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伯利茲
    2010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到叢林傳道帶來成果

      雖然弟兄姊妹經常探訪伯利茲的大城鎮,包括伯利茲城,但很少在伯利茲的郊區傳道。早期的海外傳道員曾坐船到南面的城鎮傳道,後來,有一條公路建成,將斯坦克里克、托萊多等南部地區和國內其他地方連接起來。早在1971年,分部每年安排一次傳道旅行,稱為叢林傳道旅行,讓弟兄姊妹把王國信息帶到伯利茲偏遠的熱帶雨林地區,例如莫潘和凱克奇馬雅。

      弟兄姊妹坐租來的車子和獨木舟,前往丹格里加和蓬塔戈爾達的村落及城鎮傳道,他們到達南面最遠的地方是巴蘭科,這地方接近危地馬拉的邊境。有時,傳道小組裡有些人坐小型貨車,另外有兩個到四個人則坐摩托車前往傳道地區。每個晚上,他們在不同的村落留宿。白天,一批人數較多的傳道員在鄉村裡傳道,坐摩托車的則兩個一組,探訪山上偏遠的農莊。

      在蓬塔戈爾達,弟兄們背著背囊逐村傳道。他們探訪村民之前,常常要先到鎮公所知會村長。鎮公所就是村中父老聚集開會的地方。

      海外傳道員賴納·湯普森說:「在一條村子裡,弟兄到達鎮公所的時候,村長和父老們正在那裡開會,商量有關收割玉米的事情。會議完畢,他們請弟兄唱一首王國詩歌。那時候,弟兄們又累又餓,身邊也沒有歌本。他們衷心地唱出詩歌,父老們都很歡喜。」過了一段時間,弟兄在曼戈克里克成立了幾群會眾。之後,在馬雅人的一個很大的村子——聖安東尼奧村,也成立了會眾。

      聖地亞哥·索薩說:「有時,為了準時做完一個傳道地區,我們晚上也要趕路。我們學會要在路中央一個跟著一個地走,因為路的兩旁是叢林,那裡有蛇出沒。我們也學會了在沒有水喝的時候,吸飲一種叫水藤的植物的水分。」

      有些時候,傳道小組會分成兩個或四個一組,在村子的不同地方傳道,然後在黃昏會合。另外兩個人會留下來做飯。聖地亞哥笑著說:「有時候真的很糟糕,因為留下來的人有些是完全不懂做飯的。我記得有一次,我看著做出來的飯菜,不禁問一聲,『這是什麼?』做飯的人說:『我也不知道,總之就是食物吧。』要是連廚子也說不出是什麼食物,我們想最好還是讓一隻很瘦的流浪狗先嘗一兩口。可是,這些食物甚至連這隻飢餓的狗也不肯吃!」

      凱克奇人接受真理

      魯道夫·科孔和妻子奧費利婭從科羅薩爾搬到南面一條偏遠的凱克奇村落,叫克力克撒高。奧費利婭在這條村子長大,見證人一年才來這裡傳道一次。奧費利婭14歲的時候,在橘子樹下撿到一本《導至永生的真理》,於是開始看這本書。她想知道多一點,可是直到她結了婚,在科羅薩爾定居之後,她和丈夫魯道夫才開始跟兩個特別先驅學習聖經。這兩個特別先驅是馬西亞爾和曼努埃拉·凱。

      科孔家庭在1981年搬到克里凱薩爾科,想再次接觸見證人,於是魯道夫到蓬塔戈爾達找見證人。他要步行,坐船渡河渡海,全程走了最少6個小時。在蓬塔戈爾達,他碰見唐納德·尼魯格。唐納德是先驅,他用寫信的方式跟科孔夫婦討論聖經。可是,有一個難題,在克里凱薩爾科沒有郵局。

      唐納德說:「我問郵政局的職員,怎樣寄信到克里凱薩爾科。他們告訴我,有一個教士每星期都前往克里凱薩爾科一次。」於是,有差不多6個月之久,這個教士帶著這個聖經研究的書信來回克里凱薩爾科和蓬塔戈爾達,但他一點也不知道,自己做了耶和華見證人的信差。

      唐納德說:「後來,這個教士知道自己所帶的東西是什麼之後非常生氣,再也不肯為我們帶信了。」

      接著幾個月,唐納德去了克里凱薩爾科幾次,跟科孔夫婦討論聖經。到下一次叢林旅行的時候,魯道夫已經開始做傳道工作了。唐納德說:「魯道夫跟我們一起4天,在幾個村落傳道,旅途中,他有機會跟弟兄姊妹交往,這大大幫助他在屬靈方面進步。」

      魯道夫說:「我和奧費利婭在自己所住的村落傳道,只有我們兩個人向人談論聖經。跟我學習聖經的人比我們遇到更多反對。有些人因為學習聖經就得不到人們捐出的藥物、糧食和衣物。我的岳母對我們的工作很反感。我和奧費利婭看出,要是繼續留在克里凱薩爾科,我們就很難在屬靈方面進步。我們要參加聚會。於是,我們搬到蓬塔戈爾達,在那裡繼續學習聖經。我們不斷進步,並在1985年受浸。」今天,科孔夫婦屬於拉迪維列會眾,魯道夫是會眾的助理僕人。

  • 伯利茲
    2010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第227頁,228的附欄或圖片]

      到熱帶雨林傳道

      瑪爾塔·西蒙斯說:「1991年3月,23個來自全國各地的弟兄姊妹齊集在蓬塔戈爾達,準備深入熱帶雨林,做為期10天的傳道工作。我們除了帶衣物、毯子和吊床之外,還帶了英語、西班牙語和凱克奇語的聖經書刊。此外,我們也帶了不少食物,包括大量乾糧。

      「第二天早上,我們乘坐用木棉樹挖空而成的獨木舟出海,當時風浪很大。在克里凱薩爾科,我們把行李御下,搭起帳幕。弟兄們架起吊床的時候,姊妹們則著手烹調我們很喜歡的豬尾雜燴。這個菜是用木薯、甘薯、大蕉、椰子、熟雞蛋,還有豬尾用文火煮成的。說凱克奇語的村民聽見我們來了,都紛紛走出來迎接我們。這樣,我們在兩個小時內,就向全村的人作了見證。當天晚上,弟兄們就睡在吊床上,而吊床則架設在警局下面的地方。姊妹們則在村中父老開會的鎮公所裡留宿,這個鎮公所是用茅草蓋成的。

      「第二天,我們把行李搬到船上,然後乘船沿著小溪上游繼續前行。上游一些地方由於長滿了紅樹根,路上幽暗無光,叫人有點害怕。大約半個小時之後,我們上岸再步行一個半小時,穿越叢林前往森迪伍德村。這裡的村民個子小,皮膚深青褐色,頭髮直而烏黑。村民大都赤腳走路,女子都愛穿本族的裙子和穿戴用珠子造成的首飾。人們住在簡陋的泥地茅舍裡,房子沒有房間,沒有傢具,只有吊床。在房子的另一邊,有個公用的煮食爐。

      「村民十分友善,也很願意學習聖經。他們很高興我們帶來了凱克奇語的聖經書刊,也很喜歡我們給他們看凱克奇語的聖經。

      「第二天早上,公雞、林中的鳥兒和吼猴的『大合奏』把我們弄醒。吃過豐富的早餐之後,我們續訪所有在前一天表示有興趣學習聖經的人。我們建立了幾個聖經研究,並鼓勵他們所有人在我們明年回來之前,自己繼續研讀聖經。在隨後的幾天,我們深入熱帶雨林,探訪其他偏遠的村落。探訪的模式跟前幾天差不多。

      「我們在叢林裡度過了十天美好的時光。我們忘不了這次遙遠的旅程,也忘不了曾踏足的村落,以及碰到的村民。我們祈求耶和華保護所撒下的真理種子,直到我們明年回來再跟他們討論聖經。雖然我們的腳又酸又痛,身體又倦又累,但內心卻洋溢著對耶和華的感激之情,感激他讓我們能在這個年度到叢林傳道。」

      [第235,236頁的附欄或圖片]

      愛戴耶和華的馬雅人

      豪爾赫及尼古拉斯·肖(和他們的妹妹普里茜莉安)

      出生年份 1969年和1971年

      受浸年份 1997年

      簡介 按馬雅人的傳統,兒女必須尊重和絕對服從父母,即使兒女是已婚的成人也不例外。

      ◼ 尼古拉斯和豪爾赫認識和愛戴耶和華時,爸爸堅決反對他們參與基督徒的活動。

      尼古拉斯說:「我告訴爸爸,我所學的都是有益的事,但他是浸信會的教友,不認同我的信仰。我由於不想傷爸爸的心,曾幾次停止學習聖經。此外,我也知道跟爸爸一起喝到酩酊大醉是不對的,也沒有為自己的子女樹立好榜樣。我的妻子和兒女常常悶悶不樂,愁眉不展。

      「自從我學習聖經和經常參加基督徒的聚會,真理幫助我戒除惡習,使我得到自由。我為家人辛勤工作,一家人衣食無缺。現在,我們一家都忙於事奉耶和華,家裡常常充滿歡笑。」

      豪爾赫的情況也很類似。他時常醉酒,常說污言穢語;週末也經常不回家,為家人造成不少難題。但自從學習聖經之後,他的品行有顯著的改善。

      豪爾赫說:「我在學習聖經方面不斷進步,爸爸的反對也不斷加劇。他叫我們做假先知,而且不止一次揮刀威脅我們。卡多薩弟兄是我們的聖經老師,他很早就裝備我們。他問我們:『如果爸爸把你們趕出家門,你們會怎樣做?』我回答說:『爸爸很愛我,他不會這樣做的。』但很遺憾,爸爸真的把我趕走。」

      豪爾赫說:「雖然這樣,我還是很愛所學到的真理,我的生活大為改善。我的基督徒新品格也讓家人得益。我們互相尊重,相處融洽。今天,傳道工作使我很快樂。感謝耶和華,我現在是個正規先驅。」

      [圖片]

      弗蘭克·卡多薩向豪爾赫作見證

  • 伯利茲
    2010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第230頁的圖片]

      托萊多區,一個典型的馬雅人村落

      [第240頁的圖片]

      巴西利奧·阿和妻子瑪麗亞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