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但以理書有如在庭上受審
    要留意但以理的預言!
    • 不見經傳的國王

      7.(甲)為什麼很久以來批評家一直抨擊但以理提及伯沙撒這個人?(乙)人們一度認為伯沙撒只是個虛構人物,這個看法還能成立嗎?

      7 據但以理報導,巴比倫城陷落時,在城裡作王的是尼布甲尼撒的「子孫」(原語的字面意思是「兒子」)伯沙撒。(但以理書5:1,11,18,22,30)批評家久已把這點用作攻擊但以理書的把柄,因為除了聖經,沒有別處提過伯沙撒這個名字。古代的歷史家倒說,尼布甲尼撒的繼承人拿波尼度,才是巴比倫的末代君王。因此費迪南德·希齊希在1850年聲稱,伯沙撒這個人物顯然只是執筆者想像出來的。你豈不覺得希齊希的意見有點武斷嗎?老實說,世俗歷史沒有提過這個國王的名字,就真的能夠證明從來沒有這個人嗎?何況這段時期的歷史記錄,還公認十分稀少呢!無論如何,1854年,有人在古巴比倫吾珥城的廢墟(位於現今伊拉克的南部)發現了一些泥製的小圓柱。這些由拿波尼度王命人記錄的楔形文字文件,載有一個禱文,注明是為「長子伯沙爾撒」而作的禱告。連批評家也不得不同意,這就是但以理書所說的伯沙撒。

      8.但以理透露伯沙撒是個在位的君王,事實怎樣證明這個說法是對的?

      8 可是批評家還不肯服輸。一個名叫H.F.塔爾博特的批評家說:「這根本不能證明什麼。」他聲稱銘刻所說的兒子可能只是個孩子,但以理卻說他是個在位的君王。可是,塔爾博特發表他的評論之後僅一年,考古學家就發現了更多楔形文字泥板,其中提及伯沙撒有自己的書記和王室官員。伯沙撒顯然不只是個孩子吧!後來問題終於有了定論,因為有其他泥板透露,拿波尼度曾經離開巴比倫達數年之久。這些泥板也提及,他在離國期間,把巴比倫的「王權託付給」他的長子(伯沙撒)。在這樣的時期,伯沙撒實際上是王,跟他的父親共同執政。b

  • 但以理書有如在庭上受審
    要留意但以理的預言!
    • b 巴比倫陷落時,拿波尼度正好不在國內。所以,但以理說當時伯沙撒是國王說得不錯。批評家吹毛求疵,說世俗文獻並沒有把伯沙撒正式稱為王。可是,古代的證據顯示,連施政官也可以被當時的人稱為王。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