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館——知識的寶庫警醒!2005年 | 5月22日
-
-
「人類智慧的寶庫」
試想像一下,時間回到公元前650年,你來到今天稱為伊拉克的中東國家,進入了尼尼微城(在今天的摩蘇爾附近)。尼尼微城牆高聳,亞述巴尼拔的皇宮矗立眼前。a(亞述巴尼拔就是統治亞述、埃及和巴比倫的君王。)你站在皇宮門外,看見人用手推車把沉甸甸的陶罐搬進宮中。這些人剛從遠方回來,他們走遍亞述帝國每一個角落,收集所有關於不同民族的習俗、文化及宗教的著作。打開其中一個陶罐,你看見裡面全都是長10厘米、寬8厘米的長方形小泥板。
你跟隨一人進宮。在宮內,你看見書記拿著用骨頭製成的尖筆,在濕潤的小泥板上刻字,他們正在將外國著作翻譯成亞述語。為了使這些記錄能夠保存下來,小泥板刻好後就放在爐子裡焙乾。然後這些記錄就會存放在房間裡,這些房間共儲存了幾百個陶罐,都放在架子上。每個房間的門柱上都掛著一個牌子,告訴你各類記錄存放的地方。圖書館中存放了超過兩萬塊小泥板,記錄的資料包括貿易、宗教習俗、法律、歷史、醫學、人類生理學及動物生理學,難怪一個後代學者說這個圖書館猶如百科全書,是「人類智慧的寶庫」。
古代的其他圖書館
古代除了尼尼微的亞述巴尼拔圖書館外,還有其他著名的圖書館。早在亞述巴尼拔之前一千年,漢穆拉比王就已經在巴比倫的博爾西帕城建立一個圖書館。蘭塞王二世也在亞述巴尼拔之前七百年,在埃及底比斯城創建了一個著名的圖書館。可是由於亞述巴尼拔的圖書館藏書眾多,包羅甚廣,結果贏得了「古代最宏大的圖書館」的美譽。要到三百五十年後,才有另一個更宏大的圖書館出現。
-
-
圖書館——知識的寶庫警醒!2005年 | 5月22日
-
-
[第18頁的圖片]
公元前650年,亞述王亞述巴尼拔的圖書館收藏刻了楔形文字的小泥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