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擁護上帝的統治權嗎?守望台1973年 | 4月15日
-
-
的東西告訴別人。他們很可能會因為你的膽量、誠懇和熱心,以及聖經知識所促成的態度改變和使你採取的行動而大感驚異。
你會體會到你須要跟從完全獻身給上帝的公義途徑,並以浸禮象徵這項獻身。你若忠心做上帝的工作以履行你的獻身誓言,別人便能夠清楚看見這「記號」——證明你是上帝和基督的僕人的基督徒品格。
如果你額上有「記號」,這對你有什麼益處呢?主要地說來,這證明你正從事著至尊的上帝的工作,同時證明你是上帝統治權的擁護者。你獲得他的嘉許和保護。「[耶和華]認識誰是他的人」他會搭救這樣的人。(提摩太後書2:19;詩篇145:20)你有希望活著渡過現今這個事物制度,進入上帝的新規制裡,在上帝的統治之下永遠生活。這「記號」可以實際保護得著它的人免遭毀滅,不致在「大災難」來到時被上帝的行刑天使所殺戮。(馬太福音24:21)這由以西結在異象中看見耶路撒冷中有「記號」的人得蒙倖免一事所預表。
因此你必須將這個象徵性的記號保留在額上,在上帝的受膏者指揮之下參加『劃記號』的工作。這項急需完成的工作如此艱鉅,以致剩留在地上的少數受膏分子無法親自做完全部劃記號的工作。拒絕參加『劃記號』的工作就是不擁護上帝的統治權。有盈千累萬的人正把握機會接受教導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在自己額上接受記號,然後進一步幫助別人也在額上獲得記號以保護他們渡過消滅這事物制度的「大災難」。——馬太福音28:19,20。
『劃記號』的工作開始之時
「身穿細麻衣」的人的工作所預表的現代『劃記號』的工作在什麼時候開始呢?最早是始於1934年八月十五日《守望台》刊出題名為「他的仁慈」這篇文章的時候。在此之前,守望台聖經書社於1931年出版的《洗雪》一書已指出耶穌手下獻了身的受膏門徒有『劃記號』的工作要做。在同一年,他們採用聖經以賽亞書43:10-12提示的聖經名稱「耶和華見證人」。這有如耶和華吩咐他們說:「你去走遍耶路撒冷全城[預表基督教國],那些因城中所行可憎之事嘆息哀哭的人,劃記號在額上。」——以西結書9:4。
在1934年,上述的文章「他的仁慈」討論耶穌在約翰福音10:16所說的話:「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小群」屬天的後嗣]裡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這時上帝的百姓初次了解到現代的「另外的羊」必定是一些藉著基督獻身給上帝,並且像耶穌一樣以水浸禮象徵他們無條件的獻身的人。
為什麼受膏的基督徒在1931至1934年這三年中沒有做『劃記號』的工作呢?因為在1934年之前,他們的工作只是將聖經的知識傳給這些人。直到1934年之後,他們才清楚了解這「記號」含有更深的意義。
到翌年,1935年春天,『劃記號』的工作真正以一種有組織的規模開始。耶和華見證人在美都華盛頓舉行的一個大會使人對啟示錄第七章所描述的「大群人」了解得更清楚。當時守望台社社長在題名為「大群人」的演講中解釋這些人不是屬於這章書頭八節所描述的屬天階級,反之他們是上帝賜予在地上享永生的希望的人。那日有數以百計的人深受感動而毅然受浸。——啟示錄7:9-17。
工作大功告成
在以西結的異象中,在額上劃記號的工作終於順利完成。同樣地現代『劃記號』的工作也必然會大功告成,使一切具有稱義的信心和以口作得救的宣告的人獲得逃生的裝備。以西結對我們說:「那穿細麻衣,腰間帶著墨盒子的人,將這事回覆說;『我已經照你所吩咐的行了。』」——以西結書9:11。
如果異象中身穿細麻衣的人,即現代集體的「人」,沒有履行他的職責又怎樣呢?他必須對在「大災難」中喪生的人所流的血負責。耶和華曾向受命以守望者的身份警告人上帝行將執行判決的以西結清楚表明這點。可是,地上的受膏分子已忠心執行他們受委派的工作。他們不斷上門探訪人,幫助人獲得救生的聖經知識。這樣行並不容易,因為最猛烈的反對和逼害均集中在他們身上。但是他們以耶穌的預言為命令:「這王國的好消息要傳遍為人所居的大地,對萬民作一個見證,然後末日便會來到。」——馬太福音24:14,《新世》。
所以當「末日」臨到的時候,『劃記號』的工作便完成了。耶穌基督仍留在地上的受膏屬靈弟兄期待那日子來到,然後他們便可以向他們屬天的委任官耶和華上帝回報說:「我已經照你所吩咐的行了。」
如果你屬於數目沒有限定的「大群人」之列,你便會站在受膏分子一邊與他們通力合作。你會全力倡導和擁護上帝的統治權。你會留意保持這個「記號」繼續證明你是耶穌基督手下獻了身,受了浸的門徒,由於具有像基督一般的品格而與所有偽善的「基督徒」分別開來。你也會盡力幫助其他人獲得這個『記號』和保持它。這會使你成為全能的上帝的忠僕而懷有在羔羊耶穌基督治下耶和華的新事物制度裡永遠為他服務的穩確希望。
-
-
讀者來函守望台1973年 | 4月15日
-
-
讀者來函
● 目前的宗教危機可能是由於基督教不切實際所促成的嗎?——美國一讀者問。
當考慮這個問題的答案時,我們應該記得基督教國各教會所信的基督教國與聖經的基督教其實截然不同。雖然前一種基督教可能不切實際。這並不意味到另一種也必定不切實際。
許多人認為一種宗教若切合實際就需要人積極介入今日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問題。他們覺得教會在這方面的失敗表示基督教不切實際。
但是基督教國的各教會豈不是活躍地介入世俗的事務嗎?的確是!在很多國家中,基督教國各教會具有相當的政治勢力,甚至達到支配統治者的程度。當然,各教會機構與政治的合作時常偏袒富人。可是各教會卻聲稱幫助窮人。各教會興建醫院,主持慈善籌款運動及鼓勵教友積極參與社會改革。雖然各教會可能做了一點好事,但是這種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