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巴拿巴——「安慰之子」
    守望台1998年 | 4月15日
    • 公元36年左右,大數的掃羅(後來的使徒保羅)成為基督徒。他跟耶路撒冷的會眾聯絡,「可是所有人都怕他,不信他是門徒」。保羅怎樣說服會眾,相信他已真正改弦易轍,而不是借歸信為名去打擊會眾呢?「巴拿巴就來援助他,領他到使徒那裡。」——使徒行傳9:26,27;加拉太書1:13,18,19。

      聖經沒有解釋,為什麼巴拿巴願意相信掃羅。既然巴拿巴的名字是「安慰之子」,他必然留意安慰掃羅,聆聽他的傾訴,幫助他擺脫窘境。雖然掃羅後來返回大數的家鄉,兩人卻成為好友。他們的友誼對傳道工作造成深遠的影響。——使徒行傳9:30。

  • 巴拿巴——「安慰之子」
    守望台1998年 | 4月15日
    • 於是,巴拿巴想起掃羅。他很可能記起掃羅歸信時,亞拿尼亞接獲的異象。異象透露,迫害基督徒的掃羅日後會成為「蒙揀選的器皿」,「向眾國族……傳揚[耶穌]的名」。(使徒行傳9:15)於是,巴拿巴出發往200多公里外的大數搜尋掃羅。找著之後,兩人在安提阿結伴工作了差不多一年。在這段時間,門徒『最先在安提阿蒙上帝指引稱為基督徒』。——使徒行傳11:25,26。

      在克勞狄統治期間,羅馬帝國境內多處發生大饑荒。據猶太歷史家約瑟夫斯透露,耶路撒冷有「許多人因找不到食物而死」。於是,安提阿的門徒「定意提供救濟服務,把物資送給住在猶地亞的弟兄,各人都量力而行。他們這樣做了,就由巴拿巴和掃羅經手,把物資送交眾長老」。——使徒行傳11:29,30;12:25;13:1。

      特別的海外傳道任務

      這事以後,一件異乎尋常的大事發生了。「他們執行公務服事耶和華,並且禁食,那時聖靈說:『你們在所有人當中,要為我選出巴拿巴和掃羅,做我召他們去做的工作。』」請想想,耶和華通過聖靈,委派他們執行特別的任務。「這些人奉聖靈差遣,就下到塞琉西亞,從那裡啟航往塞浦路斯去。」因此聖經把巴拿巴稱為使徒,意思是奉差遣的人。——使徒行傳13:2,4;14:14。

      巴拿巴和保羅走遍塞浦路斯,其間幫助了島上的羅馬行省執政官士求·保羅歸信。然後他們起程前往小亞細亞南岸的佩爾吉;在那裡,約翰·馬可離開他們,自行返回耶路撒冷去。(使徒行傳13:13)看來在此之前,由於巴拿巴的經驗比較豐富,旅程一直由他主導。可是從佩爾吉起,掃羅(後來的保羅)負責帶頭。(參看使徒行傳13:7,13,16;15:2。)巴拿巴有沒有為此感到不悅呢?沒有。巴拿巴是個成熟的基督徒,他謙卑地看出耶和華不單任用他,也重用他的同伴。耶和華運用他們兩人,把好消息帶到別的地區去。

      在皮西迪亞的安提阿,保羅和巴拿巴被人驅逐出境。但在此之前,他們已把上帝的話語傳遍安提阿,有許多人接受了王國好消息。(使徒行傳13:43,48-52)在以哥念「有一大群猶太人和希臘人成了信徒」。保羅和巴拿巴花了好一段時間,「憑著耶和華的權柄大膽講論;上帝使標徵異兆通過他們的手行出來」。後來兩人聽聞反對者密謀要用石頭打他們,就機警地逃往利考尼亞的路司得和特庇去,在那裡繼續向人傳道。雖然巴拿巴和保羅在路司得險些喪命,他們卻繼續在當地「強化門徒的魂,鼓勵他們留在信仰裡,又說:『我們進上帝的王國,是必須經歷許多患難的。』」——使徒行傳14:1-7,19-22。

      這兩位勇敢的傳道員不但沒有畏縮不前,反而重返他們受過猛烈迫害的地方去強化當地的新門徒。他們很可能也把握機會,幫助一些具備資格的男子在新成立的會眾裡帶頭。

      割禮的爭論

      公元33年五旬節之後十六年左右,巴拿巴牽涉在一宗歷史性的事件裡——有關割禮的爭論。當時「有些人從猶地亞下[到敘利亞的安提阿]來,開始教導弟兄說:『你們不照摩西的規矩受割禮,就不能得救。』」巴拿巴和保羅從經驗看出,人得救根本不在乎受割禮,就跟這些人爭辯起來。可是,巴拿巴和保羅並沒有運用自己的權力,強迫別人接受他們的觀點。他們看出為了整個弟兄團體的長遠福利起見,這個爭論非徹底解決不可。他們把問題帶到耶路撒冷,交給治理機構處理,並且提出有建設性的報告。治理機構作出決定後,揀選了幾個男子(包括保羅和巴拿巴)到安提阿,把決定告知當地的弟兄。治理機構說保羅和巴拿巴是他們「所愛的」,為了「主耶穌基督的名,連自己的魂也捨了」。會眾讀過治理機構的來信和聽過弟兄的演講之後,「就因鼓勵的話 而歡喜」,大受「強化」。——使徒行傳15:1,2,4,25-32。

      「勃然大怒」

      讀過巴拿巴許多富於鼓勵的事跡之後,我們可能認為自己永遠無法跟巴拿巴相比。可是,「安慰之子」也像我們一樣是不完美的人。巴拿巴和保羅計劃第二次海外傳道旅程的時候,曾發生劇烈爭執。巴拿巴打算帶表兄弟約翰·馬可同去,保羅卻不同意,因為馬可在第一次海外傳道旅程中曾撇下他們離去。為了這件事,保羅和巴拿巴「勃然大怒,就彼此分手;巴拿巴帶著馬可啟航往塞浦路斯去」,「保羅選了西拉」同行,跟巴拿巴分道揚鑣。——使徒行傳15:36-40。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