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起源惹爭議有一位關心人的造物主嗎?
-
-
兩種核力
宇宙的結構不是僅在乎引力和電磁力調節適中。另外還有兩種物理力也跟我們的生命有密切關係。
這兩種力在原子核裡發揮作用,充分顯示出深思熟慮的設計。先看看強核力:這種力使質子和中子在原子核裡緊緊連在一起。由於這種連繫的力量,各種元素才能形成——有的輕(例如氦和氧),有的重(例如金和鉛)。如果這種結合力只是弱百分之2,看來就只有氫才可以存在。反過來說,如果這種力稍強,就只有較重的元素才能夠形成,氫卻無法形成。這會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呢?如果宇宙沒有氫,太陽就沒有燃料,也就不能發出維持生命的能量了。當然,我們也不會有水和食物,因為氫是水和食物的主要成分。
現在談談第四種力,稱為弱核力。這種力控制放射衰變,也影響到太陽的熱核活動。你也許會問:「這種力也調節得絲毫不差嗎?」數學家兼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說:「弱核[力]比一般核力弱幾百萬倍。它並不太強,剛好讓太陽的氫以緩慢穩定的速率燃燒。如果弱核[力]強得多或者弱得多,任何依賴太陽一類的恆星的生物,就都受到威脅。」這種恰到好處的燃燒速率讓地球保持暖和,卻不致燒焦。只有這樣,人類才能生存下去。
此外,科學家相信弱核力有分促成超新星爆炸。科學家認為,大部分元素都是通過超新星爆炸而產生和擴散的。物理學家約翰·波爾金霍恩指出:「只要核力稍為偏離現狀,恆星就不能製造構成人體的各種元素了。」
-
-
宇宙起源惹爭議有一位關心人的造物主嗎?
-
-
[第20頁的附欄]
「一連串的巧合」
「弱核力要是稍強,氦就不能產生;要是再弱一點,差不多所有氫都變成氦了。」
「宇宙裡既有若干氦,又有超新星爆炸,機會實在很小。人類生存不但有賴於這一連串的巧合,還有賴於另一個更不尋常的巧合,就是核能竟然達到[天文學家弗雷德·]霍伊爾所預測的水平。古代的人不知道人類產生的方式,現在我們知道了,可是我們像古代的人一樣,仍然不知道人類產生的原因。」——《新科學家》週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