵,並且促請別人留意彼得的勸勉以強化他們。這樣,當我們滿懷信心地期待耶和華的奇妙應許獲得實現之際,我們會繼續向人宣揚「好消息」,並且不斷進步而成為與我們的天父及他的愛子更相似。

  • 『不要論斷別人』
    守望台1980年 | 11月1日
    • 『不要論斷別人』

      不完美的人時常喜歡將自己與別人比較而擅自判斷同胞的價值。他們所作的結論時常只是根據個人的喜好或受到不同的背境或出身所影響。

      可是,真正的基督徒卻必須提防用錯誤的眼光去看別人。基督的使徒保羅在論及食物時提出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可以幫助我們在生活的這個重要方面保持平衡。他寫道:「吃的人不要輕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也不要批評吃的人,因為上帝已經接納他了。」——羅馬書14:3,《新譯》。

      耶和華上帝接納所有努力遵行他旨意的人。既然如此,人有什麼理由要根據自己個人的喜好而輕視或論斷別人呢?在保羅所論及的事例中,良心許可他們吃肉的人可能看不起不吃的人,認為後者過度拘謹而走極端。在另一方面,不吃肉的人則可能錯誤地論斷吃肉的人而視之為違反律法的罪人。在生活的這些方面——不論是飲食、娛樂、衣著或類似的事——保持平衡的基督徒意識到他僅是上帝的奴僕而已;既然如此,他根本無權根據自己的個人見解去衡量別人。因此,在牽涉到個人的選擇或喜好的事上,他不會輕看信徒同工,亦不會妄自論斷別人而視之為犯過者。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