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被隱藏的珍寶終於面世守望台1997年 | 12月15日
-
-
1716年,彼得下令派人在阿姆斯特丹印製聖經,費用全部由他自己支付。每頁分成兩欄,一邊是俄語的經文,另一邊是荷蘭語的經文。一年後,亦即1717年,《基督教希臘語聖經》(或稱《新約聖經》)業已印成。
1721年,荷蘭語的《希伯來語聖經》也印製成書,合共四冊。在這部譯本裡,每頁都有一欄是空白的,好待《希伯來語聖經》譯成俄語後補印其上。彼得把這些聖經交給俄國東正教的「聖會議」——教會的最高權威,以便完成印製過程,然後分發出去。可是,聖會議卻沒有遵囑而行。
不及四年後,彼得駕崩。他的聖經變成怎樣了?留作補印俄語經文的空白處仍原封不動。這批聖經給堆在地下室裡,任由它們發霉,最後,沒有一頁是完整無缺的!聖會議決定把「餘下的聖經全賣給商人」。
開始翻譯
1812年,英國及外國聖經社的約翰·帕特森造訪俄國,引發了聖彼得堡知識界的興趣去成立一個聖經社。1812年12月6日,也就是俄軍擊退拿破侖入侵軍隊的同一年,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御准俄羅斯聖經社成立。1815年,沙皇下令吩咐聖經社的主席普林斯·亞歷山大·哥利岑,向聖會議的治理階層表明,「俄國人民也當有機會讀到譯成俄語的上帝話語」。
值得稱道的是,聖會議批准俄羅斯聖經社把《希伯來語聖經》從希伯來語原文譯成俄語。《希伯來語聖經》的斯拉夫語版是根據古希臘語的《七十人譯本》譯成的。負責把聖經譯成俄語的人接獲吩咐,在翻譯過程上必須緊守三大原則: 準確、 清楚、純正。關於把聖經譯成俄語,這些早期的努力產生了什麼成果呢?
聖經翻譯受到致命打擊?
此後不久,教會和政府裡的保守分子開始擔心俄國會受到外來的宗教和政治影響。有些宗教領袖更聲稱,在表達聖經的信息方面,教士在聖餐儀式中使用的斯拉夫語比俄語更優越。
結果,俄羅斯聖經社在1826年遭解散。該社所製成的幾千部聖經譯本也被焚毀。教會把宗教儀式和傳統看得比聖經更重要。聖會議在1836年頒布的命令跟天主教的主張如出一轍:「任何虔誠的平信徒都可以聽人誦讀聖經;但是如果沒有受到指導,任何人都不得擅自閱讀聖經的某些部分,尤其是《舊約聖經》。」至此聖經翻譯工作看來受到致命的打擊。
帕夫斯基的貢獻
與此同時,希伯來語教授格拉西姆·帕夫斯基著手把《希伯來語聖經》譯成俄文。他在1821年完成詩篇的翻譯工作。沙皇立即認可這部譯本。到1822年1月,詩篇的俄語版正式面世。這部譯本迅速受大眾接納,先後翻印12次,銷量達10萬部之多!
帕夫斯基學問精深,贏得了不少語言學者和神學家的敬重。據報他為人正直忠實,出污泥而不染,沒有捲入四周的明爭暗鬥中。雖然教會大力反對俄羅斯聖經社,加上有些人認為聖經會代表外國的權益,帕夫斯基教授卻繼續在講座課裡把聖經譯成俄語。他的學生十分欽佩他,並且把帕夫斯基的譯文謄寫下來,後來更收集成冊。1839年,學生們沒有取得審查人員的批准,就無畏地用學院的印刷機把帕夫斯基的譯文印了150份。
帕夫斯基的聖經譯本深受讀者賞識,需求量不斷增加。1841年,有人匿名向聖會議投訴,指出這部譯本的潛伏「危險」,並聲稱它偏離了東正教的教義。兩年後,聖會議頒布命令:「要把現存的帕夫斯基舊約譯本,不論是手抄本還是印刷本,通通充公,然後毀去。」
-
-
久被隱藏的珍寶終於面世守望台1997年 | 12月15日
-
-
當時馬卡里奧斯已經譯完了聖經的以賽亞書和約伯記。可是,聖會議不但不許他把《希伯來語聖經》譯成俄語,還吩咐他打消這樣的念頭。1841年4月11日,聖會議下令要馬卡里奧斯「到托木斯克一名主教的家去,在那裡苦修補贖三至六星期,通過禱告和屈膝下跪去潔淨良心」。
馬卡里奧斯採取勇敢立場
從1841年12月至1842年1月,馬卡里奧斯遵照聖會議的命令履行補贖禮。可是刑期一滿,他立即著手翻譯《希伯來語聖經》餘下的部分。他弄來了帕夫斯基所譯的《希伯來語聖經》,好用來複查自己的譯文。像帕夫斯基一樣,馬卡里奧斯並沒有避諱上帝的名字。在他的譯文裡,耶和華這個名字出現了三千五百多次!
馬卡里奧斯把譯好的聖經製成副本寄給一些支持他的朋友。儘管他流傳開去的手寫譯本只屬寥寥之數,教會仍然禁止他的譯本出版。馬卡里奧斯於是計劃在國外推廣他的聖經譯本。然而,他在出發的前夕突然病倒,不久之後就在1847年病逝了。他的聖經譯本在他一生裡從沒有刊行過。
-
-
久被隱藏的珍寶終於面世守望台1997年 | 12月15日
-
-
該報指出,大約在「120年前」,聖經才首次被譯成俄語。這份報章嗟嘆說:「有多年之久,教會一直反對人把聖經譯成一般人都能懂的語言。曾有好幾部譯本被教會峻拒。到1876年,教會終於接納其中一部譯本,後來稱為《聖會議譯本》。雖然這樣,聖會議卻禁止人在教堂裡採用這部譯本。時至今日,俄羅斯東正教會惟一認可的聖經是斯拉夫語版的聖經。」
-