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宇宙法則是誰制定的?
    守望台2011年 | 7月1日
    • 3.宇宙是永恆不變的嗎?

      亞里士多德認為,地球和地球以外的宇宙有著巨大的差異。他說,地球上的東西是不斷改變、腐壞、衰殘的,而構成宇宙和天體的「以太」卻永恆不變。在他的理論中,所有水晶天球和天球上的天體,都永遠不會改變、衰殘或滅亡。

      聖經也這樣說嗎?詩篇102:25-27說:「你在古時奠定了地的根基,天也是你手所造的。雖然天地消滅,你卻屹立不移;天地有如衣服,全部都要破爛。你更換天地好像更衣,天地就被換掉。你卻始終如一,你的歲月無窮無盡。」

      這篇詩的執筆者也許生活在亞里士多德的日子之前兩個世紀。請留意,他在詩中沒有把地球和地球以外的宇宙作對比,也沒有暗示只有地球會衰殘,而日月星辰就永恆不變。執筆者是拿天地 跟上帝作對比,而上帝就是督導所有星體的創造工作的那個大能靈體。d這篇詩指出,天上眾星像地球上的東西一樣,也會衰殘。在這方面,現代科學有什麼發現呢?

      聖經和亞里士多德都指出,地球上的東西會腐壞衰殘,地質學的證據證明這點是對的。比如說,地球上的岩層一直都在被侵蝕,而火山活動和其他地質活動又會產生新的岩層。

      天上的星體又怎樣?它們像聖經所說那樣會衰殘或「破爛」,還是像亞里士多德所聲稱那樣,在本質上是永恆的呢?16世紀,歐洲的天文學家首次觀察到一次超新星爆發(一個恆星的猛烈爆炸),於是他們開始質疑亞里士多德的聲稱。此後,科學家發現恆星也許會在經歷超新星爆發後死亡,或者慢慢地因燃料耗盡而死亡,有時甚至會塌縮。另一方面,天文學家也發現,在一些「恆星孕育場」,也就是有年老恆星爆發的星雲中,會有新的恆星誕生。由此可見,聖經執筆者說「天」會像衣服一樣破爛和被換掉,是個非常貼切的描述。e這個生活於古代的執筆者所寫的話,竟然能跟現代的科學發現如此吻合,真的令人驚訝!

      那麼,你可能會這樣想:「聖經有沒有說,地球以至整個宇宙,終有一天會滅亡或需要替換呢?」聖經從沒有這樣說,反而保證地球和宇宙會永遠長存。(詩篇104:5;119:90)這不是因為天地擁有永恆的本質,而是因為創造天地的上帝應許會使宇宙萬物永遠存留。(詩篇148:4-6)上帝沒有說他會用什麼方法做到這點,但既然宇宙是他創造的,難道他沒有能力使宇宙存留下去嗎?情況就像一個有愛心的建築師,想必也會好好保養他為自己和家人所蓋的房子一樣。

  • 宇宙法則是誰制定的?
    守望台2011年 | 7月1日
    • e 19世紀,科學家威廉·湯姆森(開爾文勳爵)發現了熱力學第二定律,這個定律說明自然界的物質為什麼會逐漸衰殘和分解。他之所以發現這個定律,其中一個原因是他仔細研究過詩篇102:25-27。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