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的最大機會
「唯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這話是可信的。」——提摩太前書4:8,9。
1,2.(甲)許多青年人將什麼視為重要的機會?我們提出什麼問題?(乙)今日的青年為什麼受到特別的壓力?
什麼是人生向你提出的最大機會呢?最近對各階層的青年人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人認為「獲得一份我真正喜歡的職業」和「在經濟上高枕無憂」是他們最重要的目標。有越來越多青年人以事業為念;在若干地方,有數目破記錄的青年人進大學攻讀以求獲得薪酬優厚的職業。許多人期望這種物質機會為他們帶來安全、力量和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你若是個青年人,你懷有這樣的感覺嗎?你們成年人,特別是作父母的,對這些機會真正有什麼看法?這些是獲致「美好生活」的要訣嗎?
2 在現今這『難以應付』的「末世」,青年人比以前更需要力量和實現自己的抱負。(提摩太後書3:1-5)今日的青年人在許多壓力之下成長,這種壓力是一代人之前無法想像得到的。社會的急劇改變,例如家庭生活和道德的衰落,造成了巨大的感情激盪。
需要力量及實現抱負
3,4.有什麼證據表明許多青年人缺乏內在的力量?為什麼物質利益並不能予人這樣的力量?
3 有越來越多青年人發覺自己缺乏內在的力量去應付生活的種種壓力。(可參閱以弗所書3:16。)最近美國國家精神健康院的一項報導指出,每五個青年人當中便有一個患嚴重的抑鬱症。a從1961年至1975年,美國少年自殺率增加了一倍以上!在這個國家中,每年差不多有八千個年輕人自殺,可是試圖自殺的人的數目卻較此大50倍。有些權威人士將這個難題稱為範圍極廣的傳染病。報告也顯示有數目多得驚人的年輕人進入精神病院留醫。b
4 當然,並非所有青年人都生活在提供大量物質機會的環境中。可是,你若考慮到上述的報告與一個擁有許多物質機會的富強國家有關,顯然僅是物質機會並不足以幫助青年人『除去心中的愁煩和肉體的禍患』。(傳道書11:9,10)人的心若充滿了令人沮喪的懷疑、不安全感或罪咎感,物質利益並不能給予人所需的力量。聖經指出:「你在患難之日若膽怯[灰心,新世],你的力量就微小。」——箴言24:10。
5,6.獲得物質資財會帶來未來的「美好生活」嗎?請舉例說明。
5 但是,謀得物質資財最後是否會帶來滿足和「美好的生活」呢?富裕的所羅門王承認說:「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傳道書2:3-11)雖然他的成就為他帶來了若干快感,他卻仍然感覺到空虛徒勞。
6 今日許多人鼓吹高等教育是獲致未來「美好生活」的要訣之一。一位前任美國州長甚至將這種教育稱為「獲致力量、實現人生抱負和繼續生存的必需條件。」這話是真的嗎?請想想,有人對美國一間有名望的大學的846名畢業生作了一項「校友報告」調查以探知學生畢業十年後的情況。「雖然報告含有許多樂觀的表示,」一位校友評論說,「在背後卻潛伏著悲觀、忿懣和甚至絕望。」經過25年之後,一位校友達到了「若干經濟目標」,但卻承認說:「我個人生活上的失敗大大超過我所獲得的成功,所以最好兩者都免提了。」這便是人生所能夠提出的最好機會嗎?
最大的機會
7.提摩太本可以接受訓練從事什麼職業?但是保羅推薦什麼?
7 使徒保羅在上帝感示之下寫信給基督的門徒提摩太,他在信中指出一件遠較優越的東西。這個青年人曾被派在以弗所服務,這個城市是古代最大的商業中心之一。他必然見過各種各式的事業!他自己本可以致力成為富商或力求在推喇奴學院或當地的劇院中成名。(提摩太前書1:3;使徒行傳19:1,9,29)提摩太無疑本可以從事有利的世俗事業,但是保羅卻寫道:「[要]在敬虔上操練自己。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不錯,敬虔『在凡事上都有益處』。這並非僅是猜測,因為保羅補充說:「這話是可信的。」保羅從個人的經驗深知敬虔會為人打開最佳的生活方式。——提摩太前書4:7-9;哥林多後書6:10。
8,9.(甲)敬虔是什麼?(乙)你最大的機會是什麼?為什麼你必須作出努力才能把握這個機會?
8 敬虔是什麼呢?敬虔是個人對上帝所懷的深厚感情,這種感情出自一顆對上帝的種種感人品德深具體會的心。「敬畏」(希伯來書12:28)一詞的意思主要是懷有虔誠的恐懼,害怕做任何使上帝不悅的事。「敬虔」則是內心的一種響應;這會感動你以取悅上帝的方式而生活,因為你深愛他。c這種內心的品質導致與上帝具有「密友之情」,你與上帝有一種個人的關係,使你意識到他的嘉許和幫助。(約伯記29:4)有機會與上帝締結這種個人的友誼的確比世界能夠向你提出的任何利益更有價值。——可參閱耶利米書9:23,24。
9 人若有敬虔的父母或受浸成為基督徒,是否就自動會使人與上帝具有這種親密關係呢?不然,因為內心的衷誠是必須培養而成的,正如我們必須養成基督徒的其他美德一般。(彼得後書1:5-8)『你的心必須感動』你表現出『敬虔的行為』來。(可參閱出埃及記36:2;彼得後書3:11;歌羅西書3:22。)雖然提摩太自幼便受到真理的教導,他卻必須養成敬虔的品質。今日我們也必須作出積極的努力,可是敬虔會成為「得大利的途徑」。(提摩太前書6:6,《新譯》)怎會如此呢?
優越的生活方式
10,11.敬虔怎樣使提摩太的生活有意義得多?
10 在以弗所,提摩太在一些「存虛妄的心行事」的人當中跟從敬虔的途徑。(以弗所書4:17)這些人腦中所充滿的是空虛無益的事。「情形多麼可悲!」聖經學者倫斯基(R. C. H. Lenski)評論以弗所書4:17說。「人雖然具備有思想和意志的頭腦,是有理性的生物,在一生中跟隨頭腦的指揮而行,但這頭腦雖逐步帶領他們,到頭來卻一無所有而遭遇巨大、可悲的失敗!」
11 提摩太可以看出以弗所人的生活途徑是空虛、墮落的。許多人崇拜亞底米女神,但他們的狂熱崇拜卻歸於一個沒有生命的偶像。這種崇拜包括放蕩的狂歡和宗教賣淫等醜行。(使徒行傳19:23-34)可是,提摩太的生活方式卻比列國的生活方式優越得多,後者「與上帝所賜的生命隔絕了,……良心……喪盡。」(以弗所書2:6;4:18,19)由於提摩太以敬虔的方式運用「上帝所賜的生命」,這使他能與宇宙最偉大的個體為友!有機會憑著敬虔與活的上帝締結這種關係的確是至為寶貴的事!你能夠把握這個機會嗎?
12.關於敬虔的「大利」,一個基督徒青年怎樣說?你對這件事的感覺如何?
12 今日許多人崇拜性、享樂、財富和高等教育,其狂熱程度不亞於古代的以弗所人崇拜亞底米。(馬太福音6:24;以弗所書5:3-5;腓立比書3:19)可是,追求敬虔的人卻享有優越得多的生活質素。「我看看自己在開始研讀聖經之前與之同遊的青年人,」一位24歲的基督徒報導說。「其中有一半在監裡。大部分都吸毒,許多女孩養了私生子。他們的生活弄得一團糟。有幾個甚至已經喪生。我多麼感激上帝現在我能夠回顧自己的一生而對於所見到的情形感到自豪。」其他的基督徒青年完全同意他的感想!
13.為什麼聽從提摩太後書4:5的命令可以使生活更有意義?
13 過著敬虔生活的人享有寶貴的傳道職分。(哥林多後書4:1,7;提摩太後書4:5)這件事向人提出真正的目的和挑戰。基督徒不是僅憑觀看電視或電影的虛構劇情而獲得一種虛偽的興奮之感,反之他們致力於傳道工作,上門探訪真實的人物而予以協助。他們也處理實在的難題。他們看見人們以往過著不道德、強暴或無望的生活,但接受了聖經的教導之後將以前的壞習慣革除,養成自尊而熱心事奉耶和華——這為他們帶來難以形容的喜樂。沒有其他任何事業具有如此重大的意義和產生這麼恆久的好處!
知足和良心清白
14,15.在金錢方面,敬虔的知足怎樣可以改善人的生活?
14 「其實敬虔而又知足,就是得大利的途徑。……只要有衣有食,就應當知足。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用許多痛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書6:6-10,《新譯》)《今日心理學》雜誌在1981年所作的調查顯示青年人比其他任何年齡的人對金錢關心「得多」。可是最關心金錢的人,(包括富有和貧窮的人在內),有半數抱怨「經常感到憂慮不安」。
15 日本有一個青年男子在事業上「扶搖直上」,但卻因此損壞了自己的健康。後來,憑著聖經研究之助,他養成了敬虔的美德。「我回想以往我一生的主要目標是要致富,與我自從改變了目標以來所獲得的快樂簡直無可比較,」他作出結論。「的確沒有什麼東西可與運用自己的一生為偉大的造物主服務所帶來的知足和滿足相比。」d——箴言10:22;傳道書5:10-12。
16.沒有『常存無愧的良心』的人會有什麼遭遇?
16 保羅勸勉提摩太要『常存無愧的良心』。以什麼方式呢?方式之一是在與異性交往方面「存著純潔的心」。(提摩太前書1:19;5:2,《新譯》)可是,今日許多青年人的良心好像被燒紅的鐵烙了一般,以致貞潔已差不多不復存在了。(提摩太前書4:2)但是不道德絕不能帶來內心的安寧和滿足。一項研究考慮到幾百個青少年對性所懷的態度及在這方面的行為。論到那些最縱情於性雜交的人,報告說:「他們相信自己的生活沒有什麼意義和滿足。」差不多半數的人覺得:「我現在的生活方式使我的才幹大部分浪費了。」
17.為什麼『出於清白良心的愛』可以幫助我們盡量善用自己的一生?
17 一對夫婦若在後來締結榮譽的婚姻,表現一種「出自純潔的心和清白的良心的愛」,便無疑會得益不淺。(提摩太前書1:5)1984年的《婚姻家庭雜誌》報導說,對309對新近結婚的夫婦所作的研究顯示,在婚前發生性關係的人「夫妻雙方從婚姻所得的滿足均低得多。」但是保持貞潔的人卻多麼不同!一位享有美滿婚姻已有七年的年輕基督徒妻子說,「回顧以往,知道自己保持清白使我有一種非常美妙的感覺。」不錯,對那些「在純潔上作信徒榜樣」的青年來說,清白的良心無疑是個豐富的酬報。——提摩太前書4:12。
內在的力量
18,19.(甲)提摩太須要應付什麼壓力?(乙)上帝怎樣幫助他?
18 無疑提摩太在以弗所遭遇很多壓力。這個富裕繁榮、道德墮落的城市向人提出許多引誘,而且它對「縱情作樂」的強調可以帶來外在的壓力。提摩太看來是個生性羞怯的人,而且「屢次患病」,這無疑在他內心產生若干壓力。(提摩太前書5:23)但是保羅提醒他說:「上帝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摩太後書1:7。
19 的確,你有多少同輩但願自己具有這樣的力量!一位年輕女子克服了以往賣淫和吸毒的生涯。「惟獨憑著耶和華的幫助我才能夠成功,」她說。「有時我會懷有以往的感覺,但我於是開始禱告——立即這樣行。有能力克服這些難題比我一生中所成就的其他任何事更令我興奮!」無可置疑地,上帝能夠『加給你力量』,使你能有足夠的內在力量去應付任何壓力而作出健全的決定。——提摩太後書4:17。
20,21.(甲)請舉出敬虔的若干裨益。(乙)下一篇文章會考慮什麼問題?
20 因此,敬虔可以為你帶來許多裨益。你「一生的途徑」會有崇高的目的,比一般僅追求物質機會的人的人生目標崇高得多。(提摩太後書3:10)正如一位放棄大學獎學金,毅然成為全時的傳福音者的青年說:「我享有世上最佳的事業,教導人認識好消息及幫助別人認識我們仁愛的天父!而我所享的『額外利益』——自己的品格大有改善——比任何人向我提出的利益更大。除此之外我還有希望獲得在一個沒有憂傷的樂園裡永遠生活的獎賞。請問:人還能夠渴求什麼更佳的生活呢?」
21 也許你說,『我怎樣才能養成敬虔的品德呢?』若想獲得答案,請讀讀下一篇文章。
[腳注]
a 「研究青春期發育和行為的若干專家認為這種抑鬱症是導致嚴重青少年難題的重大因素,例如逃學、在學校生事、吸毒、縱酒、性放縱、懷孕、離家出走和自殺等」,作家麥凱(Kaltheen McCoy)在《應付青少年抑鬱症》一書中報導。
b 在一段13年的期間,雖然美國各年齡的人入精神病院留醫的數目減少了,但15-24歲的人的入院數目卻增加了百份之19,15歲以下的人增加了百份之158!
c 羅賓遜(Edward Robinson)所編的《字典》為「敬虔」一詞的希臘原文優西比亞(eu·seʹbei·a)所作的定義是:「內心[對上帝]自發的感覺。」蒂特曼(J. A. H. Tittmann)在《新約同義字評釋》中補充說:「[敬虔]表達對上帝的崇敬;而這種崇敬是以行動表現出來的,……但[敬畏]則指害怕和避免做任何不對的事的傾向,……[敬虔]是生活上虔敬的推動力。」
d 可閱讀《守望台》1978年9月1日所刊登美馬勝三君的自述,文章的題目是「找尋優於財富的東西」。
你記得嗎?
◻ 為什麼物質的機會價值很有限?
◻ 你最大的機會是什麼?
◻ 敬虔提供的什麼東西可以幫助你盡量善用自己的一生?
[第11頁的圖片]
什麼會使你真正快樂?
[第13頁的圖片]
提摩太以敬虔為目標去鍛鍊自己。這使他的生活比道德墮落的以弗所人的生活優越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