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巴力神庇護的古城烏加里特守望台2003年 | 7月15日
-
-
在拉斯珊拉發現的文獻把巴力稱為「達甘之子」,但這裡所說的「子」究竟是什麼意思,至今還沒有定論。
-
-
受巴力神庇護的古城烏加里特守望台2003年 | 7月15日
-
-
巴力城的宗教
在拉斯珊拉發現的文獻提到二百多個男女神祇。至高的神是厄勒,稱為眾神眾人之父。暴風之神巴力哈達德則是「駕雲者」和「大地的主」。文獻把厄勒形容為一個遠離塵世、白鬚白髮的睿智老人。巴力則是個孔武有力、野心勃勃的男神,一心要統治眾神和人類。
這些文獻大概是昔日讚揚神靈的頌詞,讓人用於宗教慶典,例如慶祝新年、感激豐收等。可是,頌詞的實際含意十分隱晦,不易理解。例如有一首詩,描述眾神之間的權力鬥爭,巴力神戰勝了厄勒最愛的兒子海神雅木。也許烏加里特的海員因為這場勝利,就深信巴力會保佑他們平安出海和回航。後來巴力跟莫特決鬥敗了,被逐到陰間。旱災隨即降臨大地,人類的起居作息終止。性愛與戰爭之神阿納,是巴力的姊妹兼妻子,把莫特殺死,使巴力復活。巴力把厄勒妻子阿瑟拉(即亞舍拉)所生的眾子通通殺掉,復登國位。可是七年後,莫特又捲土重來。
據一些學者解釋,這首詩含有象徵的意義,為要說明四季周而復始的更替。春天的甘霖使草木萌生,接著而來的,是夏季的炎熱,然後有秋雨帶來舒解。另一些學者認為,詩中提到的七年循環跟人對饑荒和旱災的恐懼有關。但兩種解釋都顯示,人的作為成功與否,巴力的影響舉足輕重。學者彼得·克雷吉指出:「信仰巴力的人努力確保巴力的至尊地位,他們相信,只要巴力保持至尊的地位,人賴以糊口的作物和牲畜才能源源不絕地供應。」
保護的屏障
從出土的文獻來看,烏加里特人的宗教十分下流無恥。《聖經圖解詞典》評論:「文獻的內容顯示,烏加里特人的宗教促成了傷風敗俗的事:民眾好勇鬥狠,好色淫蕩,宗教賣淫十分流行,社會風氣極其敗壞。」德沃指出:「我們閱讀這些詩歌,不難明白信仰雅威的人和眾先知對烏加里特人的宗教深惡痛絕的緣由。」上帝賜給古代以色列人的律法,確是保護他們而擋住異教不良影響的屏障。
占卜、占星術和魔術在烏加里特大為流行。人們不但根據天體的運行推算凶吉,還從死胎和被宰牲畜的內臟探知未來。歷史家雅克利娜·加謝說:「烏加里特人相信,以牲畜為祭獻給一個神,牲畜就跟這個神融為一體,神的靈也跟牲畜的靈合而為一。 因此, 人察看牲畜的器官,就能跟神明溝通。人向神明求問未來,或就某種情況該採取的行動尋求指引,就可知進退。」(《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烏加里特城》)以色列人卻截然不同,對這些習俗避之若浼。(申命記18:9-14)
摩西律法明令禁止人與獸交合。(利未記18:23)烏加里特人對這種敗行有什麼看法呢?出土的文獻提到巴力跟一隻小母牛交合。考古學家賽勒斯·戈登評論:「也許有人為這件事辯解,聲稱巴力化身為公牛跟母牛交合。可是,巴力的祭司跟隨巴力行事,卻不能說也是化身為公牛,重演這個神話。」
上帝吩咐以色列人:「不可為死人自割身體」。(利未記19:28)可是,據說厄勒聽聞巴力的死訊,就「用刀割傷皮膚,用剃刀在頰上和頷上切痕」。崇拜巴力的人舉行宗教儀式,看來習慣用刀槍自割,以示虔誠。(列王紀上1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