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斷加深對真理的確切認識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
外邦人日期的結束
聖經研究者一向都對聖經的年代推算極感興趣。耶穌曾在預言中提及「外邦人的日期」,但以理先知則報導尼布甲尼撒所做的夢,夢中有一棵樹的殘幹被箍住,經過「七期」。對於這兩件事,注釋家曾提出許多莫衷一是的見解。——路加福音21:24;但以理書4:10-17。
早在1823年,約翰·A·布朗在他的著作(倫敦出版)中推算,但以理書第4章所提及的「七期」共長2520年,但他卻未能清楚看出,這段含有預言性的時期從何時開始及在何時結束。可是,他的確將「七期」與路加福音21:24所提及的外邦人日期連接起來。1844年,英國教士E.B.埃利奧特向人指出,1914年可能是但以理所說的「七期」的終止;但他也提出另一個看法,認為「七期」所指的可能是法國大革命的日期。1849年,倫敦的羅伯特·西利對事情提出類似的看法。至少到1870年,由約瑟夫·塞斯和他的同工所編印、在賓雪法尼亞州費拉德爾菲亞印行的一本著作提出若干計算方法,表明1914年是個意義重大的日期。可是,C.T.羅素在後來表示,書中論據所基於的年代計算是他無法接受的。
接著,N.H.巴伯在《清晨先聲》的1875年8月、9月及10月刊設法把別人所提出的細節加以協調。巴伯根據英國教士克里斯托弗·鮑恩所輯集、由E.B.埃利奧特發表的年代計算指出,外邦人的日期始於西底家王按以西結書21:25,26的預言失去國位的時候。他宣告1914年乃是外邦人的日期結束的時候。
早在1876年,C.T.羅素獲得了一本《清晨先聲》。他隨即寫信給巴伯,然後在該年夏季到費拉德爾菲亞與巴伯會商。他們的討論範圍,除了其他事情之外,包括各段含有預言性的時期。在此之後不久,羅素發表了一篇稱為「外邦人的日期:結束於何時?」的文章,根據聖經提出論點,認為證據顯示「七期會在1914年結束」。這篇文章在1876年10月刊的《聖經考查者》j中發表。1877年,N.H.巴伯和C.T.羅素合著的《三個世界與這個世界的收割》一書也提出同樣的結論。在此之後,早期的《守望台》(英文),例如1879年12月刊和1880年7月刊,均指出按照聖經的觀點看來,1914年是個深具重要性的年代。1889年,《千禧年黎明》(後來改稱為《聖經的研討》)的第二卷用了第4章整章的篇幅去討論「外邦人的日期」。但是,外邦人日期的終止具有什麼意義呢?
聖經研究者並不完全肯定會有什麼事發生。他們堅信這個日期並不會導致地球被焚毀和全人類遭受毀滅。相反,他們知道這個日期會標明在上帝的統治權方面一個重大的轉捩點。起初,他們以為上帝的王國會在這個日期取得管治全世界的控制權。雖然這件事並沒有在1914年發生,他們對顯示這個日期的聖經預言的信心絕沒有動搖。他們轉而認為,這個日期所標明的乃是王國統治的開始點。
類似的是,他們起初也以為,最後導致無政府狀態的全球動亂(他們認為這種情形會在『上帝全能者大日子』的戰爭發生時臨到)會在1914年之前便發生。(啟示錄16:14)但是後來,在1914年之前十年,《守望台》表示,導致一切人為機構毀滅的普世動亂會在外邦人的日期結束之後接踵來到。他們預料1914年會成為耶路撒冷的一個重大轉捩點,因為聖經預言說,『耶路撒冷會被踐踏』,直至外邦人的日期滿了。他們見到1914年逐漸臨近,但他們還未結束屬人的生命,「被提到雲裡」與主相遇——這乃是他們在較早時候所懷的期望——於是他們便熱切盼望這場轉變會在外邦人的日期結束時發生。——帖撒羅尼迦前書4:17。
隨著歲月過去,他們查考又再查考聖經。他們對聖經預言的信心仍然堅強,也沒有由於未能得償所願,便不告訴人他們期望會有什麼事發生。對於聖經並沒有直接說明的細節,他們盡力避免表現武斷的態度;在這件事上,他們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鬧鐘」是否響得太早?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世界在1914年陷入極大的動亂中。有多年時間,人們僅是把這場戰爭稱為大戰,但這場戰爭並沒有直接導致所有現存人為統治權的傾覆。1914年之後,隨著與巴勒斯坦有關的事態發展,聖經研究者認為他們見到證據,表示以色列將有重大改變發生。但幾個月過去了,接著幾年也過去了,聖經研究者卻未如所期獲得屬天的獎賞。他們對此有什麼反應呢?
1916年2月1日的《守望台》(英文)特別提及1914年10月1日,然後說:「以教會的經歷而言,這乃是聖經的年代計算向我們指出的最後一個日期。主有告訴我們,在那個日子我們會被提[到天上去]嗎?沒有。他怎樣說呢?他的話和聖經預言的應驗看來無可置疑地表明,這個年代乃是外邦人日期的結束。我們由此推斷,教會的『改變』會在這個日期或在此之前發生。但上帝並沒有告訴我們會有這樣的事發生。他容許我們作出這項推斷;我們相信,對各地親愛的聖徒來說,這證明是一項必需的考驗。」但這些發展有沒有證明,他們所懷的光明希望是徒然的呢?絕沒有。這只是意味到,事情發生得不像他們所期望的那麼快而已。
1914年之前幾年,羅素寫道:「年代推算(一般的年代預言)看來並不是要提供給上帝的子民自古至今的精確時間資料。看來這件事的目的是要產生鬧鐘作用,在適當的時候使主的百姓醒覺過來,努力工作。……例如,且讓我們假設,1914年的10月過去了,但卻不見有外邦的勢力經歷嚴重的傾倒。這會證明什麼或否定什麼呢?這並不會否定上帝的歷代計劃的任何特色。在髑髏地獻上的贖價仍然生效,它保證上帝使人類復原的偉大計劃最終必然會實現。教會所接獲的『崇高呼召』,要與救贖者一同受苦,也以他的肢體或以新婦的身分與他同得榮耀,這件事仍然沒有改變。……惟一受到年代推算影響的,只是上帝為教會和世界實現這些榮耀希望的時間而已。……這個日期若過去了,我們所預期的事並沒有發生,這只是證明我們的年代推算,我們的『鬧鐘』,比預期早一點響起而已。在一個充滿喜樂和歡愉的大日子的早上,鬧鐘若早了一點喚醒我們,我們會認為這是一場大災禍嗎?當然不會!」
但「鬧鐘」並沒有響得太早。難題其實是,「鬧鐘」響起之後,他們所經歷的事與他們所預期的並不一樣而已。
若干年後,光變得比以前更為明亮;他們承認說:「許多親愛的聖徒以為一切工作均已完成了。……他們見到清晰的證據表明世界已結束了,天國已近,他們得救的日子業已在望,於是為此而歡欣鼓舞。但他們忽視了一件必須成就的事。他們必須把所獲知的好消息告訴別人,因為耶穌曾吩咐說:『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日才來到。』(馬太福音24:14)」——《守望台》(英文),1925年5月1日刊。
1914年以後,隨著世事逐漸展露,聖經研究者將這些事與主所預言的事作一比較,便更清楚看出他們正生活在舊事物制度的末期中。他們意識到,自1914年以來,他們一直生活在這段時期裡。他們也得以明白,基督的隱形臨在開始於1914年,而他的臨在並不是憑著他親自回到地球附近(甚至並非隱形地返回地上),而是藉著他以統治的君王的身分,將注意轉移到地上來。他們看出基督徒負有重大責任,要在人類歷史的這個危險時期將「王國的好消息」傳遍萬國,作一個見證。他們於是毅然接受這項重大的使命。——馬太福音24:3-14,《新世》。
-
-
不斷加深對真理的確切認識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
到1914年,生活於基督教時代之前的上帝忠僕,並沒有像聖經研究者所預期一般在地上復活,成為彌賽亞君王的首領代表;「小群」餘下的分子也沒有在那一年升到天上的王國裡,與基督會合起來。可是,1915年2月15日的《守望台》(英文)滿懷信心地說,1914年乃是「我們的主執掌大權作王統治」的指定時候,因此,外邦國家二千多年來不受干預的統治已結束了。《守望台》(英文)在1920年7月1日刊重申這個信念,並且將這件事與耶穌預告在末日臨到之前要傳遍天下的好消息相提並論。(馬太福音24:14)1922年,聖經研究者在美國俄亥俄州杉樹角所舉行的大會中,透過決議重申這項了解。當時,盧述福弟兄勉勵一切出席大會的人:「要宣揚、宣揚、宣揚君王和他的王國。」
-
-
不斷加深對真理的確切認識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
上帝全能者大日子的戰爭
在1914年爆發的世界大戰使現存的事物制度連根受到震撼。有一個時期,看來世事的發展會與聖經研究者所期望的一樣。
早在1880年8月,羅素弟兄寫道:「我們明白,在人類得以復原或甚至開始得福之前,目前在地上奴役和壓迫人類的列國將會全部遭受毀滅;上帝的王國會掌權統治,幸福和復原都會透過這個新的王國而來。」『列國的毀滅』會怎樣發生呢?羅素根據當時他見到在世上形成的情勢,相信在哈米吉多頓大戰期間,上帝會利用人類當中彼此敵對的派系去推翻現存的制度。他說:「摧毀人為帝國的過程正在開始。將他們推翻的勢力現正方興未艾。世人已在共產主義者、社會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的名號之下將這種勢力組織起來。」
1897年出版的《復仇的日子》(後來改稱為《哈米吉多頓大戰》)一書進一步論及當時聖經研究者對事情的看法,說:「主會憑著他那無可抗拒的能力支配這一大群不滿的人——愛國者、改革者、社會主義者、道德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愚昧無知的人和沒有希望的人——他會按照自己的神聖智慧,利用世人的憧憬、恐懼、愚昧和自私去達成他的偉大旨意,將目前的制度摧毀,並幫助人作好準備去迎接公義的王國。」因此,他們意識到哈米吉多頓大戰會觸發暴烈的社會革命。
但哈米吉多頓僅是世上互相敵對的派系彼此之間的衝突,僅是上帝用來推翻現存制度的一場社會革命嗎?1925年7月15日的《守望台》(英文)進一步考查與這個問題有關的經文,將讀者的注意引到撒迦利亞書14:1-3的預言之上,說:「由此我們意識到,在撒但指揮之下,地上的列國會結集起來與耶路撒冷階級——意即採取立場擁護主的人——作戰。……啟示錄16:14,16。」
次年,Deliverance(《拯救》)一書將注意集中在這場大戰的真正目的之上,說:「據耶和華的話語透露,他會以極為清晰有力的方式表現他的大能,好使世人能夠看出自己所跟從的確然是不敬虔的途徑,同時明白耶和華乃是上帝。由於這緣故,上帝曾降下洪水,推翻巴別塔,消滅亞述王西拿基立的大軍,將埃及人淹沒;為了同樣的理由,他行將為世界帶來另一場大災難。與將臨的災難比較,以前的災難僅是小巫見大巫而已。他正將人召集到上帝全能者的大日子那裡。這乃是『主大而可畏的日子』(約珥書2:31),屆時上帝會為自己贏得顯赫的名聲。在這場最後的大決鬥中,萬國萬族的人都會知道耶和華是全能、全智、公平的上帝。」這本書提醒耶和華在地上的僕人:「在這場大戰中,沒有任何基督徒會參與戰鬥。他們不參與的理由是,耶和華曾說:『戰爭不是你們的,而是上帝的。』」這裡所論及的戰爭無疑不是1914年在列國當中爆發的大戰。這場戰爭尚在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